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知识]史密森体系
这是因为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空前赤字;;对主要货币美元的信赖淡薄了。在猖獗的投机交易活动的环境下固定平价(汇率)难以文撑下去。
1美元=308日元 1971年秋天西方各国为克服因尼克松冲击引起的国际货币危机,于同年12月17日、18日两天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召开西方10国集团财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会议,会上达成下列协议
1)各国发表本国货币新的平价或中心汇率;;(2)使外汇汇率的变动幅度在新的中心汇率上各自有2.5%扩展余地;;(3)美国从黄金1盎司=35美元降到1盎司=38美元,使美元下跌7.89%;;(4)美国废除进口附加税;;(5)开始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长期改革。日元新的中心汇率,确定为1美元=308日元。与1美元=360日元时代相比升值了16.88%。当时,日本政府考虑要减少日元升值幅度,减轻对国内产业的打击,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要把目标限定在15%的升值范围内。然而,史密森的会议气氛严肃得超出人们的预料,最终接受了欧美的要求,作了大幅度上调。
目的是坚持固定汇率制 史密森协议的另一大支柱是坚持固定汇率制;由于把外汇汇率的变动幅度沿着中心汇率上下可扩展1%-2.5%,使制止汇率变动变得缓和一些。但是,考虑到这一措施归根到底是暂时性的,应允了迟早要努力进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以史密森货币调整为契机,美国停止征收进口附加税,尽管道路曲折,新的国际货币体制还是起步了。可是,外汇汇率制度还是固定汇率制,而美元的可兑换性依然没有恢复。由于美英两国的经济衰退;;作为世界中心货币的美元、英镑的信誉逐渐降低,在这种状态下,人们预料史密森体制也长久不了。1972年美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空前赤字,1973年2月欧洲和日本的外汇市场上抛售美元交易蜂拥而至,市场不得不暂时关闭。美国虽然把美元平价下降了10%,然而市场上的动摇之势仍不能收拾,从2月到3月主要货币全部改为浮动汇率制,史密森体制执行只有1年多就短命地结束了。
[此帖子已被 goldenmean 在 2004-8-8 9:14:12 编辑过]
[ 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No.6 于 2007-11-15 11:3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