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是投资的最高境界
小时候,常听老师讲,“读书先要越读越厚,然后要越读越薄”。
我当时不甚理解,但印象深刻。后来我读了一本袖珍版的投资经典书,爱不释手,似有所悟,这本书叫《投资的要素》(TheElementsofInvesting)。
作者是两位身价不菲的70多岁的老人,波顿麦基尔(BurtonMalkiel)和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Ellis),他们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授,在学界和商界均有建树。他们联手把多年积累的投资智慧加以升华,用最简练的语言献给了大众。
两位老人的投资理念实在是简单得无法再简单了。比如,书中引用了巴菲特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一辈子要经常吃汉堡包而又不养牛,你是希望牛肉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如果你每过几年就要买一辆汽车,你是希望汽车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
对这两个问题,每个人好像都能回答正确。但是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微妙了:未来5年如果你不断有储蓄需要投资,你是希望股票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大多数人会把这个问题答错。他们一买股票就希望股票开始涨,而忘记了自己还要不断地储蓄,不断地买股票,而股票价格上升会抬高自己以后的购买成本。
所以,股价上升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坏消息,就像牛肉和汽车价格的上升一样,当然对那些准备卖股票并且洗手不干的人则有好处。反之,股价下跌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他们应该越买越欢才对。毕竟,买股票的最终意义在于分享公司长期发展的好处(包括股票价格上涨和每年的分红),因此,买入成本当然越低越好。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你就应该理解“投资额均衡控制的原则”(dollarcostaveraging)。比如你每个月投资2000元在股票上,在股价高的时候,2000元只能买较少的股票;而在股价低的时候,2000元可以买很多的股票。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平均购股成本低于你购股价格的均值。这不是玩绕口令,大家可以用实在的例子算一算。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控制。“买股不买市”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投资的要素》这本书教导我们既不要买股,也不要买市。那怎么办?
关于投资,此书的建议与先锋基金公司的创始人约翰伯格有相类之处。他说,首先投资要有长远打算,他70多岁也还在做长期投资。其次,一定不要以为自己有持续选择入市时机,或持续选择好股票的能力,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持续地跑赢大市。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必然有费用,而费用会吃掉毛收益的很大一个比重。
此外,频繁交易有时正好错过市场(或个股)在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到一次的大幅上升的机会。大家记不记得刚刚卖掉某只股票或离开股市之后,该股票或股票市场便大涨的经历?即使不频繁交易,长期持有若干爱股也有很大的风险。它们会不会跑输大市?它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贝尔斯登、通用汽车或安然(Enron)、北电?
该书对基金投资者也有劝慰:别徒劳了!找一个能长期持续跑赢大市的基金或基金经理比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还困难,为什么不把那个稻草堆买下来呢?在各个基金中换来换去不仅有交易成本,而且事前预测某一只基金在明年或后年的表现比预测股价还难。该书引用了大量历史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基金是长期跑输大市的,常胜将军十分罕见,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既然投资者费尽周折还不能跑赢大市,何不直接购买指数基金呢?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风险小,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交易成本,而且投资者可以心情平和,尽享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最彻底的风险分散方式。
另外,在入市时机上,两位作者建议大家最好把自己当傻瓜,假定自己完全不懂经济学或市场,分时段均衡入市,以减少风险。两位作者也劝大家永远不要预测大盘走势,并且以JP摩根为榜样,当别人问他如何看未来股市的走向时,他总是回答:“市场会波动。”两个作者对技术分析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占星学的小把戏而已。
现在的股民实在是太忙碌了:信息多、会议多、研究报告多、证券种类多,应接不暇。有的人抱怨,一天12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甚至连处理电子邮件和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的时间都不够。我们的两位作者引用《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杰森茨威格的话来说,“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并且最终征服市场”。
那时,你便可以潇洒地说,对于大市或者个股的走势,我既不知道,也不关心。而向市场投降就需要买入市场,也就是买入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并且长期持有。
这本书的另一个内容是强调坚持长期储蓄的重要性。这两位身价数亿的老人强调,储蓄是投资的源泉和起点。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提供了很多分毫必省的技巧,从信用卡的使用到喝咖啡、买保险和上餐馆。
但他们说,最重要的省钱技巧是避开要面子和消费攀比的困扰。凑巧,我前几天接到我在湖北某县城工作的侄子的电话,他收入不高,但很想买一辆广州本田的汽车,我便跟他好好讲了讲储蓄的多种意义。
两位作者认为,大家对股市的回报期望太高,也太心急,而中长期股市如果能够平均每年有4%~5%的真实回报(扣除通货膨胀),已经相当不错。其中的一个作者查尔斯埃利斯在另外一本书《投资艺术》(WinningtheLosersGame)中谈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数字。
比如,道琼斯指数在1968年和1982年均为1000点,在1964年底和1981年底均为875点。也就是说,在那漫长的17年里,虽然企业利润大增,但股票的大市毫无进展。原因是通货膨胀使利率从4%涨到了15%,这使得市盈率大幅降低。当然,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过度悲观也导致了股市低迷。由此可见,预测短期甚至中长期股市的变化完全是徒劳。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本人在投资银行做了十多年的证券分析师,要完全接受这两位作者的理论是不容易的,但他们的观点也许是明智的,因为那意味着一种解放和超脱。
两位作者建议大家买全世界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但我觉得既然从长远来看,股票市场的表现取决于企业的赢利增长,而企业的赢利增长又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同步,因此,内地与香港的投资者可以特别偏重当地的指数。
还有一个更为激进的做法,就是特别偏重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自己组建一个50~70只不同行业股票的十分稳定的资产组合。虽然这里面可能会有几个烂苹果,但它们平均的高增长率也许完全可以超过以大盘股为主的恒生指数或者其他指数,而且依然要强调长期持有,避免频繁地交易。
我当时不甚理解,但印象深刻。后来我读了一本袖珍版的投资经典书,爱不释手,似有所悟,这本书叫《投资的要素》(TheElementsofInvesting)。
作者是两位身价不菲的70多岁的老人,波顿麦基尔(BurtonMalkiel)和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Ellis),他们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授,在学界和商界均有建树。他们联手把多年积累的投资智慧加以升华,用最简练的语言献给了大众。
两位老人的投资理念实在是简单得无法再简单了。比如,书中引用了巴菲特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你一辈子要经常吃汉堡包而又不养牛,你是希望牛肉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如果你每过几年就要买一辆汽车,你是希望汽车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
对这两个问题,每个人好像都能回答正确。但是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微妙了:未来5年如果你不断有储蓄需要投资,你是希望股票的价格不断上升呢,还是希望它不断下降?大多数人会把这个问题答错。他们一买股票就希望股票开始涨,而忘记了自己还要不断地储蓄,不断地买股票,而股票价格上升会抬高自己以后的购买成本。
所以,股价上升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坏消息,就像牛肉和汽车价格的上升一样,当然对那些准备卖股票并且洗手不干的人则有好处。反之,股价下跌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他们应该越买越欢才对。毕竟,买股票的最终意义在于分享公司长期发展的好处(包括股票价格上涨和每年的分红),因此,买入成本当然越低越好。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你就应该理解“投资额均衡控制的原则”(dollarcostaveraging)。比如你每个月投资2000元在股票上,在股价高的时候,2000元只能买较少的股票;而在股价低的时候,2000元可以买很多的股票。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平均购股成本低于你购股价格的均值。这不是玩绕口令,大家可以用实在的例子算一算。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控制。“买股不买市”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投资的要素》这本书教导我们既不要买股,也不要买市。那怎么办?
关于投资,此书的建议与先锋基金公司的创始人约翰伯格有相类之处。他说,首先投资要有长远打算,他70多岁也还在做长期投资。其次,一定不要以为自己有持续选择入市时机,或持续选择好股票的能力,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持续地跑赢大市。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必然有费用,而费用会吃掉毛收益的很大一个比重。
此外,频繁交易有时正好错过市场(或个股)在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到一次的大幅上升的机会。大家记不记得刚刚卖掉某只股票或离开股市之后,该股票或股票市场便大涨的经历?即使不频繁交易,长期持有若干爱股也有很大的风险。它们会不会跑输大市?它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贝尔斯登、通用汽车或安然(Enron)、北电?
该书对基金投资者也有劝慰:别徒劳了!找一个能长期持续跑赢大市的基金或基金经理比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还困难,为什么不把那个稻草堆买下来呢?在各个基金中换来换去不仅有交易成本,而且事前预测某一只基金在明年或后年的表现比预测股价还难。该书引用了大量历史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基金是长期跑输大市的,常胜将军十分罕见,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既然投资者费尽周折还不能跑赢大市,何不直接购买指数基金呢?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风险小,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交易成本,而且投资者可以心情平和,尽享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最彻底的风险分散方式。
另外,在入市时机上,两位作者建议大家最好把自己当傻瓜,假定自己完全不懂经济学或市场,分时段均衡入市,以减少风险。两位作者也劝大家永远不要预测大盘走势,并且以JP摩根为榜样,当别人问他如何看未来股市的走向时,他总是回答:“市场会波动。”两个作者对技术分析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占星学的小把戏而已。
现在的股民实在是太忙碌了:信息多、会议多、研究报告多、证券种类多,应接不暇。有的人抱怨,一天12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甚至连处理电子邮件和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的时间都不够。我们的两位作者引用《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杰森茨威格的话来说,“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并且最终征服市场”。
那时,你便可以潇洒地说,对于大市或者个股的走势,我既不知道,也不关心。而向市场投降就需要买入市场,也就是买入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并且长期持有。
这本书的另一个内容是强调坚持长期储蓄的重要性。这两位身价数亿的老人强调,储蓄是投资的源泉和起点。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提供了很多分毫必省的技巧,从信用卡的使用到喝咖啡、买保险和上餐馆。
但他们说,最重要的省钱技巧是避开要面子和消费攀比的困扰。凑巧,我前几天接到我在湖北某县城工作的侄子的电话,他收入不高,但很想买一辆广州本田的汽车,我便跟他好好讲了讲储蓄的多种意义。
两位作者认为,大家对股市的回报期望太高,也太心急,而中长期股市如果能够平均每年有4%~5%的真实回报(扣除通货膨胀),已经相当不错。其中的一个作者查尔斯埃利斯在另外一本书《投资艺术》(WinningtheLosersGame)中谈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数字。
比如,道琼斯指数在1968年和1982年均为1000点,在1964年底和1981年底均为875点。也就是说,在那漫长的17年里,虽然企业利润大增,但股票的大市毫无进展。原因是通货膨胀使利率从4%涨到了15%,这使得市盈率大幅降低。当然,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过度悲观也导致了股市低迷。由此可见,预测短期甚至中长期股市的变化完全是徒劳。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本人在投资银行做了十多年的证券分析师,要完全接受这两位作者的理论是不容易的,但他们的观点也许是明智的,因为那意味着一种解放和超脱。
两位作者建议大家买全世界内涵最广的指数基金(包括国内股票和海外股票),但我觉得既然从长远来看,股票市场的表现取决于企业的赢利增长,而企业的赢利增长又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同步,因此,内地与香港的投资者可以特别偏重当地的指数。
还有一个更为激进的做法,就是特别偏重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自己组建一个50~70只不同行业股票的十分稳定的资产组合。虽然这里面可能会有几个烂苹果,但它们平均的高增长率也许完全可以超过以大盘股为主的恒生指数或者其他指数,而且依然要强调长期持有,避免频繁地交易。
发表于:2015-07-08 10:10只看该作者
2楼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3楼
点评
发表于 2015-07-08 10:15
发表于:2015-07-08 10:15只看该作者
4楼
是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5楼
虽然是shu书评的语法,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6楼
tiandiyiqi 发表于 2015-7-8 18:39
虽然是shu书评的语法,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5-07-08 13:17只看该作者
8楼
无为是个很高的境界,但远不是最高境界。凡事一提到最字就落了下乘。不要自我设限,这就叫知见障,认为还有那么一个“无为”,即是障,是阻碍继续进步的枷锁。
点评
发表于 2015-07-08 14:55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5-07-08 14:55只看该作者
9楼
泰友虔 发表于 2015-7-8 21:17
无为是个很高的境界,但远不是最高境界。凡事一提到最字就落了下乘。不要自我设限,这就叫知见障,认为还有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0楼
那两位老人在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向上的趋势而已。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1楼
怎么说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5-07-09 02:26只看该作者
12楼
不太认同那两位学者的观点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5-07-09 03:52只看该作者
13楼
投资指数基金只是平均收益,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是没出息的表现
发表于:2015-07-09 03:53只看该作者
14楼
不错 顶一个 关注中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5-07-09 03:54只看该作者
15楼
死亡才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呢!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6楼
能共享这本书吗?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7楼
七戒 发表于 2015-7-9 12:30
能共享这本书吗?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8楼
树熊 发表于 2015-7-9 11:54
死亡才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呢!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9楼
张翠山 发表于 2015-7-9 11:52
投资指数基金只是平均收益,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是没出息的表现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20楼
孤家寡人 发表于 2015-7-9 10:26
不太认同那两位学者的观点
韬客社区www.talkfx.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