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显牛市下唱空的稀有品种谈一些有趣的事
不错,股市确实到3000点都多了,不错,从技术上来讲这的确是一轮单边上涨格局,目前尚未见顶,但是个人认为它离顶也不会太远了。说句不怕人笑话的话:根据技术分析我个人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单边上涨的格局而且知道当时买些股票几乎必赚,然而我明知并且宁愿踏空也不买(这确实匪夷所思,目前我也不打算解释)。
最近我也去车市和楼市看了表面上比较红火,我也简单询问了周围出租房屋情况发现出租率蛮高的,然而就是这些经济复苏信号以及政府不断印钱仍然难以改变我继续看空的观点,如果这时候我仍然认为未来的股市或许能够到达800多点甚至更低中国将会陷入长期衰退,肯定有很多人会认为我是疯子。
然而这样的疯子毕竟在这疯狂的市场上是稀有品种,这就足够啦。
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事:一个人刻苦工作而且长期不睡觉,有一天医生觉得这样下去会使这个人疲劳致死,在屡劝无效的情况下只好用木棒将其击昏。不料此人没休息多久自己强行快速复苏,不但不再休息了而且还给自己打了兴奋剂透支未来的体力,而且自诩体壮如牛前途无限,少数人认为这样不能够持久很快会累死,于是把曾经借给他的钱收了回来。而大多数经验主义者认为:根据惯性这个人是一个可以无限工作和发展的永动机这样的人是潜力无限的,可以放心的把钱借给他。同一件事情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很有趣。
其实我发现了另外一些有趣的事,很多人都是有不同的观点的这很正常,但有趣的是有些人当别人的观点和他不一致他就会很生气,甚至破口大骂。我把这种骂人的当成一种指标,当市场单边涨到一定程度几乎所有人都懒得骂看空的人的时候,市场就离顶不远了。相反当一轮熊市几乎所有人都懒得骂看多的人的时候市场也就离底不远了,是不是很有趣呢?
闲来无聊,将近期发现的趣事讲给大家听,或许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也不妨谈谈看法,但如果谁提供前述指标的话就免了吧,毕竟最近指标看得太多也麻木了。
[ 本帖最后由 highigh 于 2009-7-5 01:36 编辑 ]
发表于:2009-07-05 02:59只看该作者
2楼
猜顶,以下凑字数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05 11:34只看该作者
3楼
希望看到最疯狂的一幕!
1耐心等待忍!
2远离叉盘!
3晚六点后买进或卖出(BB)
发表于:2009-07-05 12:06只看该作者
4楼
我是趋势跟随者 趋势发生后我就跟进 .趋势变了 我就出货 坚持止损百分之5到8 我最喜欢均线完美秩序 3000多了该调整一下了 诸位小心点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05 18:56只看该作者
5楼
:035: 楼主,我觉得您是在与市场对抗了。跟随趋势才能生存。万不可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预测而操作。楼主应当建立起一套区别于预测外的交易系统。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05 23:43只看该作者
6楼
支持搂主,这轮上涨还是资金推动型上涨,哪天央行开始收缩银根了,大限也就到了,到时候又是哀鸿遍野。。。鲜血淋漓。。。
另外,您的“永动机”很有趣,哈哈。。。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06 02:07只看该作者
7楼
这次金融危机必将是对经典经济学理论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1、虽然一直有经济周期越来越短的说法,但是否有在ZF大幅干预下缩短至一年以内的可能性出现?结局又是什么:通缩?更大的衰退?还是危机全身而退?
2、这次全球性危机的潘多拉由金融世界开启,与以前的商品型危机(1929、石油,etc.)从性质上来看可算是南辕北辙,而金融危机过去只是区域性的出现(南美、亚洲,etc.)。
尚为赵括的我虽身在其中却看不清也弄不懂,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等待时间给出最后答案。
8楼
我越来越习惯于长线思维,短线投机而言自然会顺势而为,然而长线的稳健投资我更注重本益比,更看重风险防范,何况股市是最不适合做投机的地方,最佳的投机市场应当是金汇市场和期货市场。
基本面很好而股市低迷的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而基本面差,股市虚火时的投资却是最糟糕的投资。这种环境我是不会拿钱去搏傻的,因为我认为自己傻所以不去搏。
这是一个曾言能够亩产万吨的神奇国度,以我凡夫俗子的愚见一直觉得股市楼市这种走势很诡异,但苦于笨嘴拙舌,无法表达,幸好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和我的看法比较相近,当然我还有其他想法这篇文章的作者没写出来,以后再说吧!
东方早报:楼市飙升绝非中国经济福音
2009年07月08日 07:51 东方早报
马光远
地王频现,房价重回历史高峰,成了近两个月中国宏观经济最引人关注的事件。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的监测,2009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城市住宅市场强劲反弹,需求表现旺盛,市场成交量基本恢复到2007年上半年水平。同时,一些主要城市的房价也回到了2007年的高峰期。以北京为例,2009年1月至6月25日间的北京存量住宅网签量达97192套,超过近十年来京城存量住宅交易的最高位94305套(2007年全年),半年成交量创下历史新高。就价格而言,近六个月来房价上涨了三成之多,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业界人士判断,在国资委所属央企纷纷拿地、房地产投资回暖、可售库存面积剧减、通胀预期升温的情况下,下半年中国房价继续猛涨已成定局。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美、英、日三国的房价不仅没有随着金融危机的见底而回暖,反而加大了下滑的幅度。美国曼哈顿第二季房价较上年同季下跌18.5%,房屋销量腰斩。英国今年第二季度房屋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11.7%。日本三大城市圈的平均地价跌幅分别为东京圈6.5%、大阪圈3.4%、名古屋圈6.3%。
中国房市与英美日等国截然不同的表现,显然不能从宏观经济基本面上求得答案。就GDP增长而言,与英美日等国的负增长相比,中国第二季度预计将有8%以上的增长,的确很了不起,但中国宏观经济并未全面回暖企稳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房地产走势与宏观经济的基本态势完全背离。
所以会如此,无非有三个因素:一是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大量信贷资金并未流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楼市;二是政策有强大推力,在内需不振、产业结构调整一时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决策者将希望寄托于楼市、车市,以央企为代表的国资疯狂拿地,就是明证;三是人为制造通胀预期,买房子保值成了民众的仅有有的选择。
显然,中国楼市的不理性回暖是政策“共谋”的结果:为保增长和刺激内需,本来已经畸形发展、需要进行调整的房地产业,成了经济复苏的大救星,于是从上到下,从信贷政策到土地政策,一路大开绿灯。而资本金比例超乎意料的大幅度调整,更给开发商发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信贷资金完成了从偷偷摸摸到公然入市的嬗变。地方政府则通过调整土地供应政策,与开发商合演了一出“地王频出”的好戏。之前紧张的资金链也没了,高达1亿多平方米、至少需要消化一年以上的空置房一夜之间消失了。各地都在说着“房荒”、“地荒”、“通胀”的鬼故事,普通民众就在这种政策“合谋”局面下随之翩翩起舞,打开支票夹,透支未来的消费。
房地产能救经济吗?如果房地产的回升真能带动经济复苏,英美日等国何不直接拷贝中国的政策,刺激经济,岂能放任其下跌?毫无疑问,在英美日三国,房地产也是支柱产业,也有很强的带动力。但我们看到,他们宁可忍受经济衰退之苦,而不敢轻易用政策托市,是因为有惨痛的前车之鉴。日本也这样干过,结果众所周知,20年来,日本仍然在为自己之前的托市政策埋单。
而在经济复苏基础未稳的情况下,房地产的非理性复苏不仅救不了经济,反而会因为房地产本身对内需的挤压作用,贻误结构调整的大局。这样,因了房地产的“贡献”,GDP增长是保住了,数据是漂亮了,但与之相伴的,则可能是信贷资金被彻底绑架,民众的消费力完全被房产透支,其他产业在房地产的挤压下日渐萎靡。
很多仁人志士一再指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静下心来解决中国经济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而不是为救经济而救经济。楼市的疯狂、地王的崛起,绝非中国经济的福音,更不是经济复苏的象征。
经济真正复苏的关键不在于楼市、股市的虚火,而在于实体经济本身真正回暖。在房地产非理性疯狂的表象之下,一旦市场进行调整,国家投鼠忌器,肯定不敢收缩信贷,则银行会进一步被绑上房地产这个危险的战车。而如果信贷放松政策下半年继续,则恶性通胀将不可避免,成为经济复苏的最大隐患。
决策者该清醒了!中国房市一枝独秀,完全是政策混乱所致;一旦政策效应殆尽,房地产将进行新一轮调整,用政策是托不住市的,高层应对地产泡沫的再次破灭做预案。一旦房地产泡沫殃及金融系统,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打击将是沉重的。
发表于:2009-07-08 14:09只看该作者
9楼
中国现在的宽松政策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如果没有这些刺激,估计在世界的大环境和中国的小环境共同作用下,失业,社会稳定,很可能江山都不保。
兵行险着,中国只好加大资金的供给,等到世界的大环境改善后(三架马车中的出口才能正常或者更强),再回收资金。我们只能求神拜佛,外面的环境尽快恢复起来。
所以等到外国逐步恢复正常的时候,也是中国最痛苦的时候,中国需要回收大量资金,世界的其他国家也需要回收大量的流动性。
[ 本帖最后由 ben88ben 于 2009-7-8 22:12 编辑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08 14:19只看该作者
10楼
另外,中国有国家队,不过是企业还是媒体,又或者是zf,都是有强大的国家队,这意味着中国几乎可以控制市场,市场好的时候按照市场走,市场不好的时候按照国家队的意思走。明白吗?我也不明白:lol 其实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我们有国家队,而且是主力,所以和外国的情况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外国的经验和理论在我国不一定都适用。
发表于:2009-07-09 04:07只看该作者
12楼
什么东西都不是万能的,今天狂欢就意味着明天的代价。。。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09 06:47只看该作者
13楼
中国楼市的结局个人看可以参考镑日叉盘,250-120.1年半年的时间就足够了。;P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09 08:59只看该作者
14楼
这位兄弟,经济学理论自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而且派系林立,拥有各自的门徒、各自的信仰者。。。不知这位兄弟指的是那种理论?。。。
实际上经济学领域要成名很容易,但是难度和成明星也差不多。。。:lol
举个例子,您根据目前的现状发表一个论断、并进行预测,然后运用一定得数学模型证明之。。。接下去,您开始喝酒聊天并不时炒作自己,如果时间N后,您的预测正确,那么您就成名了。。。如果以您的理论再去指导一国(地球上任意一个中等国家,并取得成功),那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向您招手,前提是你要确保活着,诺贝奖不颁给身故者。。。;P
此次危机的绝不会挑战经“经典”经济学理论,恰恰相反,很快将出现新的经济学明星。。。
另外,经济学规律就是周期性,政府因素决不会缩短周期,只能平滑指数与统计数据。。。
另外,“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罗伯特·塞缪尔森看来,两场危机的相似之处在于,美国人在危机前都债台高筑。他在评论《是1929年再现吗?》中写道,上世纪20年代人们向银行借钱购车、买家电,而在过去十年,人们则疯狂举债购房。这直接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动荡,而金融系统的动荡也正是两次危机的共同表象。” 您通过表象抓到本质了吗?
不过1929和2007的危机决不同于那些商品危机,您要注意它们的规模。。。金融系统无论是1929的股市还是这次危机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这是两次世界范围内的大型危机,不要将之与小规模区域性危机相提并论。。。这是要犯原则的投资性错误的。。。
另外,美国政府当前的一系列政策的根源来自1929危机的经验教训。。。至于是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关键在于现在复杂性超过1929更多,也没有承购拯救这样的大型危机的成功案例。。。淡然,如果有外星人救助,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您想对2008开始的危机有所建树,请去翻阅1929开始的危机吧,或者称为经济学“星星”。。。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10 01:20只看该作者
15楼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9-07-12 14:33只看该作者
16楼
失业问题解决不了
复苏就是*
失业问题
养老问题
医疗问题
将是长期困饶中国人民的大问题: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