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查看:1593回复:2
轻仓小赚
注册时间2008-01-11
365天籁之音奖健康使者奖热心助人奖韬客美食家双鱼座
[保健]营养饮食别爽了口舌损了健康(转贴)
楼主发表于:2010-10-24 06:40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中餐的菜品变化多端,但基本上都是围绕“口味”展开,很少考虑营养和健康。这种对口味的极端追求,已经在悄悄伤害我们的健康。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强调口味。古人就说过: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就是说,饮食没有固定的味道,只要好吃就行。今年一项调查显示,用餐时通常优先考虑的诸要素中,47.8%的人选择了“口味”,比位列第二的“营养”多出16个百分点。于是,大众的口味越来越重,无辣不欢、老感觉菜没味儿、炒菜离不开各种调料……总之,饮食口味的趋势是——更香、更辣、更咸、更鲜。   营养界有一种说法,外国人用“脑”吃饭,中国人用“嘴”吃饭。日本、法国、西班牙等饮食较健康的地区,是根据营养结构决定吃什么、怎么吃,我们则根据味道决定饮食。   烹炒煎炸是中餐的传统烹饪方式,其中炒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烹饪法,国外是没有的,以至于“炒”没有合适的英文翻译。炒菜要求旺火旺油,有句俗话叫“毛厨子怕旺火”,能驾驭旺火旺油,才算是有手艺。正因为如此,炒是十分用油的,煎炸自不必言。烹炒煎炸做出来的菜好吃,但是费油,又破坏了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而近年来,川菜风靡全国,凡有井水处皆有火锅店,这也是口味重的写照。前不久,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人的饮食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川菜以51.2%的投票率位居受欢迎榜之首,其他依次为东北菜、湘菜、鲁菜及粤菜。该调查还表明,各种口味中,喜欢“辣”的人最多,占40.5%;其次是“甜”,占28.4%;然后是“咸”,占17.3%。一项2253人参与的调查也显示,47.28%的人每天至少吃一顿辣菜,23%的人两天吃一次,18.78%的人一周吃一次。一般厨师做菜“逢辣必咸”,辣和咸如影随形。据说豫菜是八大菜系之母,最强调用盐,菜将出锅,师傅放盐时要把徒弟支走,厨师学会了用盐,也就出师了。但是,现在的厨师已经不这么讲究了,直接一把盐放进去,所以餐馆的菜多数都很咸。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盐摄入量是每人一天6克,但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地区一些城市的食盐摄入量已达到人均15~16克/日,有些人甚至超过20克/日。   以前饭菜的鲜味靠的是高汤,“唱戏的腔,厨师的汤”,现在有了味精、鸡精,轻松实现“清水变鸡汤”,于是很多厨师变成了“味精厨师”,有的大厨平均每一道菜要放3小勺味精。外国人吃不惯味精,在美国的中餐馆,曾经引发过“中餐馆综合征”,其实就是菜里味精放太多导致就餐者头晕口渴恶心,几乎引发一场排斥中餐馆的风波。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盐、食糖、味精等调味品的日常摄入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说,中国人的口味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重的。在全球大力提倡健康饮食的大环境下,我们的饮食习惯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不仅餐馆过于注重口味,加工食品也是如此。全麦饼干要加入大量油脂,饮料要加入香精、糖类,无数次调查显示,消费者购买加工食品,首要考虑的就是口感,厂家当然要投其所好。   这种“重口味、轻营养”的饮食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陷入生活方式病:热量过剩、营养不足。国际肥胖病大会宣布,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胖死的人比饿死的人多,其中包括中国。专家表示,口味的改变,可以给身体带来几十种疾病。吃盐过度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等;吃得油腻会导致脂肪肝、癌症等;吃得太甜会带来龋齿、糖尿病;吃得过辣会导致溃疡、胃食管反流……不仅如此,口味过重带来的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妊娠期、哺乳期的母亲和胎儿,把一些疾病传给下一代。更有研究显示,人的口味也是会“遗传的”,父母口味过重,孩子也不能免受其害。   如今,崇尚食疗养生的人很多,与其迷信“食物能治病”,不如从口味清淡做起,少一些口腹之欲,才真正是健康的做法。
TK29帖子1楼右侧xm竖版广告90-240
个性签名

轻仓小赚  轻仓小赚

广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紫蛇
注册时间2009-09-10
驿站美文奖积极参与奖友爱维和奖韬客大帅哥
发表于:2010-10-24 13:31只看该作者
2楼
我超级口味重
个性签名

人生如梦 亦如幻

沈智
注册时间2009-07-11
积极参与奖天籁之音奖幽默灌水奖
发表于:2010-10-29 00:30只看该作者
3楼
emoji-image emoji-image emoji-image emoji-image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