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北京各大电视台、报纸、网站都报道了一个英国民间组织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吃一顿快餐,摄入的盐分是专家建议每日最高摄盐量的两倍多,有些快餐食品含盐量甚至跟海水一样高。食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具有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均衡和分布、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适量摄取食盐有益于健康。可是,近年来,这看起来“不咸不淡”的问题,正悄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专家呼吁,每人每日将食盐量控制在5克,不但能降血压还可以减少四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
限盐不仅在三餐
人们一谈到食盐的摄入量只会想到在做菜时所加的盐,其实,那只占一天摄取总钠量的一部分。其余是来自加工食品例如罐装食物、方便面、零食,以及香肠、火腿等腌制品。此外,各种调味品如味精、酱油及各种名称的浓缩调味品里都含盐分。
记者选择了一家超市,购买了一些人人会经常食用并乐此不疲的休闲食品、佐餐食品,并请PONY谱尼测试中心进行了氯化钠含量的检测,目的是希望通过结果提示人们控盐有多重要,不仅仅从三餐做起从小小盐勺做起,还要提高自己的饮食意识,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真的,盐是健康杀手
用“苦口婆心”来形容一些健康学者和医学工作者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前不久由英国“关注食品盐分与健康关联”的民间组织CASH完成的那项“快餐食品含盐量高”的调查已家喻户晓,调查对象主要是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快餐连锁店出售的346种食品、饮料以及264种套餐。调查报告显示,食用一份四人份的无骨鸡肉,平均每人摄入盐分5.2克;食用一份包含鸡翅、比萨、蒜蓉面包和薯条等食物的四人份比萨套餐,平均每人摄入盐分12.3克。
而在多年以前,美国布列根及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找来过3100多名志愿人士做了一项“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的研究。志愿人士都有“前高血压(prehypertension)”,即介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的状态。这些人被要求减少25%至35%的食盐量,即从每日10克,减至大约7克。在接下来的10年至15年间,他们发展出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大大减少四分之一,而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也减少五分之一。
2004年加拿大人也有一份健康调查数据,研究员发现19岁到70岁的人群中,85%的男性和60%的女性摄取盐的主要成分钠的含量超出了推荐标准。
而早在1981年摩洛哥国际医学科学研讨会上,400多名医学专家曾联名发出忠告,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会导致体内钾、钠比例失调,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心脏病。
咸出来的健康危机
[/b]
北医三院营养科主任李百花建议,健康人每日最佳食盐量应控制在4~5克,并认为,远离高血压,应该从限盐开始。其实少吃盐,除了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同时,还有诸多的妙用。
少吃盐能补钙 少吃盐补钙是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即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营养学专家说,钠通常会使女性的骨质每年流失约百分之一,患有高血压的妇女骨质流失的速度比血压正常的妇女快许多。这就是说,少吃盐等于补钙,少吃盐对钙实际起到了“不补之补”的作用。
盐多皱纹多 法国国家医学院网站上的专家解释说,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液和体液中,它们在保持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因此,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帮助皮肤排毒,另外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口味重易患胃病 胃黏膜会分泌一层黏液来保护自己,但黏液怕盐,如果吃得太咸,日积月累,胃黏膜的保护层就没有了,酸甜苦辣长驱直入,娇嫩的胃怎么能受得了呢,长久会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抵制盐的诱惑
北医三院营养科主任李百花建议,健康人每日最佳食盐量应控制在4~5克,并认为,远离高血压,应该从限盐开始。其实少吃盐,除了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同时,还有诸多的妙用。
少吃盐能补钙 少吃盐补钙是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即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营养学专家说,钠通常会使女性的骨质每年流失约百分之一,患有高血压的妇女骨质流失的速度比血压正常的妇女快许多。这就是说,少吃盐等于补钙,少吃盐对钙实际起到了“不补之补”的作用。
盐多皱纹多 法国国家医学院网站上的专家解释说,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液和体液中,它们在保持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因此,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帮助皮肤排毒,另外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口味重易患胃病 胃黏膜会分泌一层黏液来保护自己,但黏液怕盐,如果吃得太咸,日积月累,胃黏膜的保护层就没有了,酸甜苦辣长驱直入,娇嫩的胃怎么能受得了呢,长久会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抵制盐的诱惑
李百花讲,由于钠可以从天然食物中获取,一般人不太会有缺乏的状况。只有当运动或劳动量大、流汗多时,才会缺钠。钠缺乏时会出现疲劳、虚弱,甚至神智不清的现象。反而摄取过多的钠是现代人值得去担忧的问题。
为了健康,你要从生活的点滴着手,挡住盐的诱惑。
1.习惯重口味的人因为长期对味蕾的刺激关系,一下子降低盐分可能会造成味觉上的不适应,为避免因此影响食欲,可在料理时,改用葱、姜、蒜、九层塔之类的香料来提味,消除短时间的不适应感,久了自然就可养成少用盐的习惯。
2.炒菜时可改用低钠盐,低钠盐主要是将盐分内的钠离子减半而以钾离子来代替,口味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增加了钾却可以有降血压、保护血管壁的功能,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危险。唯独肾脏功能不佳、患有尿毒症,以及使用保钾利尿剂的病人,绝对不可以吃低钠盐,因为低钠盐中的钾含量较高,会积存于患者体内,无法顺利排出,很容易造成高血钾症以及心律不整、心衰竭的危险。
3.多吃水果:大部分的水果都是高钾低钠的食品,如:香蕉、葡萄、葡萄干、橘子、苹果、杨桃、番石榴、枣等这些含有丰富钾离子的食物,以达到控制血压的保健效果。
4. 购买调味料(酱)如味精、番茄酱、蒜盐、沙茶酱、蚝油、味增、芥茉酱、豆瓣酱、甜面酱、豆鼓、虾油时必须先看清楚罐外的标示注意钠的含量,或是避开高盐分的东西,酱菜、腌肉、咸鱼、腊肉和罐头食物等。
5.少吃腌制品、少吃方便面:一个99克普通杯面含有7.8克盐,一包辣酱面就有6克多(标示含钠量为2500毫克)的盐,一天的盐分很容易就超过了。
6.自己动手做较健康,餐馆的饮食常使用较高的食盐、味精等调味,应尽量避免在外用餐。
7.采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调方法:如煎、烤、蒸、炖等,吃出食物的真味。
8.利用蔬菜本身的强烈风味:例如青椒、番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像是番茄炒鸡蛋。
9.油香味引起食欲:使用葱、姜、蒜等经油爆香后所产生的油香味,来增加食物的可口性,譬如葱油鸡。
10.酸可减盐:在烹调时,使用白醋、柠檬、苹果、菠萝、橙子汁等各种酸味,来添增食物的味道,如煎烤食物上挤点柠檬汁。醋有减低对盐需求的作用,因此吃水饺时,酱油碟里只加白醋,同样美味。
11.糖醋的利用:烹调时使用糖醋调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风味,相对减少对咸味需求。
12.可用中药材与辛香料调味:使用当归、枸杞、川芎、红枣、黑枣等中药材及肉桂、五香、八角、花椒等辛香料添加风味。
[b] TIPS 减盐从娃娃抓起
儿童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是现在儿童期最常见的“成人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主要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如小儿喜食口味重的、过咸的食品。
喜欢重口味的孩子,往往调味品食用较多,“钠”的摄取量也随之增加,久而久之,血压上升,造成高血压。北京1987年曾普查2000名中小学儿童,其中10%有高血压;其中一名在31岁时回访,不仅幼时的高血压未愈,而且已进展到不同程度的心、脑、肾和血管损害。
所以预防“成人病”应从小开始。婴幼儿食品要口味清淡,强调原汁原味,不能过咸或口味太重。怎样引导宝宝正确的口味呢?
营养学家建议,1至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1周岁以前以每日不超过1克为宜,3个月后的婴儿可适当吃些咸食。小儿膳食中应该加食盐,只是尽量避免过多。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建议用“餐时加盐”的方法控制食盐量,既可以照顾到口味,又可以减少用盐。“餐时加盐”,即烹调时或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等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因为就餐时放的盐主要附着于食物和菜肴表面,来不及渗入内部,而人的口感主要来自菜肴表面,故吃起来咸味已够。这样既控制了盐量,又可避免碘在高温烹饪中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