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近年来美元汇率下跌并非新闻。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元基本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元兑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持续走低,其中欧元兑美元比价一度升至接近1比1.30的历史最高水平。据计算,仅从今年5月以来,美元总体汇率累计已经下跌了5%以上,兑欧元和日元汇率同期分别下跌了8%和7%左右。美元汇率怎么了?这引起了不少经济和金融界人士的关注。
其实,近年来美元汇率下跌并非新闻。布什政府上台以来,美元基本上一直在走下坡路。尽管华盛顿曾多次声称,美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执行的“强势美元”政策没有变化,但是,种种事实表明,出于推动美国经济复苏这一总体目标的需要,布什政府实际早已放弃“强势美元”政策,而是听任市场来决定美元的汇率并诱导美元汇率下降。
近两年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曾几次表示,美元是在市场中买卖的,升值或贬值是正常的事,因此他对美元的较大幅度贬值并不感到特别担忧。短短几句话,成为布什政府的美元政策逐步从“强势美元”后退直至实际上不再坚持的最好解释。用《华尔街日报》最近一篇文章的话说,布什政府在美元政策上长期以来一直“口是心非”。回过头来看,在这个问题上,倒是不大愿意与政府政策保持一致而被迫下台的前财长奥尼尔比较直率。奥尼尔曾公开说,他不赞成“强势美元”政策。
布什政府美元政策的调整同包括减税在内的其他财政政策一样,完全是出于推动经济加快复苏这一总体目标的需要。美国从2001年底开始的经济复苏进程在近一年半时间里很不顺利,速度严重不稳。经济状况如不迅速改变,将对布什争取连任极为不利。因此,诱导美元贬值以增加出口来推动经济复苏成为迫切需要。事实也证明,近一年多时间里美国经济较快增长与美元不断贬值导致出口较快增长不无关系。
人们常说,一个国家的货币是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但对美元来说似乎并非如此。从总体情况看,近一年多来美国经济复苏强劲,应该导致美元汇率不断走高,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美元贬值似乎更应该从两大赤字方面来加以解释。由于减税导致收入减少和伊拉克战争导致开支急剧增加,美国的财政赤字在刚刚结束的2004财政年度创下了413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为填补联邦财政亏空,政府必须从外国人那里借钱来弥补其财政来源不足。
此外,美国贸易赤字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据估测,美国今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将超过6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所有这些都必须要靠向外国人出售股票、债券等来弥补。但随着外国人手中的美元资产越聚越多,他们对美元资产可能会逐渐丧失兴趣,从而使美元遭受下行压力。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两大赤字的前景使得美元所遭受到的这种压力日益增大。
从近期情况看,美元持续贬值自然对美国经济利大于弊,不然布什政府不会在实际上放弃“强势美元”政策。但是这种有点损人利己的做法已引起了其他西方国家的反感,世界经济界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对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出现过度浮动表示担忧。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多梅尼科·西尼斯卡尔科上周在罗马公开表示,西方七国已经在考虑联合干预市场的问题。虽然斯诺11月15日在爱尔兰访问时还在说美国支持“强势美元”政策,但这种表白到底有多少人相信,恐怕要打上个很大的问号。 (国际金融报)
发表于:2004-11-25 00:30只看该作者
3楼
说明:以下六篇专题都是楼主转贴
特收录在一起方便大家阅读
[center]专题:美元跌跌何时休(二)
巨额赤字将美元推向深渊[/center]
对于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曾有许多经济学家表示过担忧,并据此推断美元会遭遇数年的大幅下跌。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呼吁已经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被市场所忽略。尽管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依然居高不下,美元跌势却一度在今年有所减缓。于是,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经常项目赤字无关紧要,美元不会继续下跌。但很快,美元又开始下跌了。继上周五在纽约市场对欧元创下历史新低后,美元汇价周一在亚洲市场继续走低,欧元对美元汇价一度升至1.2985,美元对日元亦进一步跌至6个半月新低105.33。种种迹象显示,近期内,美元仍有可能继续下跌。
赤字是罪魁祸首
美国巨大的赤字和庞大的外债余额,意味着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不断增大,再加上欧元区国家首脑及布什政府对美元走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元不断贬值的趋势恐怕一时难以根本扭转。虽然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颇为强劲,但仍未能阻止美元的下跌。
政策制定者们经常说,汇率是由市场决定。果真如此,美元实际汇价会比目前更低。从2001年以来,美元对欧元实际上已下跌了30%以上,但由于亚洲部分央行出于避免本国货币升值而对汇市采取的干预,美元的贸易加权汇率跌幅要小得多。而在短期内,这样的干预不会马上消失。
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攀升,在第二季度几乎达到了GDP的6%。经常项目赤字的不断攀升成为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比价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瑞士银行的经济学家估计,美元的贸易加权值可能需要下调20%-30%,才能有效缩减美国当前的贸易赤字,将外债占GDP的比重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但这可能意味着欧元对美元汇价将达到难以想象的1.70。
布雷顿森林体系重现?
有分析人士表示,现在的情况很像是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现。他们认为,至少在今后十年内,美国可以忍受庞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并且,由于许多亚洲国家为避免本国货币升值而大量买入美元,美元不可能大幅度贬值。
但瑞士银行的经济学家马格纳斯指出,把现在情况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提并论,完全是一种肤浅的认识。他表示,和这一体系当初形成的时候相比,现在的情况有着显著的不同:
首先,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常项目享有盈余,而且美国当时是债权国,而如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元作为锚定货币(anchor currency)的影响力。其次,亚洲国家也并非总愿意盯住美元。当初许多亚洲国家选择盯住美元,更多地是为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重新恢复外汇储备。所以,从长期来看,他们的货币和美元挂钩只是一个临时性的举措。第三,大多数亚洲国家已经解除了资本控制。随着和美元挂钩的通胀代价不断上升,许多亚洲国家会转而实行弹性汇率政策。最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除了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外,别无选择。而今天,欧元的逐步成熟为各国提供了新的选择。
马格纳斯先生认为,当前的情形像翻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一个幻想,这个想法将在一两年内破灭。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要解决高额赤字,主要出路在于美元贬值。而随着布什获得连任,外国投资者对美元的抛售倾向有增无减,美元继续下跌似乎已势不可挡。
美国要想削减赤字,要么降低内需,要么允许美元贬值,或者双管齐下。然而,如果降低美国国内需求,势必影响经济增速,所以,美国平衡收支的主要出路只有美元贬值了。这也正是美元大幅贬值的原因。
经常项目赤字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储蓄不足,所以美元多头们经常鼓吹说,美元贬值既不必要,也无助于削减赤字。但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认为,由于外国债权人要求额外的货币风险补偿,美元下跌将会促使实际国债利率上升,进而减缓消费、刺激储蓄和平抑赤字。
回顾过去,从1985年开始的连续三年内,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下跌了50%。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国债利率上升,在1987的10月份,美国股市彻底崩盘。而美国现在的经常账户赤字几乎是那时的两倍,所以美元的全面走低以及其他金融市场崩溃的可能性会更大。或许,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朱周良 项东/上海证券报
[此帖子已被 goldenmean 在 2004-11-25 8:32:32 编辑过]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
发表于:2004-11-25 00:34只看该作者
4楼
[center]专题:美元跌跌何时休(三)
美元下跌是由政策因素所导致的[/center]
美国11月5日日公布强劲的就业数据后美元曾一度大幅走高,但随后很快滑落,美元兑欧元甚至跌至历史低点,美元对强劲经济数据的这种疲弱反应似乎表明:市场现在确信美国已经放弃了强势美元政策。
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驻伦敦的资深外汇策略师Simon Derrick表示,他认为目前来看,美元的下跌就是由政策因素所导致的。
他表示,尽管经济发展状况仍将为汇市走势提供一些指引,但市场目前不仅关注布什(Bush)政府显然无视美元走软的政策,同时也关注欧洲和日本对美国此种政策的反应。
不过,市场首要关注是美国政府政策的转变。
关于美元走软将使美国更易于降低经常项目赤字的观点已是老生常谈。美元走软不仅会增加美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同时也使得美国的出口更具竞争力。
在上周美国总统大选举行前,尚无确切迹象表明布什政府将放弃自克林顿(Clinton)入主白宫(White House)以来遵循的强势美元政策。数年来,强势美元帮助抑制了通货膨胀压力,正式承认放弃强势美元政策只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尤其是在大选前夕。但这并不意味美国政府不欢迎美元走软。
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与谢野馨(Kaoru Yosano)5日表示,如果美国支持弱势美元,这将导致资本外流至欧洲,因此,他认为美国政府仍将保持谨慎,不会表达对弱势美元的支持。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泰勒(John Taylor)也使市场认为强势美元的官方支持已不复存在。
原本市场预计,泰勒在美国大选后的首次发言中将老调重弹美国财政部的强势美元政策,但泰勒只是呼吁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以使美国经常项目更加平衡。
泰勒目前当然没有理由希望美元走强,因为原来需要用强势美元来对付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不存在了。由于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依然疲弱,就连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都未能推动消费价格的上扬。所以,美国政府不但希望美元走软,而且也经得起美元走软。
因此,美元多头很快感到孤立无援便不足为奇,即使是5日公布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意外大幅增长也无济于事。美国10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337,000人,大幅高于预期的192,000人,并且远高出9月份的96,000人2倍多。
发表于:2004-11-25 00:35只看该作者
6楼
[center]专题:美元跌跌何时休(四)
名存实亡的强势美元政策[/center]
布什续主白宫四年的现实,加重了人们对美国双赤字继续恶化的担心,对业已贬值的美元继续施压。最近几周,美元对日元已跌至六个多月以来的最低点,对欧元更跌至历史最低。日本和欧洲政府官员纷纷表达了对弱势美元的担忧,而作为风暴中心的美国,特别是布什政府而言,此时此刻却显得分外平静。出于削减贸易赤字等方面的考虑,白宫实际上更希望看到美元走低,但来自外部的压力却使得当局不得已三缄其口,有时甚至要口是心非地宣称政府依然支持"强势美元"政策。
"强势美元"不强
从根本上说,布什政府现行的政策是一边声称支持强势美元,另一方面对美元的贬值又熟视无睹,因为,这有利于缩小日益增长的贸易逆差。
美国财长斯诺周一再度重申,布什政府支持强势美元的立场从未改变。但反映在行动上,布什执政期间还从未采取过官方措施干预美元下滑。
正如国际经济研究所总裁弗雷德·伯格斯坦所说,"由于今年的大选,白宫一直在汇率问题上的言行都异常小心,以免背上有意促成美元贬值的罪名。"
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一直宣称,利率应该与一国经济基本面相符。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当今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均决定了美元必须走低。近十几年来,同日益下降的储蓄率相比,美国人的个人消费及联邦政府开支大幅飙升,直接导致了巨额贸易赤字的产生,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大量向外国人出售股票、债券或是其他美元资产,而一旦海外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兴趣下降,美元的下跌无疑不可避免。
在美国和外国的政策制定者们看来,要削减当前的贸易赤字,不外乎三种方法:要么美国人自己多省着点花钱,譬如在联邦政府开支上;要么外部经济增长加快,从而带动对美国产品的需求;要么就得美元贬值,进而刺激美国出口增长。欧洲和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大多数支持前两种方法,但他们也意识到弱势美元对于解决美国赤字问题的重要性。美元汇率走低,将直接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而提高通胀水平并迫使美联储进一步加息,最终达到抑制美国国内消费的目的。
所以,留给布什政府的难题是,要让美元自然贬值,却不能表露出支持弱势美元的姿态。套用一句许多美国政府官员的口头禅,就是要让市场"按经济基本面因素"来自行确定美元汇率。
无奈还是冒险?
对于布什当局的暧昧态度,各界见仁见智,唯一的共识就是,除非政府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否则美元汇率仍将继续跳水。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表示,尽管美元在过去两年内相对一篮子外国货币已下跌了近10%,但当前的水平远非最低点。有观点认为,要有效抑制不断攀升的贸易赤字,美元汇率还需下跌10%。
《华尔街日报》最近发表社论警告说,"不只一届美国政府在货币危机上栽了跟头",而《纽约时报》上周六的社论也指出,布什政府正在进行的试图平抑贸易赤字的努力是"愚蠢而冒险的"。
但标准普尔驻纽约首席经济学家大卫·韦斯表示,如果要解决赤字剧增的问题,布什政府别无他选,唯一能做的就是任由美元逐步贬值。
韦斯说:"除非美元贬值的速度过快或者市场对美元的信心顿失,否则不太可能爆发美元危机。而各国央行显然还有足够能力控制当前的局势。"
几家欢乐几家愁
美元下跌,对于默许其贬值的美国而言,影响也并非都是正面的。而对于世界经济、美国消费者及商家等来说,美元下跌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首先是美国经济。美元进一步下跌固然有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缩小,同时也可以刺激美国产品的海外需求,从而促使就业增长、投资扩大以及经济增长加速。但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加剧所引发的利率上升,反过来也会阻碍经济增长。而对其他各国而言,美元贬值导致销往美国的进口商品价格变得昂贵,进而影响世界各国商品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销量。
对于美国普通消费者而言,美元贬值将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但对于美国商家,特别是制造商而言,美元下跌使他们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增。
可能受益于美元下跌的还包括美国的旅游业。美元贬值使得海外旅游的成本上升,因而更多美国人会选择留在国内度假,同时,外国游客也乐于赴美旅游,因为外币在美国的购买力增强了。据美国旅游行业协会估计,国内外游客今年在美国的旅游开支有望同比增长6.9%,至5930亿美元。2005年还将增长5.3%,至6240亿美元。
---------朱周良 项东/上海证券报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
发表于:2004-11-25 00:36只看该作者
7楼
[center]专题:美元跌跌何时休(五)
美元超贬的日子还会走多远[/center]
近日来,美元走势引起投资界的广泛关注。11月8日,美元兑欧元的汇率现突破了今年2月份的历史低点,11月10日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上再次创下了1.3005美元/欧元的新低,这是自1995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截至11月15日,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仍在1.29左右的低点徘徊。对于美元汇率表现,市场气氛悲观。那么美元的未来走势将会如何呢?对于美元可能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一、美元已处于较为严重的低估状态
从历史趋势来看,自2002年初开始,美元汇率(指美元汇率指数)开始进入下降通道。自2003年1月1日至今(2004年11月15日),美元指数的高点为2003年1月2日的103.20,收盘指数为84.21,美元汇率下降幅度接近18.4%。一般认为美元的汇率指数在100视为均衡汇率水平,由此看来,美元已处于较为严重的低估状态。
美元对欧元的汇率表现。自2003年初以来,美元对欧元的贬值幅度更大。2003年的第一个外汇交易日的美元/欧元最低汇率为1.0332,之后欧元对美元进入上升通道,今年的2月18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一举创出自诞生以来的历史最高点1.2927美元/欧元,以至当时国际上很多机构预测欧元会突破1.30美元的关键点位。此后,欧元对美元汇率有所回调,在5月中旬一度下跌至1.1770美元/欧元,短时间内跌幅达9%。但之后欧元汇率又开始回升,11月8日一举突破前期高点创出1.2986美元/欧元的新高,与2003年初相比,美元对欧元的贬值幅度高达25.69%。
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表现。2003年初至今,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期间的日元汇率最低点为2003年3月21日的121.87日元/美元,今年3月31日创出了自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103.39日元/美元,美元对日元的最大贬值幅度仅为15.16%。此后日元有所贬值,自5月中旬又有所升值,目前日元汇率围绕110上下波动。11月8日日元汇率曾一度上冲至105.26日元/美元,但并未突破今年的高点,与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相比,日元的升值幅度仅为13.63%,仅为同期欧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的一半。
二、影响美元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未来美元的走势如何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利率、贸易状况、财政状况、石油价格等基本经济因素和美国新一任总统的经济政策调整,当然其他偶然性突发性因素也会影响美元汇率的表现。
1、经济增长。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历史地看,在位总统为了谋求连任都会提前在经济上有所动作,即所谓"大选景气"现象。但就今年的情况似乎不太理想。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为4.5%(为折年率,下同),但第二季度下降为3.3%,第三季度回升至3.7%,而去年第三、四季度的增速分别为7.6%和4.3%。由于近来油价持续攀升以及开始发挥作用,普遍预测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放缓对于汇率的影响一般是负面的。
2、利率走势。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降低利率0.25个百分点,降息后的联邦基金利率仅为1%,创45年来的最低水平。此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投资及消费支出增加等使得美联储担心经济过热,在人们的预料中,美联储于今年的6月30日、8月10日和9月21日三次分别加息0.25个百分点,联邦基金利率达到1.75%。近日联邦基金利率第四次提高至2%。尽管第三次加息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表示,即使在本次升息后,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宽松的态势,并且将和强劲的劳动生产率一起共同为经济活动提供支持。但是,部分经济学家对利率的下一步走势产生了分歧,认为为避免消费不振,影响经济复苏,联储的升息行为已接近尾声。而此前美林证券的一项调查显示,约75%的基金管理人预测美联储至少将升息至3%。9月15日,前任美国总统助理Lindsey也预测,截至明年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3.25%-3.5%。
尽管日前联邦基金利率已提高至2%,但就目前美国经济的表现看,未来加息的步伐很可能会放缓,并且尽管布什得以连任,美国的经济政策仍会有所调整,因此,利率如何变动的不确定性增加。
3、贸易状况。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逐渐攀升,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代初的1%上升到2003年的近5%,达到4965亿美元的历史高点。而今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更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至GDP的6%。今年美国的第一季度的经常项目逆差创下历史纪录达到1472亿美元,第二季度更进一步达到了1661.8亿美元的新高,6月份的单月550美元的贸易赤字为历史最高点,紧接着7月份的贸易逆差为505亿美元,8月又上升到540亿美元。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今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超过6000亿元。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罗杰·弗格森(Roger Ferguson)表示,巨额美国经常账赤字带来了风险,一旦海外对美国资产的需求出现急剧变化,就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经济混乱。
4、财政赤字。小布什就任总统后不仅没有维持克林顿时期的财政盈余局面,而且财政赤字创出了新高。2003年财年的财政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3742.3亿美元,而据最新统计数据2004年财年财政赤字为4130亿美元,超过上年数字,连续第二年创出记录水平。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引起了众多国际金融机构的重视,并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安全甚至全球经济稳定的重大隐患。
5、石油涨价。石油价格成为今年影响汇率的一个决不能忽视的经济因素。石油价格的迅猛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元汇率的下跌,或者抵消了一些促使美元汇率回升的因素的作用。
自7月份开始,石油价格连续上涨,到8月20日,纽约市场的石油期货价格一度达到49.40美元/桶的历史天价,之后曾一度回落至近40美元/桶的价格。到9月下旬开始,石油价格重拾升势,一举突破了前期高点越过了50美元的整数关,截至10月15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曾一度冲高至55美元,收盘时回落到55美元以内,创出了历史新高,与年初的油价相比上涨幅度超过65%。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根据以往的经验测算出:每桶原油价格上涨10美元,美国的GDP就会缩水0.5个百分点。去年平均油价为28.8美元/桶,今年的均价很可能会超过40美元/桶。尽管格林斯潘认为本轮油价上涨大大低于20年前石油暴涨对经济的冲击程度,但是他估计,自年初以来的油价上涨可能会使美国GDP增长率减少0.75个百分点,他发出警告,很显然,如果油价继续大幅飙升,那就会加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
今后,石油价格的变化仍然会对美元的汇率产生重要影响。倘若油价果真停留在高于40美元的高位,那么美元汇率的反弹的压力必将增大。
除了以上分析的影响美元汇率走势的主要经济因素外,布什总统的连任以及经济政策调整方向都会对美元汇率施加影响。布什连任成功后,由于市场担心布什仍难以解决双赤字问题,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纷纷创出新低。尽管布什总统新一任期内的经济政策调整还未明确公布,但是调整还是必然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元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
近日,美元跌破了今年初的低点。年中时期,国际上对于美元汇率的主流看法是在下半年会由弱转强。目前,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我认为,美元汇率很有可能仍会在低谷状态维持一段时间。预计到明年中期,随着油价回落以及美国新一届政府各项新经济政策的出台,美元汇率会开始向均衡值逐渐回归。
三、采取主动措施,应对美元走向的不确定性
美国各经济、政治因素的未来趋势对美元汇率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这对于我国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利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升值来自市场的压力会减小。这是因为目前美元利率水平与人民币相差无几,即使美国停止升息步伐,基于套利的投机资本的对中国的流入都会减少。如果美国继续升息,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更会大为减轻。
另一方面,来自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压力会增大。上面已经提及布什总统的新一届任期,经济政策会有调整,其中屡创记录的美国贸易赤字会被列为重点内容。根据美国的贸易统计,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因此,未来美国政府必然对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进一步施加压力。
基于以上判断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重视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变动,及时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截至10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基于对美元汇率走势的判断,适时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既能起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也能在下一步与西方大国的谈判中增加筹码。
2、改变中国的外贸策略,调整贸易地理方向,追求进出口基本平衡。据预计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略有顺差。无论是美国的统计还是我国的统计,美国都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美国贸易赤字的不可维持性和美国政府的不会无动于衷都要求我国应该积极调整对美国的贸易策略。
3、关注美国利率调整,保持人民币利率相对于美元的合理差距。尽管今年以来关于人民币加息的言论始终不断,尽管我国央行已于10月28日宣布加息0.27个百分点,从防止国际套利资本流入的角度看,人民币利率不宜高于美元利率。目前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几乎无差,未来如果美元利率未有大的调整,人民币利率宜保持稳定。
4、出台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具体框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我们决不能放弃的目标。在前面美元对日元汇率的回顾中我们已经注意到,日元汇率的波幅明显缩小,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窄小的区间内波动。对于日本来说,都在试图维持汇率的稳定,对于我国目前由于没有放开资本项目更容易维持汇率的稳定来说,我国更不应该放任人民币汇率自由波动。但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不是说仍要维持人民币目前的汇率体制。就去年人民币升值争论以来,尽管美国没有明确要求人民币升值,但一直强调要中国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本年度大部分时间过去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说法并没有改变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状态。因此,为了争取主动,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大前提下,必须尽可能出台关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或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赵庆明/上海证券报 )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
发表于:2004-11-25 00:37只看该作者
8楼
[center]专题:美元跌跌何时休(六)
美元危机是迟早的事[/center]
美元出现危机是迟早的事情,分歧仅仅是危机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多大程度的危机。实际上,早在2001年6月欧元从兑0.84美元开始回升时,索罗斯已经预测欧元兑美元的均衡价格将达到1欧元兑1.4美元的水平。笔者无法判断1.4是否是一个均衡价格,但笔者一直判断1欧元可以达到2美元的兑换水平,也就是说美元危机还将愈演愈烈。
美元陷入危机的原因很简单,在国际金融中被称之为"特里芬两难"。在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非常频繁,对国际货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部分国家货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不能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这就需要储备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加元等国际货币,虽然这些国际货币的影响力都很大。但我们仍然可以认为美元是唯一的国际货币,因为国际货币必须通过货币发行国不断的贸易逆差来提供。对于国际货币源源不断的需求,需要美国或者其他国家通过贸易逆差来释放大量货币,但大多数国家采取保守政策,只有美国在这么做。当前美国贸易逆差增加太快,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美元危机。
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独特地位,给美国带来了极大的利益,也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简单地将美国理解为全球央行,理论上美国可以不进行任何生产,只要发行货币获得铸币收益就可以维持富裕的生活。但如果美国完全这么做,就会是一个灾难。因为这个央行不是法定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当人们发现美国大部分经济都有赖于此的时候,人们就会醒悟,转向其他货币。从当前来看,美国的债务规模在9万亿美元。可以说全球央行的职能是单一国家维持如此规模外债的根本原因。未来国际货币制度很可能会发展到所有国家货币都成为国际货币。因此,美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偿还这些债务,这是美元危机的最终结局。
美元危机是世界金融脆弱性与美国经济脆弱性的双重表现。其演化过程取决于美国是否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双赤字状况,以及世界主要国家采取联合行动加以干预。到目前为止,这两个方面都无丝毫的进展,因此,美元弱势仍将继续。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沈思玮/上海证券报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
发表于:2004-11-25 00:39只看该作者
5楼
专题:美元跌跌何时休(七)
美元跌跌不休
上周,美元遭遇了近来最为惨重的下跌,美元兑欧元有效跌破1.30心理关口,美元兑日元则连续跌破103关口。美元指数也连续第9周下跌,创下9年新低83.01。市场如此看空美元,主要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仍然牢牢钉在美国不断膨胀的经常账赤字,以及美国政府方面似乎在默许美元贬值也助长了市场抛空美元的气焰。
美国方面默许贬值
斯诺在上周三表示,削减财政赤字是美国新一届政府最为迫切的任务。而这项责任需要由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国共同来承担。虽然斯诺重申美国坚持“强势美元”政策,但不忘强调汇率最好由公开且富有竞争力的市场来决定。表明美国没有加入干预行列的打算。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将继续采取默许美元贬值的态度,而这正是导致美元贬值的最主要原因。
格老讲话再伤美元
上周五,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德国法兰克福的银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再令美元跌势雪上加霜。
格老警告称,从美国不断扩张的经常账赤字规模来看,外资对美元资产的需求必将萎缩。他还表示,外汇市场的干预不是可以长期使用的,用以调整贸易平衡的合适工具,这显然是针对像日本这样惯用干预手段的国家。
在格老讲话后,美元兑日元自2000年3月以来首次跌破了103整数关口,美元指数也同步跌至了9年新低83.01。
美元跌势还将延续
从技术上来看,虽然技术指标都处于超跌状态,但美元仍存在继续下跌的风险。
美元指数上周三跌破从11月5日开始的下降三角形底边支撑,预示美元指数将进一步下跌,本周的首要支撑位于该三角形的量度目标82.20,同时月K线的布林轨道下轨也位于该水平,重要支撑则位于81.45附近。
--------国际金融报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