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龙盘金:你就是那个拿死工资的人吗?为什么不试试其他的。
前段时间,林枫cpcj4737看到一篇《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的文章刷爆了整个朋友圈,里面大致是这样写的:部分人拿着稳定的工资,却生活得无比小心,明明工资有涨的,但就是觉得不够花。
《肖生克的救赎》里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体制化。“这些高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所谓的死工资,就类似于这座肖申克的监狱吧,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压力指数从未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而且每个月的薪酬还算可观,因此,久而久之就容易陷入舒适区,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这份工作给困住了,包括人的思维。
我一位朋友就是那个拿死工资的人。我说,你这个职业既自由又有钱,怎么说是拿死工资呢。
首先,死工资是什么?死工资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吗?多少才算是死工资?
当你月薪两千的时候,除了交房租,剩下的就紧巴巴了吧;当你月薪四千,交了房租还有余钱就想买护肤品,自己去屈臣氏买还不够,更是托朋友在港澳代购,买完之后就感觉自己很缺钱;当你月薪涨到了八千,房租和护肤的事儿解决了,还想去旅游,老是觉得钱不够花。工资一直在涨,但缺钱的感觉却一直在持续,其实月薪两千和月薪两万都可以说是死工资。
朋友说的“自由并有钱的职业”,实则不然。
或许很多人以为金融投资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工作时间自由,业余还可以接点私活自己多赚点,这些说的都没有错,但说分分钟月薪过十万就不对了,哪有那么多分分钟过十万的事情。
就金融投资来说,当前金融分析师分专职和兼职两种。专职分析师在拿保底工资的同时,须完成一定的任务量才会有提成;而兼职分析师连保底工资都没有,有多少客户就决定了这个月是否喝西北风,再说分析师也不见得就有高薪,每个客户的手续费与老板四六分之后,就所剩无几了。
至于业余在外接点私活赚点外快的,月薪上十万算是乐观,但有时碰到一些小白的投资者,多高的钱都觉得是死工资吧。
事实上,死工资还有另外一层隐喻,就是当你的能力以及自身创造的价值超出了所得的薪酬,那才可算作是死工资,也即是你没能力,就甭说自己拿的是死工资。
一位大学时候的朋友,毕业后在广州的一家公司里做财务,每个月领三千块左右的工资,经常和我抱怨都是说工司开的薪酬太低,而自己做的事情却很多之类的,总而言之就是不服气。
据了解,她每天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做记录,不用出外勤。我说,那你怎么不辞职,去找一个更能体现你自身价值的地方发展?后来她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辞职了之后,不知要多久才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怕工资不如当前这个呢。
或许很多人就是不甘心当下朝不保夕的死工资,但本职工作也不见得多出色。想跳出这个体制,却没有过人的特长,无法顺利地走出一条风口上的路来。
于是,在浏览资讯的时候被打了浑身鸡血,马上就去买成功励志的书籍回来,但终究是因为懒,书本搁一旁,该打游戏的打游戏,该刷朋友圈继续刷着,就这样陷入了一种死循环的状态。
温水煮蛙,是一个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的一个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人,最怕的就是疏忽了危机感,也怕失去了奋斗的冲劲,拿死工资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辈子都在拿死工资。
如果你不想再拿死工资了,那总得做点什么啊,而不是单纯停留在“想”之上。
问清自己,你拿的真的是死工资吗?
如今的你,是否能够将当前的本职工作做得很出色,或者是你所创造的价值是否超出公司给你开的工资了?
如果都没有,那你算是领着高薪水的人了。然而你又不甘心,那就只得加把劲,使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这份“死工资”,至少这样,你才有资格指责你的死工资。
对于任何地方或生活方式,人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你开始对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依赖,却发现还有另一种等着你去体验,此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体制里终结,不愿意改变。
剩下的少数人,就是敢于去改变的。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出一份职业来;抑或是选择新兴的投资行业。
当然,并不是怂恿谁去跳出体制,在没有任何准备之前,所谓的“跳出体制”,只不过是“跳到另一体制”。
每个人都应当时刻保持着适度的危机感,时刻保持奋斗的冲劲,跳出体制,如此一来,就算一个新的时代真的突然到来,也不会那么容易把你冲垮。
7173283569820143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