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美国债务型经济泡沫的破灭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
美元
与美债一直是美国经济霸权的两大象征,但今天“泛滥的美元+疯狂的美债”这一致命的组合,很可能使美国债务依赖型经济泡沫加速破灭。 美国是债务依赖型经济体制,政府赤字财政、国民超前消费、银行金融支持是这种体制的全部内容。1994~2009年的16年间,美国财政赤字累计5.19万亿美元,其中联邦赤字3.48万亿美元,美国个人部门主要依靠房产泡沫融资支撑的消费透支高达6.72万亿美元。在此期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规模也呈急剧增大趋势,到2000年超过了4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8115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累计达到6.4万亿美元。 在借款“依赖型”体制下,美国长期国际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能够维持,需要以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为保证。而要保证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换取美元,其他国家又用换取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债券投资于美国,于是美元回流至美国如此循环往复,美元便实现了其循环周转运动,这就是所谓美元循环周转机制。这决定了只要美国是这种债务依赖型经济,美元就有内在超发的冲动。 而由于美元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
储备及国际金融交易中分别占48%、61.3%和83.6%的绝对地位,因此,“美元本位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美国利用美元货币的“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作为货币发行国,美国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即通过储备货币贬值变相违约其外债偿付义务。仅2002~2006年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3.58万亿美元。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美联储用一个可以称得上“天量”的国债购买计划来支撑全球流动性战略,其背后是加速全球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 另外,美国还在进行着全球资产的大置换。根据美国经济研究局最新数据,美国目前持有外国资产已经高达10.4万亿美元,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是17.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这其中的10.4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和美国的资产置换,余下的7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外国通过贸易顺差挣来的美元财富。 为何会发生这种资产置换呢?事实上,美国通过对外大量进行长期投资获取巨大经济利益。数据显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的30年间(1973~2004年),美国持有的外国资产平均回报率为6.82%,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回报率只有3.50%,两者相差3.32个百分点。以目前10.4万亿美元的资产大置换规模来算,美国每年得到净收益3450亿美元。这个来自金融渠道的财富增加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渠道的GDP增加值。美国依托于美元这一国际中心货币和全球金融分工的战略优势获得了全球化财富分配中的最大收益,资本利得成为美国获取全球剩余价值的最大渠道。 如今,美国又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认为量化宽松可能会带来收益:量化宽松政策会带来通胀预期上升,政府期望通胀成为打破“流动性窖藏”,抑制个人和企业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工具。此外,量化宽松让美国享受货币贬值和低利率的双重收益,货币供给增多会使本币贬值,而公开市场操作以国债为对象又帮助美国压低长期利率,有益于带动投资、增加美国国债的吸引力。 QE2为债务货币化埋下了伏笔,将增加美联储未来为美国财政赤字融资而承受压力的几率。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美国将“私人债务国家化”,然后将“国家债务国际化”,让别国为美国的危机买单,美联储用天量国债购买计划来支撑全球流动性战略,其背后是加速全球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全球2009年外汇储备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其中60%以上是美元资产,也就是5万多亿美元,美元贬值将使债权国家财富大幅减值和缩水。 而对于美国而言,量化宽松很可能使美国陷入“债务黑洞”之中。根据美国机构测算,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将美国实际利率拉低至-6.25%,全球大通胀预期已经形成,美国向全球输出流动性,而一旦全球高通胀格局确立,那些由于大宗原材料飙涨,工业化国家的产品不再低廉的时候,美国作为消费大国同样难以逃脱输入性通胀的困境,而一旦美国国内的通胀预期形成,“窖藏”货币将会发威,加上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导致美国超低国债收益率格局的逆转。
与美债一直是美国经济霸权的两大象征,但今天“泛滥的美元+疯狂的美债”这一致命的组合,很可能使美国债务依赖型经济泡沫加速破灭。 美国是债务依赖型经济体制,政府赤字财政、国民超前消费、银行金融支持是这种体制的全部内容。1994~2009年的16年间,美国财政赤字累计5.19万亿美元,其中联邦赤字3.48万亿美元,美国个人部门主要依靠房产泡沫融资支撑的消费透支高达6.72万亿美元。在此期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规模也呈急剧增大趋势,到2000年超过了4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8115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累计达到6.4万亿美元。 在借款“依赖型”体制下,美国长期国际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能够维持,需要以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为保证。而要保证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换取美元,其他国家又用换取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债券投资于美国,于是美元回流至美国如此循环往复,美元便实现了其循环周转运动,这就是所谓美元循环周转机制。这决定了只要美国是这种债务依赖型经济,美元就有内在超发的冲动。 而由于美元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
储备及国际金融交易中分别占48%、61.3%和83.6%的绝对地位,因此,“美元本位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美国利用美元货币的“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作为货币发行国,美国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即通过储备货币贬值变相违约其外债偿付义务。仅2002~2006年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3.58万亿美元。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美联储用一个可以称得上“天量”的国债购买计划来支撑全球流动性战略,其背后是加速全球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 另外,美国还在进行着全球资产的大置换。根据美国经济研究局最新数据,美国目前持有外国资产已经高达10.4万亿美元,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是17.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这其中的10.4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和美国的资产置换,余下的7万亿美元可归因于外国通过贸易顺差挣来的美元财富。 为何会发生这种资产置换呢?事实上,美国通过对外大量进行长期投资获取巨大经济利益。数据显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的30年间(1973~2004年),美国持有的外国资产平均回报率为6.82%,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回报率只有3.50%,两者相差3.32个百分点。以目前10.4万亿美元的资产大置换规模来算,美国每年得到净收益3450亿美元。这个来自金融渠道的财富增加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渠道的GDP增加值。美国依托于美元这一国际中心货币和全球金融分工的战略优势获得了全球化财富分配中的最大收益,资本利得成为美国获取全球剩余价值的最大渠道。 如今,美国又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认为量化宽松可能会带来收益:量化宽松政策会带来通胀预期上升,政府期望通胀成为打破“流动性窖藏”,抑制个人和企业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工具。此外,量化宽松让美国享受货币贬值和低利率的双重收益,货币供给增多会使本币贬值,而公开市场操作以国债为对象又帮助美国压低长期利率,有益于带动投资、增加美国国债的吸引力。 QE2为债务货币化埋下了伏笔,将增加美联储未来为美国财政赤字融资而承受压力的几率。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美国将“私人债务国家化”,然后将“国家债务国际化”,让别国为美国的危机买单,美联储用天量国债购买计划来支撑全球流动性战略,其背后是加速全球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全球2009年外汇储备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其中60%以上是美元资产,也就是5万多亿美元,美元贬值将使债权国家财富大幅减值和缩水。 而对于美国而言,量化宽松很可能使美国陷入“债务黑洞”之中。根据美国机构测算,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将美国实际利率拉低至-6.25%,全球大通胀预期已经形成,美国向全球输出流动性,而一旦全球高通胀格局确立,那些由于大宗原材料飙涨,工业化国家的产品不再低廉的时候,美国作为消费大国同样难以逃脱输入性通胀的困境,而一旦美国国内的通胀预期形成,“窖藏”货币将会发威,加上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导致美国超低国债收益率格局的逆转。
发表于:2011-01-03 22:35只看该作者
2楼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发表于:2011-01-04 01:58只看该作者
3楼
美国最后需要战争消化一切,咱们国家不重视军事,迟早要吃亏。
爆:大陆炒汇客每年亏损200亿美元,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
发表于:2011-01-04 02:43只看该作者
5楼
美元今年加息。。。。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6楼
美债市场可能终结其十年的大牛市行情
自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方案以来,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显著上扬,这令业界担忧,美联储期望以量化宽松政策推低利率的做法可能失效,而美债市场可能终结其十年的大牛市行情。
美债收益率迅速飙升
美国30年期的债券收益率已经升至4.497%水平,比8月底的3.52%有了近28%的升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巨大的升幅,在债券市场来看是比较少见的。”香港对冲基金经理张承良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美国30年期债券收益率从8月底以来一路上扬,在11月初美国宣布实施QE2时,达到了4.09%,随后进一步升破4.4%的水平。“这可能是出乎不少人预料的,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符合常理的。”张承良说。
他解释,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方案旨在通过大量购买长期国债来推低利率,为美国的经济复苏创造条件,但是此举未获国际市场投资者认可。仅30年期的美国国债市场就达到13万亿至14万亿美元,而美国的量化宽松充其量不过是区区数千亿美元的购买量,还要平摊至几个月来购买,每个月还达不到市场1%的国债市场容量。
“美联储推低利率的目标还得看剩余的99%的投资者的意愿。”张承良说。
阿仕特朗资产管理公司的对冲基金经理潘稷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美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正在撤资逃离市场,而将资金转向股票市场。
“债券基金经理们认为债市十年的牛市已经结束,”他说,“这可能会令美联储打压利率的目标受到影响。”
潘稷认为,美联储接下来可能还得考虑其他的办法来推低市场利率。
量化宽松政策存争议
对于美债收益率的上扬可能引发的结果,受访的对冲基金经理观点并不一致。有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经理认为,如果收益率持续上扬,有可能会导致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彻底失败。
“国际投资者认为量化宽松将会推高美国通胀预期,他们为此要求更为合理的债息补偿。”上述基金经理说,“这股力量之大,可能是美联储事先没有想到的。”
交银国际研究部港股策略师黄文山认为,通胀有机会在2011年下半年正式输入到美国,届时美联储将有需要加息,从而推动黄金价格进入下一波快速上涨的周期。
不过或许情况并非如此悲观。张承良称,美联储的中间目标是降低利率,但它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经济增长和股市信心的恢复,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债市资金流至股票市场,将会有助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活动,这可能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事实上,近期美国公布的数据虽然仍然欠佳,但不时有好消息传出,显示经济复苏仍在持续。
摘自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