[原创]回归本来
21楼 电梯直达
在孔丘的世界里,亲情是他非常看重的,但是孔丘的亲情不是人类原本的亲情,孔丘在现实生活中不停的为了生存而挣扎,没有多余的力气来发展没有实际利益的社会感,他愿意永远忠于君主,为奴未婢,抛弃自由,换取君主承担起父亲的责任,替他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难题,这种有要求的亲情下面掩盖着的是利益合同,这种孔丘式的亲情是对所有生物的与生俱来得亲情纽带的亵渎。“当你不能了解为什么旋转木马上的孩子每一圈都会向父母挥手,你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人性的。”忘了之句话的出处,却难忘这句话。
23楼
这种扭曲的亲情掩盖下的利益合同,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官相护的利益集团。
24楼
孟轲,生于孔丘死后百余年,2岁丧父,20岁欲休妻。
幼年时相似的经历是从未谋面的孔丘非常认同,而对妇女的看法也惊人的一致。
25楼
边缘化的儒家在汉武帝登基后正式被改造为主流价值观,经改造的儒家思想将君主等同于父亲,将家庭结构扩大为社会结构,一次性的完成了每个社会成员忠君及爱国的心理构架。孔丘将人类心理现实中对先辈的尊敬混同于现实世界中具体某个人的严重错误发酵了。
26楼
之所以要谈到传统文化,是因为自由意志并不存在,我们所思所想都不是空穴来风,我们想的和一个西班牙人想的不一样,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是因为从出生以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因此我们只是文化这支大水缸里游动的一条鱼,很难逃出缸外,不同的文化就想不同的水缸,装着不同的鱼,如果有一条鱼能跳到别的鱼缸中,就能够感受到异种文化,在不同的缸中生存逐渐就有了跨文化的能力。
所有这些缸都必须服从科学,科学就是承载着许许多多的缸的坚实的地面,科学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角度,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但是最好我们先虚构出经纬线来标示文化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的思维所处的位置,以便了解我们与科学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少,而实际上在进行现实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这些经纬度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并且具有极高的价值的。
27楼
以此为立足点,可以清楚明了的回答许多交易者的谜思:为什么现实总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梦想打得粉碎。
[ 本帖最后由 香水菠萝 于 2012-5-24 10:43 编辑 ]
28楼
而梦想与现实的问题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交易的范畴,而是渗入我们的生活,并持续的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驱动力,甚至成为人类生存的价值。
发表于:2012-05-24 03:54只看该作者
30楼
▼三线×,▲×
发表于:2012-05-24 04:15只看该作者
31楼
很精彩,楼主请继续。
太美好的永不可得。
发表于:2012-05-24 07:13只看该作者
32楼
继读……………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2-05-24 08:30只看该作者
33楼
哲理帖?先顶再爬楼:052: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2-05-24 09:13只看该作者
34楼
听说孔丘垄断 了 那时的殡葬业
坚忍,耐心,信心并顽强执着地积累成功才是职业的交易态度。
35楼
没有考证过。
把两千年前的儒家挖出来是因为儒家思想渗透到中国文化的骨子里去了。
如果试图了解一个人的行为,从这个人的思想入手可以得到可靠解释,影响思想形成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在检视的范围内,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在这些观念指导下的最初的探索世界的行为集合成的行为模式会就此固定下来,虽然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会根据经历作形式上的调整,但是本质没有变化。儿童的世界是简单的,简单到养育者就是他的整个世界,通常的养育者是孩子的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模式,对世界的看法,价值观,对生活的要求,在孩子心中等同于现实世界,为此,我们不得不追溯其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有趣的是我们需要了解到孩子的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的生活,追溯下去,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过去的中国每20年产生一代,那么200年前,以这个孩子有血缘关系的人数是2的10次方,至此,我们不得不放弃对每个人研究,转而将整个社会看成一个人,对文化和经济状况,政治生态进行研究。
36楼
文化传承的稳定性再次的到了印证,同时亦可以得到影响儿童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父母、文化。
如此,每个人的起跑线可以就此划定了。
37楼
如果一切都一成不变,那么事实就太令人沮丧了。
幸运的是如果回顾历史,可以轻易的发现文化的进化,经济的发展,以及与这些相适应的政治生态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制定了人类发展指数,衡量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育状况,如果我们把一个地区在时间轴上纵向剖开,使用人类发展指数进行度量,会发现中国的发展指数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外化在中国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38楼
跳出我们生活的圈子,欧洲是工业革命发源地,但是工业革命只是文艺复兴的必然产物。
39楼
如果希望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所改善,反省个性特征、行为模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变成了不可逾越的步骤,在反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重新考量个性特征、行为模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就这样进入了视野。
社会环境是文化的产物,生活环境是养育者缔造的。
40楼
在现实中检验文化和儿童父母的个性和行为方式,可以轻松的找到进步的空间。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不得不承受不良情绪的袭扰,虽然我们可以发现父母和文化缺陷,着手对其进行改造还是会让人产生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但是只有承认缺陷,并跨越,人才能成长,跨过父母才能建立独立的人格,成为成熟的社会个体。这个过程是承认父母,承认自己有缺陷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不能完成,父母是完美的这一观念不能打破,人永远是躲在父母背后探头看世界的顽皮小童,父母也将成为这个小童心中最脆弱的部分,小童一生都将在现实中寻找完美的父母,即便60岁也依然是超龄儿童,如孔丘一般,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在现实中难寻精神家园。
[ 本帖最后由 香水菠萝 于 2012-5-26 10:34 编辑 ]
成长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