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 1
  • 2
前往
共 37 条
查看:3795回复:36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美文][转贴]葡萄美酒全接触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4:46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2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准确的品酒 品酒可区分成五个基本步骤:颜色、摇晃、闻酒、品尝、回味。 (一)颜色   想要看出葡萄酒的颜色,最好要有一个白色背景,并将酒杯放在它前面。当然颜色范围要看您品尝的是白酒还是红酒而定。下面是两种酒的颜色:白酒有淡黄绿、稻草黄、金黄、金、暗金、马德拉酒色和棕色;红酒有紫、红宝石、药砖红、红棕、棕色。颜色会告诉您许多有关酒的事,例如白酒,当它们变老会加深颜色,相反地,红酒则会失去色泽。 (二)摇晃   为什么要晃酒?为了让氧气进入酒内。我不确定你准确好了没有,不过我可以很直接地告诉您:摇晃会使酯、醚和乙醛释放出来,并和氧气使酒产生香气。 (三)闻酒   现在您已经摇晃使香气释放出来,酒闻起来像什么呢?它有那种形态的NOSE,"NOSE"为品酒人通常用事业形容酒综合气味的字。   精确地指出酒的NOSE其后意义是让您能辨认出酒某些特性。 (四)品尝 对大部分人来说,品酒指的是啜一口酒并快速吞下去。但这不叫品酒。品酒是一件用味蕾去从事的事情。记得它布满您口腔四周;舌头两侧、舌背、舌尖,并延伸到喉头底部。您如果像大部分人一样牛饮葡萄酒的话,就忽略掉所有重要的品尝味蕾了。   葡萄酒业有种古老的廉洁:"买酒用苹果,卖酒用乳酪"。苹果会把葡萄酒中缺陷呈现出来,乳酪则有使葡萄酒气味变柔顺的倾向,留下使您更觉愉快的品尝滋味。 (五)回味   当您有个机会品尝过葡萄酒后,好好坐着一会儿并回味所品的酒。想想看您方才的体验再问问您自个儿下面问题以协助您加深印象。酒是否:   ☉清淡,中度浓郁,或浓郁?   ☉白酒:酸度如何?极少,正好,或太酸?   ☉红酒:单宁太强或太涩?令人感到愉快吗?或没有单宁了?   ☉余味持续多久?   ☉最重要是您喜不喜欢这瓶酒?   ☉价钱值得吗?   此处又衍生出另一个重点。当您品尝一种酒后第一件事是您是否喜欢它,它是您想要的酒吗?
TK29帖子1楼右侧xm竖版广告90-240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广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查看:3795回复:36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4:46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
葡萄美酒全接触 -------------------------葡萄酒的诱惑---------------------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443.jpg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4412.jpg 葡萄酒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要追溯其究竟始于何时,似乎是不可能的。根据考古发掘,葡萄酒大约出现于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起源自小亚细亚至中东一带。   地质学家证实,葡萄在记载以前,人们已经食用了,而葡萄日久成浆,在自然界的一定条件下容易变成酒,史前人已懂得将它作为饮料。在古代的埃及和巴比伦,均可找出有关葡萄酒象形文字的资料;我国在两千年前已能制造葡萄酒。   公元前600年,古叙利亚海滨的腓尼基人,曾将葡萄酿成的酒运至古希腊。从当时记载中知道,已有91种葡萄可以造酒。希腊是欧洲首先制造葡萄酒的国家,由于地中海各国气候条件适宜栽种葡萄,因此葡萄后来成为西欧重要农产品之一。   无人知道葡萄酒是从何时开始,有一种传说是可能的--一位居住在峭壁洞穴的人,采集了野葡萄,利用其甜汁,来作为他狩猎归来解渴的饮料,捡起了他遗弃的容器,发现一件令人惊讶而欣喜的事:那些葡萄汁已经变成了另一种不同的饮料了,最使他高兴的,是葡萄汁竟然发过酵而变成了酒。   葡萄酒也象人类一样,由出生、青春、成熟,而进入老年,如不即时饮用,难免会衰老死亡;它的生平也和人一样,出生以后的事,是无法预测的,并且也有疾患之忧。有些酒象贵族,有些则一如平民,但大部分都是坚实可信的伙伴。如果你想进一步去了解它们,你会觉得很有趣,因为没有两种异地而同种,或任何两种酒的味道是相同的。每种酒皆有其独特之处。属于同类的族系,品尝者颇能很快的加以辨别。你越是专心去研究它们的奇妙之处,你就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4528.jpg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4536.gif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雄鹰
注册时间2004-03-17
发表于:2004-10-06 14:51只看该作者
3楼
干白最好[em48]
发表于:2004-10-06 14:52只看该作者
4楼
谢谢MM 辛苦了..呵呵..[em40] [em40] [em40]
荷葉
注册时间2004-05-07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4:56只看该作者
6楼
选用恰当的品酒器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4757.jpg 酒器是Wine Snob重视的问题,对于我们一般消费者来说,则可以采取中庸之道。我们这里且只谈一谈必须的酒具--酒杯 对于酒杯,一般性的要求如下:   ⒈葡萄酒杯杯身应该薄,无色透明,以使酒的本色能够显现出来。避免使用壁厚、有色或在装饰花纹的杯子。   ⒉葡萄酒杯口小腹大(避免使用敞口杯),状如郁金香形,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并不易散逸,以便充分鉴赏酒香、果香。   ⒊葡萄酒杯容量应足够大,以便盛酒到2/3时就在一定量的酒,一般八杯酒的量为一瓶酒。   ⒋葡萄酒杯要有4~5厘米长的杯柄,以免手持杯身,影响酒温和观察酒色。最好每一种酒使用一个杯子(由小到大依次从左到右摆放,水杯应放在最左方),以免因使用同一个杯子而造成"前酒"的余味干扰后面的酒味。   决定杯子是否好坏的,是酒。基本上,大部分类型的酒(红白如是)都可以用郁金香形的杯子,长杯颈,杯碗圆,杯身向上收窄,使香气保存。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4922.jpg 红葡萄酒(相对白葡萄酒的气味更重,所以杯口直径较白葡萄酒要小一些)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5026.jpg 白葡萄酒,杯底部加宽,有助于用手温来诱发葡萄酒的气味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5152.jpg 特殊的,香槟用的杯子,是细长形或郁金香型的,这种杯子可以更好地欣赏到不断升起的美丽的汽珠。香槟最重要的是气泡,用笛子型(flute)的杯子,香气和气泡可以持久。长笛子型可以看到气泡一路上升,讲究的在杯心碗底部中心点有凹位,让气泡从中心点旋转而上。还有,香槟杯要用水晶造,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水晶比玻璃的表面更不平滑,气泡可以附于其上,慢慢释放二气化碳。考究的香槟酒杯有着特殊的构造:杯柄中空如管,直通杯身。这样,当酒倒入杯中时,汽珠如泉涌自杯柄向上不断升腾,十分悦目。杯柄中空,加之杯身又较长,汽株上升的距离便比一般酒杯要大各得多,更便于欣赏。发泡性葡萄酒(香槟酒 etc.)(更注重碳酸在发泡过程中,产生的气味)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25416.jpg 而白兰地的酿造属慢氧化过程,蒸馏出来后还要要橡木桶中陈化,装瓶后仍处于密封隔绝氧气的状态。当开瓶倒入酒杯后,酒因接触空气进一步氧化,会增添香与味。故常采用敞口型杯以加大酒与空气的接触,使酒较快地氧化。此外,白兰地用杯的杯枘较短,这样在端杯时,只能用两手指夹持杯柄,而手掌自然托住杯身,给酒加温并便于摇动,以增加香味的挥发,供充分品味。 白兰地(通过手温来诱发酒的气)
[此帖子已被 cnc 在 2004-10-6 22:57:24 编辑过]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4:58只看该作者
7楼
对葡萄酒的八大误解 你喜欢葡萄酒吗?你也许不是什么品酒专家或葡萄酒发烧友,只是因为喜欢手握葡萄酒时那种优雅的氛围,但这并不表示你就要被拒于葡萄酒的门外。当然,你也不要不懂装懂,误将一些圈外流行的葡萄酒谬论错当金玉良言挂在咀边炫耀,不想一开口就泄了底。仔细读一读门外汉对葡萄酒的8大谬误,等到调侃时你便可以胸有成竹地聊了。到时候在内行人眼里你也许称不上品酒高人,但做个“酒”品芝麻官虎虎外行人还是富富有余的......      误解1:最好的酒都是最名贵的 一般来说,价钱越高的酒,品质越高。但品质高的酒不一定是最好的酒。紧记这两点: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taste,这句话应用在葡萄酒上尤其适合。一支大家一致赞赏的酒未必适合你,就那么简单。勉强是没有幸福的。 ·没有一种酒是能够衬合每一种场合与心情。有时候,即使是一瓶十几块钱的酒,带去海边或野餐时喝,也会觉得很贴切。换成你带的是一瓶几百元的佳酿,一边啜喝一边心痛,又何必呢? 误解2:进口的佳酿必是好货 “进口货”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词。你身在法国,美国酒便成了进口酒。身在没出产任何葡萄酒的新加坡,全世界的葡萄酒都是进口酒。 每一个国家的酒都有她的强处与弱点。再说,由于地域与气候的不同,每个地区都有她的招牌酒,譬如澳洲的Shiraz、加利福尼亚的Zinfandel。 选酒时,应细心选择那个地区的佳酿,不要糊涂地以为凡进口酒都是好酒。 误解3:白酒配鱼,红酒配红肉 这只可以作为参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条。 除了看什么样的菜配什么样的酒,还要看自己的喜好。想以白酒配牛扒?尽管去试吧!想以红酒配鱼柳,没什么不妥啊。 即使是那些很讲究食物与酒完美配搭的人,也要先考虑到食物的烹调法--你的牛肉是生炒、还是烧烤?你的鱼的煮法是煎、蒸,还是炸?因此,"white for seafood, red for red meat"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说法。 误解4:老酒都是好酒 你也许听过很多关于陈年佳酿在拍卖会上身价打破记录的故事。 事实上,不是每一瓶葡萄酒都是可以收藏的。多数酒的寿命只有5年,之后便失去它的精华了。即使是在那些有条件被收藏的酒,也要懂得如何在适当的潮湿度与气温下好好收藏。要不然,你几年后的酒,不是陈年老酒,而是一瓶完全氧化了的陈年老醋。 误解5:市面上没有所谓的陈年"老"香槟 这样说就未免太肤浅了。香槟也可以随着时光越老越香醇。譬如,1928年的Champagnes与Krug and Moet便是世间少有的美味香槟。更老的上佳香槟有1914的Plo Roger,今年已有86岁的高龄了。 误解6:年轻的酒都是难喝的 以上这句话,是酿酒厂酿制不出好酒时编制出来的借口。 有些酒虽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老越耐喝,但它年轻时也已经是味觉均匀成熟的好酒了。品质差的酒呢,从第一天开始便是难以入口。 误解7:界权威都是品酒专家 酒是一门很广很复杂的学问。它牵涉到植物学、化学、气候学、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商业。 在这么一门复杂的学问里,品酒人通常都只专酒学中的其中一环。情形有如和律师、医生,各有各的专科。 有时候,酒界里会出现一些冒充内行的品酒人。他们往往因为其身份地位,而挂上一个所谓'酒界权威'的名堂,品酒却未必内行。 因此,有时候要喝好酒,靠这些人的意见还不如凭自己的味觉去判断。 误解8:葡萄酒只是给品酒专家喝的 酒的学问渊博似海,能懂多一点关于她的历史与特性能助你进一步欣赏杯中物。 如果不懂也无所谓,酒本来就是一种饮品,世界上随时有上千的人对酒学一知半解不也酒照喝,舞照跳! 下一次当你喝葡萄酒之前还心存疑虑的话,就告诉自己:酒是为我们这些"只喝酒,不言酒"的人而酿制的。如果酒商只靠品酒专家买他们的酒,早就饿死街头啦!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4:58只看该作者
8楼
关于葡萄酒的年份 酒的年份(millesimes)这个词,可在法语国际会议方案中找到严谨的定义:“年份是贴在葡萄酒瓶上确保生产年的格里历年数字”。然而,一个定义并不总是足够严密明确的,从1582年以来,在广告里总要附加一些个性化的东西。 millesimes这个葡萄酒专有名词,专指葡萄酒的出生日期。在酒的标签上标明它的身份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证明这个酒的酒龄,以便允许葡萄酒爱好者按照他的口味和状况选择一个年青的酒或是陈年的酒;二是说明葡萄收获的年份,一般来说葡萄园中的葡萄,一年和一年的收获质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产葡萄酒的质量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酒瓶上标明年份,可给消费者在去掉瓶塞前就能获得酒的质量信息。各个年份酒都有它的典型性,它的演化特征,它的名望和它的标价,为此所有的高级葡萄酒产品都会标出年份。在酿酒工艺不变的情况下,产地的自然条件对年份酒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一年份在不同的产区或者同一葡萄园在不同的年份酒的质量都不相同。在商店的货架上,对普通价格而言,也有很优秀的酒不标明年份,但通常这都是一些年青的酒,或者是合理的混合品种酿造的酒。 millesimes每年都不相同,这是气候变化的杰作。从来没有过两个葡萄收获期是 一样的,可以断言,从酿造者的观点来说,人们永远也不会在不同的年份做出相同的酒来。气候对于葡萄而言似乎比对其他的水果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由脚到顶的葡萄穗成熟需持续45天,果穗成熟很容易受到伤害,在收获期天气的好坏给葡萄质量带来的正负面影向非常大。而好年份和差年份又是不可预见的,并没有固定的周期。 根据波尔多地区的记录,从1930年到1980年的50年间,好年份有20个,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30—39年只有两个,34和37年;40—49年有三个,45、47、49年;50—59年有五个,50、52、53、55、59年;60—69年有四个,61、62、64、66年;70—79年有六个,70、71、75、76、78、79年;可见每个十年中好年份的出现数目都不同,奇数偶数虽大致相当,但并没有什么规律。 有那么多好年份,那么要不要对它们进行分级也来个比较呢?照道理作为职业品尝者,不应该无视年份差别的出现,也不能避开年份分级的需要,应该像提出原产地命名规则一样,给年份打分排队。然而事实上,对一个年份的评分并不是绝对值,仅是对同一地块收获的不同年份酒的比较,要公正地建立一个年份等级是很困难的,因为年份具有抽象性和主观性,它涉及到不同年龄的酒对年平均质量的比较。比如今年是2004年,其他年份怎样能接近现在的酒型去比较呢?要综合2002,2000,1998等年份的印象;而这些酒已经在瓶中保藏好几年了,它们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化呢?这就需要对这些酒先前的印象有一个很好的追溯以往的推理判断,并再展示以往的那些年份的评价。人们明白这样的分级不仅很麻烦而且会引来无休止的商榷。故品尝者之间对此留有很大的余地,能广泛地达成共识。另一个概念是像均质一样,在产生的年份等级系列中,应当把酿造的难易性、结果的规律性、商业气氛等因素也纳入年份的印记中,这又会导致一些大的、好的庄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不可比因素更多。至于进行不同地区年份的比较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最简便实用的办法,就是把年份分为好和差两级,事实上好坏年份并没有截然不同的分界,“没有更坏的年,只有困难的年”。这是一条定律。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即便在葡萄原料质量欠缺的年份,现代化的工艺技术也可以弥补其不足,如果达不到高质量,也至少总能保证其没有错误,中等好的年份,总能出比较好的酒。有一些葡萄酒的爱好者,局限于他们的体验,总是想高档酒出自于大年份,其实他们不了解精明的买主所遵循的原则是“小庄园,大年份;大庄园,小年份”。 特殊的气候和现代的技术都是很重要的,葡萄酒工作者永远不能忘记先天和后天的统一性。
[此帖子已被 cnc 在 2004-10-6 22:59:15 编辑过]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00只看该作者
9楼
葡萄酒的颜色 说到品酒,都是从外观开始的,那么葡萄酒的颜色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虽然还可以看到葡萄酒的澄清程度,但是它为我们提供的线索是很有限的,只是一个"健康状况"的指标。 葡萄酒的颜色来自哪里呢?主要来自于葡萄的皮和汁。不管是红葡萄还是白葡萄,果肉都是白色的(除了一些染色的品种,果肉会是红色的),只有红葡萄的皮才有将酒染红的颜色。对于红葡萄酒来说,发酵过程中,皮与汁共同发酵,皮中的色素进入到酒中,就会有红色呈现。而白葡萄酒一般单独发酵果汁,所以就是果汁的颜色。因此,红葡萄品种有时候也会用于酿造白酒,比较常见的在香槟中,一般会调和一部分红葡萄品种,有的甚至完全由红葡萄酿制,被称作Blanc de Noir。 那我们来看看颜色究竟能够给我们那些线索?首先要说的是白葡萄酒。白葡萄酒并非是完全透明无色的,而是多多少少大一些黄色和绿色。随着葡萄酒的年龄变长,白葡萄酒的颜色会越来越深,这一点,大家都比较清楚。但是是否是颜色越深酒龄就越长呢?不一定,因为就还有来自天然的颜色,当大家看到两支白酒,一支颜色深一些的时候,先不要着急下结论,这支酒的粘分会久远一些。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葡萄的颜色深一些的时候,酿出来的酒颜色也通常会深一些。比如Sauvignon Blanc的颜色是青绿色的,他的酒颜色通常比较浅,几乎到水白色都有。Riesling葡萄的颜色也是黄绿色,酒的颜色也会比较浅。成熟的Chardonnay黄中泛绿,酒的颜色通常以禾秆黄色为基调。Gerwuztraminer和Pinot Gris成熟的果实带有粉色,他们酿成的酒颜色是较深而浓郁的柠檬黄色。甜酒:冰酒,贵腐甜酒,年轻时颜色比较轻,但是随着陈酿时间变长,会变成金黄色,古铜色,甚至是棕色。有些白葡萄酒的颜色中带有一点绿色,这往往是来自于寒凉气候地区的表示。如果对比来自Chablis的Chardonnay和澳大利亚Hunter's Valley的Chardonnay就可以看出这些不同。 红酒的颜色也会受到葡萄品种的影响。Pinot Noir通常呈现较为浅淡的宝石红色,Cabernet Sauvignon则要深一些,有时会有紫红的颜色,而来自澳大利亚Barrosa Valley的Shiraz则一般具有浓如墨汁的深紫红或者黑红色。一般来讲越是深的颜色,越表示它来自一个更为温暖的产区。当然,有时候和生产该工艺也有一定关系,容我以后再说。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04.jpg 是一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制定的葡萄酒标准色盘,仅供大家参考。使用它有几个注意的地方: 第一是:葡萄酒的颜色千变万化,绝不仅仅是色盘上那几种,但是他为大家提供一个标准,比如说道带有"金黄色"的字眼是,要把他想成24K金的颜色。 第二是:这张图是印刷品,我自己扫描的,难免会有色差,会意即可。我觉得"ruby" "purple"两个颜色都有明显失真。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02只看该作者
11楼
如何挑选能够陈年的葡萄酒 总体来说,越好的葡萄酒就越禁得起陈年,市面上的葡萄酒90%以上是不能陈年的,最好在2年内喝掉。而有陈年价值的酒,一般价格就会比较昂贵。当然,反过来说,越昂贵的葡萄酒,在酿造的时候也更加倾向于让它具有更强的陈年能力,当然国内炒作出来的高价酒不在此列。所以如果想要买些酒存放,等到7~8年以后再喝,也还是要考虑一下经济方面的问题。 陈年的基本概念 要说陈年的问题,有些基本概念需要搞清楚,这些基本概念表述了一瓶葡萄酒在整个生命期的演变过程。葡萄酒在装瓶后,在瓶中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上升期,适饮期,衰退期。 所谓上升期,是葡萄酒在瓶中发展完善的阶段,并非所有的酒都有这样的阶段,绝大多数新世界的酒,即使是顶级酒在上市以后也就可以立即饮用了。但是有一些旧世界的酒这个上升期就比较明显,刚刚出来的时候并不适于饮用,或者太过酸涩不平衡,或者非常封闭没有什么香气,要经过几年在瓶中继续发展成熟,才变得完美顺口。 而适饮期则是葡萄酒变得相对完美顺口的阶段,其中发展到最好最平衡的时候就叫做巅峰期。而葡萄酒过了巅峰期以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失去很多香气,口感也慢慢失去平衡,进入衰退期,不适于饮用,甚至酸败成醋。 陈年与保存状况 葡萄酒的陈年问题曾经有人进行过研究,最终发现对于葡萄酒陈年的影响最大的是氧气。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葡萄酒分装到6个不同的试管里面,其中3个装满,另外3个只装一半,留一半空气,然后用塞子塞好。经过不同时间打开品尝发现,那些留有空气的试管内的酒,仅仅几个月就可以变成如同陈年过几年的一样。 葡萄酒在瓶中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软木塞是能够缓慢透过氧气的,让葡萄酒在瓶中继续发展。太过恶劣的保存环境会加速这个过程,让葡萄酒成熟过快,酒质变得粗糙,甚至很快酸败。葡萄酒需要在避光,避震,温度在10~18度,湿度在70~80%左右的条件下横放保存最为理想。其他的方法都会加速葡萄酒的成熟,甚至让酒变成一瓶醋。 陈年与葡萄酒种类 能够陈年的酒主要有高档的干红葡萄酒、甜白葡萄酒,顶级的干白葡萄酒,年份香槟和波特酒。 红葡萄酒含有单宁,单宁本身是抗氧化剂,所以单宁的多少对于葡萄酒的陈年能力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当然不是越重越好)。单宁需要时间来软化,可以通过和氧气的适量接触及酒里面其他物质的反映能够生成新的物质,增加葡萄酒的复杂性。除了薄若莱新酒需要在几个月内喝掉,多数的干红葡萄酒都能够放上1~2年没什么问题。较高级的干红葡萄酒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陈年,让其发展进入适饮期。 干白葡萄酒一般一上市就在适饮期了,可以开瓶饮用,而且白葡萄酒没有单宁,能够陈年的时间比较短。当然也有些非常顶级的白葡萄酒可以陈年相当长的时间,但是那是非常稀有的。甜白酒,多数具有一定的陈年能力。无年份的香槟,也是可以不需要陈年,上市就喝的。但是一些昂贵的无年份香槟,年份香槟和名品香槟(Cuvee Prestige)都可以陈年10~20年时间,甚至更久。随着陈年,香槟会越来越细腻,但是慢慢失去其活力和力度。 波特酒比较特殊,它本身就是经过很长时间陈酿生产的,可以在瓶内继续陈年很久,尤其是年份波特酒。只不过,目前国内市场上比较少见。 陈年与葡萄品种和产地 葡萄的品种对于葡萄酒陈年来说具有较大的影响。刚才说单宁是红葡萄酒成年能力比较重要的指标,葡萄品种不同,皮有厚有薄,酿成的酒单宁多少不同,相应也就影响了葡萄酒的陈年能力。 对于白葡萄品种,多数的白葡萄酒是不能陈年的,对于某些特定产地的特定品种,有的有不错的陈年能力。 雷司令(Riesling):德国QmP等级以上都有不错的陈年能力,一些BA,TBA等级的Riesling能够陈年相当长的时间。法国的Alsace出的Riesling干白也可以陈年10年以上的时间。Alsace除了Riesling外,另外几个贵族品种Muscat, Pinot Gris, Gerwuztraminer也可以陈年较长时间,有时可以超过10年 长相思(Sauvignon lanc):多数的Sauvignon是要尽快喝掉的,不管是来自法国Loire河谷还是新西兰,加州等等。只有波尔多的干白酒,是Sauvignon与Semillon混合的,能够陈年一定的时间。 霞多丽(Chardonnay):霞多丽能够陈年的时间相对于Sauvignon要长一些,勃艮第的Grand Cru和Chablis的Grand Cru能够陈年10年以上。 红葡萄品种能够陈年的都是那些皮厚的品种,当然依然是越好的酒越能陈年。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作为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赤霞珠有着很好的陈年能力,不管是在新世界还是旧世界。当然作为让世界认识到Cabernet Sauvignon的地方,法国波尔多地区,上等酒需要较长的时间成熟,达到适饮期,象Chateau Latour这样的酒可能需要长达15~20年,Chateau Montrose可能更长。在新世界这样的问题比较少,即便是顶级酒,刚上市时也基本上不需要陈年就可以饮用,但是还是依然可以陈年较长的时间。 席拉(Syrah/Shiraz):也是可以陈年的品种,不论来自北隆河的Hermitage,Cote Rotie还是来自南澳顶级的Shiraz。 坦普兰尼约(Tempranillo):是Rioja葡萄酒的主力,能陈年的品种,一些Rioja Gran Reserva上市以前已经经过将近10年的陈年,而上市后,依然可以继续陈年10年以上。 内比奥罗(Nebbiolo):意大利北部Piemonte的贵族品种,用此品种酿造的Barbaresco和Barolo都可以陈年10~15年。 黑比诺(Pinot Noir):是勃艮第的主力品种,但是世界各地都有种植,这是一个薄皮的品种,成熟的速度也比较快。只有勃艮第的Grand Cru才能够有超长的陈年能力。 佳美(Gamay):几乎是最不能陈年的葡萄品种,薄若莱新酒需要3个月内喝掉。只有少数几个Beaujolais Cru能够陈年较长时间,如Moulin a Vent, Morgon等。(可以参考以前Beaujolais Crus的文章) 一般来说旧世界的酒,尤其是好的红葡萄酒上市以后需要在瓶中继续发展一段时间达到适饮期,但是新世界的葡萄酒普遍不需要这样做。 陈年与葡萄酒年份 葡萄酒年份的好坏决定了酒的好坏,相应也决定了葡萄酒的陈年能力。如果这个年份多雨潮湿,葡萄皮薄和水多,这样的年份的酒一般会是快熟而不能陈年。炎热干旱的年份,葡萄皮厚,酿成的酒单宁较强,陈年能力就比较好。 葡萄酒的陈年能力主要看的是葡萄酒的“潜质”,它来自葡萄酒的单宁,酸度,香气物质等,越是好酒,里面这些成分越多,也就相应可以通过陈年来获得更多的复杂成分。前面大概说说影响到陈年的一些因素,具体要了解一支酒还能放多长时间,最好的方法还是去尝尝他。当然需要一些经验,最好的方法是一支酒买个十几瓶,每隔3~6个月就打开一瓶,看看发展的情况。简单的方法是,打开一瓶酒,慢慢的喝,如果在很长时间内,它都保持稳定的结构的话,就可以放一段时间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广告
论坛谏言--外汇交易不应是你投资的全部,交易外汇也不应是你生活的全部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02只看该作者
10楼
葡萄酒品鉴指南 一.品酒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1、观察酒的标签 酒标就是一瓶酒的档案,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酒的故事;而且酒标的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出酒的风格特色(取决于酿酒者的喜好)。一般国家相关部门都会对酒的标签所要标明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基本上越是好的酒越会更多的在标签上标注关于酒的说明,但并非唯一准则。 酒标一般会标注以下内容: 商标 葡萄品种(所占比例) 生产地区 酿造年份 分装年份 葡萄酒名称 酒精度 酒瓶容量 酒的特性 特别设计 酿造厂名称和地址 分装厂名称和地址 注:对于一些专业的品鉴活动不允许相关人员在品尝活动结束之前了解酒标上的任何内容。 2、酒的呼吸 品尝前通常要将葡萄酒转换至另一容器,作用除了将酒与酒瓶中所产生的沉淀物分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酒进行“呼吸”。因为一瓶经过长期贮存的葡萄酒在饮用前,为了更好的将它的特色发挥出来,让它与空气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就象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人初见阳光是有个适应过程一样。 一般葡萄酒的呼吸时间根据酒的特征从0.5到2小时不等。 另外,像新鲜的葡萄酒一般则无需做转换容器,但在饮用前打开瓶口让其呼吸一段时间仍必不可少。 3、侍酒温度 葡萄酒根据产品特征的不同,他们的最佳饮用温度也有所区别。为了让葡萄酒充分展示其特色,给品尝者带来最大程度的乐趣;在侍酒时要注意酒的温度。 以下是各种酒大致的适宜温度: 丰厚的红葡萄酒(长时间贮藏) 15-20摄氏度 清单的红葡萄酒(新鲜饮用) 12摄氏度左右 干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10-12摄氏度 甜白葡萄酒、甜玫瑰红葡萄酒 香槟以及其它起泡酒 5摄氏度左右 这个时候一个专用的冰桶和温度计会派上用场。 4、品酒的次序 在品酒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可能只品尝到一支葡萄酒,通常会有不同品种特征的酒需要依次品尝;所以为了最小限度的避免酒之间味道的掩盖,品尝的次序也非常重要。 一般的程序是先白酒后红酒、先陈年的酒后新鲜的酒,总体是遵循口味先轻后重、先细致后强烈的原则。 5、酒杯的准备 要欣赏葡萄酒的芳香和迷人魅力,合适的酒杯不可或缺。酒杯的除了用于盛酒之外最重要的作用是向你展示它迷人的躯体和颜色,同时还要使酒得到最佳的呼吸和聚拢香气。所以一只好的酒杯应该:无色透明、均匀且薄、高脚、容量大而杯口相对较小。 通常选用的酒杯有:波尔多酒杯、花球杯、巴黎高脚杯、布艮地杯和阿尔萨斯酒杯等。 二.葡萄酒的品尝 品试葡萄酒需要用到三种感觉:视觉、嗅觉和味觉。 1、视觉 评价一款葡萄酒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注视它,从倒酒时就已经开始;在侍好酒以后,品尝者应该手持杯脚以45度角、合适的距离下进行观察;而后在摇动酒杯观察酒液在杯壁上流动(酒柱)的状态。理想环境是在良好的光线下,对着白色平面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酒的清澈度、色泽和强烈程度已经可以初步的体现出酒的特质。 2、嗅觉 嗅觉的运用在品尝中非常重要,它对香气的捕捉分析比味觉还要多。 在酒倒入杯中静止下来以后就可以进行初次闻香,然后是摇杯再次闻香(结合视觉)。 好的品尝者在进行了视觉和嗅觉对酒的认识以后,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了酒的特征质量。 3、味觉 为了证实视觉和嗅觉、也为了得到全面的感觉,我们还需要用舌头和口腔来体味葡萄酒。 品尝时要喝入适量的酒,最好布满整个口腔,用舌头对酒进行充分的搅动来体味酒的结构和香气;中间通过鼻子的吸气可使酒的特征更加明显。 最后将酒吐出或喝下,再体味一下后味的长短。从酒入口腔到喝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12秒左右。 大致程序: 侍酒(注意观察)—观察并闻香—摇杯、观察并再次闻香—入口品尝—回味—写品尝纪录 三.品尝过程中词汇的运用 颜色 白葡萄酒:淡黄色、禾杆黄、金黄色、金色、棕黄色、棕色 (越老的酒颜色会越深) 红葡萄酒:紫色、红宝石色、红色、砖红、棕红、棕色 (越老的酒颜色会越浅) 酒体透明度 明亮、清澈、晶莹、透明、无光泽、昏暗、混浊 香气 葡萄酒中的香气来源有三个:葡萄果实、发酵和陈酿,目前在葡萄酒中已经发现了超过500种香味物质,通用的做法是将它们分为八大类。 水果香味:樱桃、覆盆子、草莓、青苹果、菠萝... 鲜花香味:玫瑰、蔷薇、丁香、百合... 植物(矿物)味:青草、蘑菇、花岗岩、奶油... 焙烤味:烤面包、烤咖啡豆、饼干、烟草... 动物味:野味、狐味、生肉... 化学味:硫磺、铁锈味、氧化味... 辛烈味:胡椒、姜... 树木味:香草、松树、橡木... 味觉及均衡性 由于每款酒都会因品种和酿造方法的区别,从而造成酒中残糖、酸度、苦涩感、醇、香气等各影响品质的因素融合后有不同的感觉。 常用词汇:成熟、圆润、柔和、怡悦、均衡、刺痛、气泡、丰满、厚重、轻盈、细致、年轻、寡淡、瘦弱、破败、苦涩、空洞、生 以上形容词汇仅供参考和借鉴之用,实际品尝过程中只要方法正确用心体会;你就会沉浸于葡萄酒的魅力之中,并得到最大的身心享受。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04只看该作者
12楼
葡萄酒的口感 人的嗅觉可以辨别数百种不同的香气,而人的味觉只能辨别甜、酸、苦、咸4种味道。但是在品酒过程中,味觉及口感所占的比重并不比嗅觉少,甚至还要多。在品酒过程中,口感的关注方面最多因而显得比较复杂。要说明的是辣不是一种味道,是物质在味蕾上形成的灼热感;涩也不是一种味道,而是物质令口腔粘膜收敛干燥的感觉。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343.jpg 因为口腔能够感受到酒所赋予的感觉不仅有味觉,还有触觉,口腔与鼻腔相连,所以还有嗅觉。因此对于口感描述有远比香气多得多的形容词。首先举一个例子,一杯很浓的乌龙茶喝起来会有点发涩,会让口腔觉得干燥,这是单宁的收敛作用;加入一点酸,酸可以平衡涩的收敛作用,促进唾液分泌;再加进一点糖,甜味可以平衡酸和单宁的苦,再喝会感觉好一点,所以甜,酸,涩是口感平衡的很重要的三个方面。附图是一张描述葡萄酒口感的简图,图中所示是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是:甜,酸,涩(单宁),图中任何一点到顶点对边的距离代表它(顶点所示因素)的强度,比如在顶点甜上,酒只有甜味而没有酸和涩的味道,在甜和酸的连线上,酒是不涩的,几乎白酒都在这条线上。 下面是品酒口感方面要进行衡量的几个方面: 结构(structure):一般来讲,这是对于葡萄酒口感的总评,是葡萄酒在口中的整体印象,包括酒的年龄(年轻,成熟,巅峰,过巅峰)和发展状况(紧,封闭,开放,松散),整体评价(平衡,失衡,或者某些因素突出)等等。 酒体(body):是表示就在舌头上重量的感觉,一个很难理解的词汇,就象柠檬水给舌头的重量感觉就比较轻,加奶的咖啡就比较重。描述酒体用从轻到重的词汇。 味道(taste):这里混合了香气和味道,从一入口到咽下去或吐出来,分前、中、后味。前味指刚入口,中味是在口腔内停留一段时间的味道,后味是咽下去或吐出来以后,嘴里已经没有酒了的味道余韵。后味的长短和是否宜人是一个重要指标。 质感(texture):表明酒在口腔内的触感,经常有些带想象色彩的形容词,比如钢铁般的(Steely),脆的(Crispy),天鹅绒般的(velvety),丝绸般的(silky),蜡质般的(waxy),油脂般的(creamy),油一样的(oily)等等 。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04只看该作者
13楼
品尝是一门艰难的艺术 品尝者,尤其是初学品尝的人,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是很多的:首先遇到的一些困难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内,感觉器官的感觉敏锐性问题,就是说要全神贯注地把注意力引向对激活研究物的瞬间感知特性上,这是不容易的;摆脱可能改变感知的各种外部影响和各种形式的暗示,也是困难的;对感觉印象的解释,总是很难找到合适的翻译词汇;必要的有效记忆也是一种困难;甚至记忆资料的正确选用判断,也会被经验的想象所干扰,因为这些记忆资料有众多的比较因素,而且有很大的处理自由度。 品尝的主观性是首要的一个困难,品尝者的个性特点是主要的因素,因为品尝得到的印象是个性化的,决定于个人的内在因素,以主观感觉为转移的,而品尝的客观性是十分明确的,是不以个人的印象为转移的,是可以用数字表示的。当人们在称量一个物体的重量时,或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用什么技术设备,得到的结果总是一样的。但是,人们不可能测量香和味的数值,很难说香多少、味多少,只能用相对的法来形容它们比如浓、淡、强、弱等。一些物理量很容易用量化方式来精确地表示,比如光的强度可以精确测量用勒克斯为单位表示,热量用温度计测量以度为单位表示等等,但是对滋味和香气没有任何办法来直接和间接测定它们的精确数值。 我们也看到一些对味元素的测量和表述,那主要是为了标明几种元素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特征,甜、酸、咸、苦等味形成对比、变化和有无添加物等。也有许多嗅觉测量仪器被推出,也不是直接通过人的感官,而是通过一个长的管子,在底盘上放一些香气物质,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另一端用鼻子来测量第一次感觉到它所必须的扩散时限,这更主要的是为了测定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挥发性和挥发强度,或者是为了调控室内的空气,为使室内无嗅,人们注入一定量已知的香气物质,用适合的仪器精确测定该物质的嗅觉阈值,但这也不适合测定混合溶液中香气物质的强度。还有一种是试图脱臭,人们把充满酒的香气的气体,通过一个吸收柱(吸附剂是活性炭、硅酸、铝化物等),一些香气物质被吸附,使得保留在酒中的香气物质有一个适当的浓度及和谐的香气强度。 在香气和香味的比较中,我们不能给它们下一个量的定义,只能说它们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即便是相同的我们也只能断言这个比那个更强一点,我们不能说这个是另一个的多少倍,。 换句话说,在有味物质的浓度和感觉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比例关系。我们发现,在产生一个感觉的变化和所需刺激浓度的变化之间,与浓度的总量没有什么关系,更明确地说,加入一个只要能引起感觉变化的很小的量,和加入一个很大的量引起的感觉变化是一样的。超过阈值的量是不被感知的。说感觉和刺激浓度是一种对数的比例关系,也不完全确切,似乎是一种等比级数的关系,就是说要获得2倍强度的感觉,刺激浓度要乘以4,这是很不容易说清楚的。 品尝结果取决于品尝者的熟练技能、他的心理准备、他拥有的词汇、他的感觉敏感性以及他对质量和缺陷的准确表达。由于品尝是一门艰难的艺术,个性化特点又很强,所以参加品尝的人一定要对品尝有浓厚的兴趣,每次手里拿起杯子品尝时都要尽力唤醒他对葡萄酒的全部认识,利用他的所有职业品尝经验。品尝队伍是由不同的成员组成的(商人、技术人员、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类型的酿酒专家),他们懂得对各种类型的酒评判的多样性。 对一个系列的葡萄酒,在核对由品尝小组给出的评分时,要检查评价的等值性,比如在10个酒中,往往有8个评价是相当的,另两个或者是高级别的,或者是有一些技术缺陷的,或者是品尝者有歧见的。一个品尝小组中,有分歧意见而且经过讨论也不会改变观点达成一致,这是很麻烦的但也是正常的,集体品尝的目的就是要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修养、习惯、理解,对不同类型的酒质或多或少地给出有差异的评价,如果大家都一致,消费也就变得单一了。评价结论要像一把伞一样把各种意见包容下来。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05只看该作者
14楼
葡萄酒,科学选用才保健 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研究证明,葡萄酒中含有2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特别是葡萄酒中所含的酚类物质——白藜芦醇,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它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科学饮用葡萄酒,才能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生理保健功能。首先,饮酒不能过量,饮用干红葡萄酒时,一般倒半杯,不可过满,酒温一般调至18℃~20℃为宜。喝红葡萄酒时,应在饮用前半小时打开瓶塞,会使酒香果香表现得更完美。但开启后不能长时间存放,专家建议:常温可保存一天,若酒装瓶放冰箱内(12℃左右,温度不可过低)可存放一周。 在选购干红葡萄酒时,无论是进口酒还是国产酒,价格与其质量成正比。但具体到品牌,应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并到正规的商场或超市购买。 从外观观其色,干红葡萄酒应该澄亮透明(深颜色的酒可以不透明),有光泽,其颜色应与酒的名称相符,色泽自然、悦目;而质量差的葡萄酒,或者混浊无光,或者颜色与酒名不符,没有自然感,或者色泽艳丽,有明显的人工色素感。瓶装干红葡萄酒中有少量的沉淀是正常的,沉淀物是一些色素及一些化合物,对酒的风味和口感没有影响。 从嗅觉上,因为干红葡萄酒是一种发酵产品,它的香气应该平衡、协调、融为一体,香气幽雅,令人愉快;而质量差的葡萄酒,不具备上述特点,或者有突出暴烈的水果香(外加香精),或者酒精味突出,或者有其他异味。 口感上,任何好的葡萄酒应该口感愉悦、柔和,酒体丰满完整,余味绵长;而质量差的葡萄酒,或者有异味,或者异香突出,或者酒体单薄,或者没有后味。 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干红葡萄酒是饮用,因此购买时应选择灌装日期较近的酒,比较新鲜。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06只看该作者
15楼
法国二十种极品红酒升值一览 瓦朗德鲁红酒   该酒全名为CHATEAU VALANDRAUD,SAINT-EMILION,GRAND CRU。是波尔多地区圣艾米利翁的名酒。该酒于90年代被美国最有名的品酒师罗伯特·帕克追捧,红极一时。 该酒在10年里升值了60%!在2002年预购的酒价为每瓶122欧元,专家估计到2008年时会涨至290欧元,2013年时会涨至688欧元。每年净升值率达18.9%。   拉图尔红酒   全名为CHATEAU LATOUR,PAUILLAC,1er CRU CLASSE。是波尔多波亚克名牌红酒中最佳的。由于产地土壤特佳,故每年的红酒都是上乘之品。有些年代的酒可存上一个世纪。 该酒在2002年预购价为每瓶93欧元,预计至2008年达156欧元,到2013年时为261欧元,每年净升值10.8%。   玛古红酒   全名为CHATEAU MARGAUX,1er CRU CLASSE。玛古酒区产的是好酒,而这酒又是最好的。此酒酒味细腻,有神秘感。酒区产权几经易手,现又回到原生产业主手中。 此酒2002年预购价每瓶86欧元,预计2008年升至147欧元,2013年可达250欧元。每年净升值11.3%。   摩东-罗歇尔德红酒   全名为CHATEAU MOUTON-ROTHSCHILDL,PAUILLAC,1er CRU CLASSE。此酒在中1973年被评为第一名酒。现为PAUILLAC酒中第二名。但面临其它PAUILLAC名酒的竞争,必须每年精心保持其质量。 该酒2002年预购每瓶为86欧元,预计到2008年升至141欧元,2013年时可升至230欧元,年净升值为10.3%。   拉菲特-罗歇尔德红酒   全名为LAFITE-ROTHSCHILD,PAUILLAC,1er CRU CLASSE。该酒1855年就被评为第一好酒,其质量归功于对酿酒葡萄之严格筛选:要扔掉每年收成的2/3! 该酒2002年预购每瓶为86欧元,2008年预计升至139欧元,2013年升至230欧元,每年净升值10%。   艾凡吉尔红酒   全名为CHATEAU EVANGILEPOMEROL。该酒成名晚,但上升极快,10年来赶超罗歇尔德红酒。 2002年预购价每瓶86欧元,预计2008年升至131欧元,2013年更升至201欧元,每年净升值8.8%。   奥比荣红酒   全名为CHATEAU HAUT-BRION,PESSAC-LEOGUAN,1er CRU CLASSE。这是沙砾地葡萄酒中最好的酒,也是惟一列入名酒系列中的酒。口味之细腻超出所有其它酒。人们可长时间保存此酒,半个世纪也可口味不变。 2002年预购价每瓶86欧元,2008年可升至130欧元,2013年可望达196欧元,年净升值8.6%。   艾格利兹-克利内红酒   全名为CHATEAU EGLISE-CLINET,POMEROL。此酒结合了力度、果味与浑厚于一体,深得英美酒界欣赏,90年代起突然走红,价格上升很快。 2002年预购每瓶73欧元,2008年预计137欧元,2013年可达257欧元,平均每年净升值13.4%。   米西翁·奥比荣红酒   全名为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PESSAC-LEOGUAN,CRU CLASSE。这是与上述奥比荣红酒的同一产区名酒,只是比不上前者的名气而已。但质量却更稳定,有赶上前者的趋势。 2002年预购价每瓶62欧元,2008年将达84欧元,2013年有望升至116欧元,平均每年净升值6.5%。   安吉吕红酒   全名为CHATEAU L'ANGELUS,SAINT-EMILION,1er GRAND CRU CLASSE B。这是1985年以来被极为重视的一种名酒,主宰了圣艾米利翁名酒产欧的口味格调。该酒吸引人的是果味与浓郁。 2002年预购价每瓶60欧元,2008年可达111欧元,2013年更可达205欧元,净升值每年可达13%!   帕尔梅红酒   全名为CHATEAU PALMER,MARGAUX,3e CRU CLASSE。这也是玛古名酒产区的好酒,在60-70年代曾占据首席地位。现时也很受酒界重视。 2002年预购价每瓶51欧元,2008年可达78欧元,2013年升值至112欧元。每年净升值8.8%。   科斯代图纳尔红酒   全名为COS D'ESTOURNEL,SAINT-ESTEPHE,GRAND CRU CLASSE。这种红酒近年身价看涨,升值32倍。 2002年预购价每瓶44欧元,2008年可升至73欧元,2013年可望达到121欧元。年净升值10.7%。   皮香-隆格维尔红酒   全名为PICHON-LONGUEVILLE-LALANDE,PAUILLAC,2e CUR CLASSE。这是一种产自良好土壤的有名红酒,始终是人们收藏系列的好酒。 2002年预购价每瓶40欧元,2008年可升至67欧元,2013年可望升到113欧元。年净升值可有10.9%。   迪克吕-博卡尤红酒   全名为CHATEAU DUCRU-BEAUCAILLOU,SAINT-JULIEN,2e CRU CLASSE。这是圣儒利安区的好酒,每年一种特定口味,但整体品质优秀。 2002年预购价每瓶36欧元,2008年可到55欧元,2013年可升至86欧元。年净升值有9.1%。   卡农-拉加夫利埃红酒   全名CHATAEU CANON-LA CRAFFELIERE,SAINT-EMILION,GRAND CRU CLASSE。这是圣艾米利翁区的好酒,特点是浓度强、香味四溢,选葡萄十分严格,是一种时髦又成功的酒。 2002年预购价每瓶36欧元,2008年可达48欧元,2013年升至65欧元,年净升值6.2%。   蒙罗丝红酒   全名CHAEAU MONTROSE,SAINT-ESTEPHE,2e CRU CLASSE。这种酒以其醇厚著称,酿制及存放初期口味有点硬,要过了5-10年后达到最佳平衡的好口味。 2002年预购每瓶32欧元,2008年可升到47欧元,2013年升至71欧元。年净升值8.5%。   图普龙红酒   全名CHATEAU TROPLONG-MONDOT,SAINT-EMILLON,GRAND CRU CLASSE。此酒历史上有过反复,20年来由瓦荣特负责,酒质十分稳定、良好。2002年预购价每瓶30欧元,2008年可升至43欧元,2013年可望达到61欧元。每年净升值7.2%。   雷奥维尔红酒   全名CHATEAU LEOVILLE-BARTON,SAINT-JULIEN,2e CRU CLASSE。这种红酒制作过程十分严谨,一酿出来就有时髦口味,但8-10年后更佳。2002年预购价每瓶29欧元,2008年升至44欧元,2013年可达到67欧元。每年净升值平均达8.8%。   林奇-巴杰红酒   全名为CAHTEAU LYNCH-BAGES,PAUILLAC,5e CRU CLASSE。这也是一种存放年代越久口味越佳的好酒,质感与香味浓郁。2003年预购每瓶29欧元,后来分别升至43、65欧元,年升值8.5%。   卡隆-塞居红酒   全名CHATEAU CALON-SEGUR,SAINT-ESTEPHE,3e CRU CLASSE。1995年以来此酒日益受人欣赏,可藏放很久,口味纯正。2003年预购每瓶价24欧元,2008年达38欧元,2013年可至61欧元。年升值9.8%。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11只看该作者
16楼
波尔多的风格 很难对于波尔多的风格作出简短地概括;左右岸地区风格不同,各个AOC名号的风格不同,甚至9000多个酒庄,各自继承着各自的传统,在风格上也会有着微妙差异。波尔多的五大酒庄里:Chateau Haut-Brion细腻复杂,Chateau Latour浓重有力,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优雅内敛,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华丽雍容,Chateau Margaux异香馥郁。其中3个酒庄(Lafite, Latour, Mouton)位于同一名号Pauillac内,Lafite与Mouton甚至毗邻,风格都有如此大的不同,如何能够用简单的话或以某一支酒为例子来代表整个波尔多呢? 我曾经和波尔多一个叫做DUBOS的Negociant的负责人Glon先生谈到有关与波尔多的风格。就他个人认为“波尔多的传统并非是重酒体(full bodied),重型武器式的,而是中等酒体(middium to full bodied),相对更加追求优雅。” 酒庄会追求完全成熟的、浓郁有力的风格,在左岸地区的Medoc和Grave追求成熟Cabernet Sauvignon的黑加仑果味,在右岸地区的St. Emilion和Pomerol追求成熟Merlot的李子味甚至有点咖啡和巧克力的味道。但是波尔多的气候不会象加州和澳大利亚那样,可以让这个美好的愿望轻易达到,因为这里是波尔多,气候较为寒凉,降水也相对多些,这些追求往往在可得与不可得之间飘忽。当遇上一个好年份,就算达到了期望的成熟风格,也不会象澳洲、加州酒那样过分。 Glon先生还对我说,“波尔多的风格每20年就会有明显的变化。”我相信这种变化不会是突发式的,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是如他所说,“现在的波尔多酒与100年前的有着显著的不同,于20年前的也有区别,而且可以肯定,20年后的波尔多酒和我们现在喝到的也不会一样。” 这种风格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某些人的影响,也可能是新技术的影响。比如波尔多酿酒大师Emile Peynaud和Michel Rollan。Emile Peynaud可以称得上是现代酿酒技术之父,他本人为波尔多很多知名酒庄作酿酒顾问,同时门生无数,都从事着类似的工作,酿酒或酿酒顾问,因而他对于近代波尔多酿酒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他提倡使用健康,完全成熟的葡萄;对葡萄与酒进行轻柔处理以维持其果香和浸提出优美的颜色;对葡萄和酒进行分选以保证酒的高质量。Michel Rolland则提出酚类物质成熟的理论,主张在橡木桶中进行苹果乳酸菌发酵。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现代波尔多酒具有更好的果香,更柔和的单宁和较少的氧化感。葡萄酒成熟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不再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来等待一瓶Latour或Montrose成熟,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够了。 近20年来,一个美国品酒家Robert Parker Jr.对于波尔多也有较大的影响。Robert Parker的影响力来自于他对于葡萄酒的评分影响了酒的价格。有酒商就说“Parker评90分以下的酒我们卖不出去,Parker评90分以上的酒我们又拿不到。”从而有些波尔多酒庄会投其口味酿酒。但是Glon先生的一个看法我也很赞同,“Parker只是一个人,虽然很有影响,但他只是一个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媒体,比如:Decanter,Wine Spectator给消费者更全面地介绍波尔多。”我也了解波尔多的酒庄主虽然一方面对于Parker和他的评分给与一定重视,同时并没有改变固有的风格而投其所好。 波尔多的酿酒技术是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目前仍然有很多酒庄保持使用大木桶和水泥池发酵,使用打散的鸡蛋清来进行葡萄酒的澄清处理。同时,新技术也没有被看似保守的波尔多人拒之门外。1960年Chateau Haut Brion开始创新使用不锈钢恒温发酵罐,不锈钢恒温设备的引入对波尔多酿酒有革命性的影响。现在,在某些有钱的大酒庄还有更加先进的设备,如:负压反渗透设备,可以在年份不好的时候用于脱去葡萄内的部分水分;冷冻萃取设备,在Sauternes和Barsac生产贵腐甜酒时,用这个设备来结晶去掉葡萄汁内的部分水分让酒的风味更加浓郁。不过这些设备比较昂贵,也只有那些有钱的知名大酒庄才会使用。即便使用这些现代的科技手段。所有波尔多人的认识是一致的,不过分的依赖于科技,科技仅仅是对于不好年份的一种补充,好酒还是来自于好的葡萄。 “好酒来自好葡萄”这个尊重自然的观念才是波尔多保持其传统的精髓。我无法以言蔽之波尔多的确切风格,但我喝到一款酒时,我能知道他不是波尔多的风格,就象这次的那款Malesan。大家也可以在不断品尝种更深刻地认识波尔多。 以下是此次活动品酒报告: 1号酒:Chateau Olivier, Pessac-Leonnan Blanc, Grand Cru Classe 1996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733.gif 葡萄品种:Semillon, Sauvignon Blanc, Muscadelle 产区:Pessac-Leonnan 酒精度:12.5% 价格:170 颜色:浓郁的柠檬黄色略带点淡金色 气味:蜂蜡、香瓜、桃和一点百花香,末尾有一点青椒味是Sauvignon Blanc的特点。 口感:中等酒体略偏轻,严谨的风格和结构,入口圆润而细腻,回味有细致而长的矿物味道。 总评:风格严谨而简朴,Semillon的特点很突出,现饮,可配熏烤的鳕鱼。 Score:6 QPR Score:3.5 2号酒:Malesan Bordeaux “Eleve en Futes de Chene” 2001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828.gif 葡萄品种:Merlot, Cabernet Sauvignon, Cabernet Franc 产区:Bordeaux 酒精度:12% 价格:65 颜色:宝石红色略带年轻的紫色光晕 气味:有悬钩子、青椒和一些香料味道,包覆于橡木的甜美香草味之内。 口感:中等酒体,结构平衡而富于果味,单宁确实,回味中-长。 总评:平衡而适于年轻时饮用的酒,橡木香气讨喜而媚俗,现饮,可配浓汁的炖肉。 Score:6 QPR Score:4 3号酒:Chateau les Mourlanes 2000 葡萄品种: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Cabernet Franc 产区:Medoc 酒精度:12% 价格:RMB 80 颜色:淡紫红色,有粉红色的边缘。 气味:非常收敛,有青椒、红醋栗和一些松木的辛香味,伴随着鲜活的酸味。 口感:入口是一点黑色果味和烟熏味,有力的单宁,结构强劲而紧括,回味长,中等酒体。 总评:年轻而封闭的酒,平衡、慢熟、成熟后才能显现其复杂与精致的特点,宜2006年后饮用。 Score:7 QPR Score:4 4号酒:Borte du Roy, St. Emilion Grand Cru 1998 葡萄品种:Merlot, Cabernt Franc, Cabernet Sauvignon 产区:St. Emilion Grand Cru 酒精度:12.5% 价格:100 颜色:饱满的深红色 气味:成熟的果香,黑莓的香气,非常的封闭,仍然能够感到隐约的复合感。 口感:中等酒体,单宁与酸度都较高,很干(bone dry),非常封闭的结构,中后段黑莓果味甚好,但结束时酸度有些尖锐(sharp),回味长。 总评:有是一致封闭的酒,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发展其复杂性和柔化过强的主干。 Score:7 QPR Score:4 5号酒:Chateau Vieux Cardinal Lafauie, Lalande-de-Pomerol 1997 葡萄品种:Merlot, Cabernet Franc 产区:Lalande-de-Pomerol 酒精度:13% 价格:160 颜色:深浓的石榴红色 气味:肉质的李子,黑莓等黑色水果味,一点黑咖啡和泥土的气息。 口感:细腻而有层次感,中-重酒体,结构丰满,细致而有天鹅绒绒质感的单宁出来得比较慢,回味长。 总评:成熟而肉质,丰浓深沉的Merlot特点,快熟,适合现饮,可配原味的烤牛肉。 Score: 7 QPR Score:4 6号酒:Les Cypres de Climens Barsac 1999 (212)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1032.gif 葡萄品种:Semillon, Sauvignon Blanc 产区:Barsac 酒精度:14% 价格:212 颜色:明亮的淡柠檬黄色 气味:有强烈的贵腐感,香气精致而不浓烈,夹带着蜂蜜和水果味。 口感:中等浓度,甜而平衡。 总评:没有仔细品尝,因而无法给出总评和分。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12只看该作者
17楼
浅谈德国葡萄酒 从事葡萄酒行业以来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最忠爱哪款酒”,毫不犹豫我的答复是德国酒。人们说随着品的酒种类的增多,口味会日趋成熟和讲究,但这潜移默化的规律并没有在我身上发展,从当年在德国南部小镇Stauffen帮着收割葡萄后喝到发酵才一个星期的果汁那一刻起,就深深地爱上了它酸酸甜甜清清爽爽的感觉。后来到了美国,发现喜欢喝德国酒是被认为落伍或低品位的,刚从可乐年代踏入葡萄酒部落的年轻人为了快速跻身到所谓高品位的圈圈中,对略甜易喝的德国酒不屑一顾。还有一点德国酒不普及的原因是历年来被评过高分的酒很少,在美国被称为权威的Robert Parker并不懂德国酒,所以他给的酒评甚少(在美国很多人只购买Parker先生评过分的酒),“Wine Spectator”评过的德国酒远比其他欧洲国家的来得少。德国酒在美国不流行倒使象我一样钟情她的消费者多了开怀畅饮的机会。因为不流行,所以价格低廉,最高级别(QMP)酒中的Kabinett和Spatlese有些售价不到10美元,Auslese也只在15美元左右,比起法国和意大利酒便宜多了。而且没喝过葡萄酒的华人都很容易接受德国酒,尤其是女孩子,没有一个不爱喝的。用她配海鲜火锅也相当适合,过年时,一大帮的亚洲人聚在一起吃火锅,我带了4瓶白酒,分别是中等甜度的德国Riesling Spatlese,阿尔萨丝的 Gewuztraminer,瑞士的Chasselas和法国的Vouvray。其中最抢手的是Riesling。 德国酒的分类 在旧世界产酒国家中,只有德国不是按产区来给酒分等级的,也就是说“Terror”不对葡萄酒质量起决定因素。(当然非官方的葡萄产地的分级大家也是心照不宣的,比如最好的葡萄园分布在莱因河和莫而塞河沿岸),因为德国位于欧洲北部,天气寒冷,葡萄是否能充分成熟成了所有酒厂最关注的问题,以至于德国就以葡萄的成熟度来给酒划分等级。 1、Deutscher Tafelwein (普通餐桌酒)产量只占少与5%的德国酒,自然酒精浓度只需在5%-6%。 2、Landwein,相当与法国的Vin de pays。自然酒精浓度需比餐桌酒高半度,而且残糖含量不超过每升18克。所以此类酒相对的干。 3、QBA (出自特定产区的质量酒)德国大多数酒属于这一等级。 4、QMP, 最高等级的酒,葡萄收割时的自然酒精浓度必须高于8.6%,且不允许人工添加糖份来提高酒精浓度。在此级别中,又按果实的成熟度分为Kabinett, Spatlese, Auslese, Beerenauslese(BA),Trockenbeerenauslese(TBA)。 5、Eiswein 在葡萄压榨时果实必须是冰冻的。酒精浓度与BA相仿。 识别酒标 德国的酒标是全世界最详细和明了的,完全体现了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参见下图)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1211.gif 1、酿酒商; 2、生产年份; 3、葡萄园名和村庄名; 4、葡萄品种; 5、葡萄成熟度(我直接把它视为甜度) 6、酒的类型(干,半干等); 7、等级; 8、官方测试数据; 9、装瓶者(这个例子是Estate Bottled的); 10、产区(德国有13个大的产区); 11、酒的容量; 12、酒精度; 13、酿酒商的地址; 14、大产区下细分的小产区。 葡萄品种 Riesling ——德国的贵族品种,大多数顶级酒都是出自此葡萄。 Silyane r—— 一种早熟的品种,很适合在寒冷的地区种植,在Franken产区此品种很普及,有的区酿的酒质量超过Riesling。 Muller-Thurgau--Riesling和Silvaner的杂交品种,种植最广的葡萄品种。 德国红葡萄种类中种植最广的是Spateburgunder(Pinot Noir)。 出名酿酒商: Egon Muller ,J.J. Prum ,Schloss Johannisberge ,Dr. Looson,Dr.Von Schubert'sche
cnc
注册时间2003-04-30
楼主发表于:2004-10-06 15:17只看该作者
18楼
德国葡萄酒——等级与质量因素 德国的葡萄酒法律相当的繁琐,这一点继承了德国人严谨的作风,但是反映到酒的标签上就是一大堆令人云里雾里的德文符号。首先应该介绍的是德国葡萄酒的等级制度,虽然这一条是需要最后注意的。 德国的葡萄酒等级有4大级别,这点类似于法国的等级制度: 1. Tafelwein:相当于法国的Vin de Table,日常餐酒; 2. Landwein:相当于法国的Vin de Pays,地区餐酒; 3. Qualitaetswein bestimmter Anbaugebiete:简称QbA,优质葡萄酒,相当于法国的VDQS; 4. Qualitaetswein mit Praedikat:简称QmP,特别优质酒,相当于法国的AOC了。 以前说过在德国由于啤酒是日常消费的酒精饮料,所以对于低档的日常餐酒需求量几乎为零,QbA以上的葡萄酒产量约为总产量的98%,第一第二个等级在德国本土都很少能够见到,国际市场上就更难看到了。 QmP级别内根据葡萄不同的成熟度,还可以细分为6个等级: 1. Kabinett:珍藏,这个等级是由完全成熟的葡萄酿制的。这一等级最早是说明这种葡萄酒可以禁得起一定时间的陈年,但是现在它是QmP等级里面最低的一等了。酒通常也是比较清淡的,在一些非常认真的酒厂里,使用那些来自有名望的葡萄园的名贵品种,即使是在此级别内依然能够呈现足够的细致优雅的风味。记得去年喝过一个Von Schubert的Riesling Kabinett,其优雅程度超出我的想象。Kabinett等级的葡萄酒非常便宜实惠,如果选择比较好一些的厂家,经常能买到物超所值的东西。用来配上一些清淡的菜式也是非常不错的。 2. Spatlese:晚收,顾名思义他收获的时间要比珍藏晚一些,让葡萄含有更高的糖分。此一等级的的葡萄酒如同Kabinett一样,呈现类似的风格,只是要比Kabinett等级的酒体稍重一些,更加丰满一些,也可以配上味道更加浓郁的菜色。Kabinett和Spatlese既可以是干型的,也可以是半甜的,这完全取决于酿酒师所期望的风格,这两种等级和QbA等级的葡萄酒,是全德国产量消费量最大的一部分。价格依然是相当的实惠。 3. Auslese:精选,按照字面的理解,这一等级在收获的时候要对葡萄进行选择(一串一串的有选择的收获葡萄,而不是一锅儿烩),这一等级的收获时间比晚收还要晚一些,达到这一级有一些葡萄可能会有点轻微的贵腐感染,表面带有些贵腐霉菌。这个等级算是日常能够消费到的德国葡萄酒里面的最高等级了,价格自然也会昂贵一些。虽然大多数Auslese等级的葡萄酒是甜的,但是也有极少数干型的。好的Auslese等级的葡萄酒可以陈年15~20年之久,可以配浓郁口味的菜肴,比较甜的酒可以作甜点酒用。当然他本身就可以是作为甜点直接饮用。 4. Beerenauslese:简称BA,颗粒精选,这是由贵腐霉感染的葡萄酿制的甜酒,由于收获时只选用那些经过贵腐作用的葡萄,需要对葡萄一颗一颗地进行选择,所以有颗粒精选的名字。这一等级的酒全都属于甜点酒的类型,当然他们本身也是甜点可以单独享用,同时也可以配鹅肝或者扒烤蚝等口味重的菜肴。 5. Trockenbeerenauslese:简称TBA,用深度贵腐的葡萄酿成,葡萄大概要失去95%的水分,酿成的酒也最甜。TBA等级的葡萄酒有的时候就如同蜂蜜那么浓稠,由于产量很少所以价格通常很高。 6. Eiswein:冰酒,是用冰冻的葡萄酿造的酒。他在QmP的等级中有些特别,德国法律要求他的糖度和BA一样,但是它却是使用没有感染过贵腐霉菌的“健康”葡萄酿造。按照德国葡萄酒法律葡萄要在自然状态下,在零下8度的低温以下,经过最少6个小时自然冰冻,然后进行压榨发酵酿成的酒。 最后三个等级由于对于气候条件要求特别,只有在特殊年份才会生产,再加上产量低,价格很高。全世界最贵的甜白酒不是法国Sauternes的Chateau d’Yquem,而是德国一些酒厂的Riesling TBA级甜白酒。 虽然德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这个等级仅仅限于在相同酒厂内使用相同的品种时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果要挑选德国酒,光看等级那就容易吃亏。挑选德国酒应该先从品种和酒厂入手。 在德国最为高贵的品种是Riesling,他本身的种植难度比较大,产量低,生长期又很长,很难达到较高的成熟度。但是Riesling品种优雅而具有很高天然酸度的特性让它即便做成甜酒,也不会因为糖度高让人感到甜腻。其它的品种,尤其是杂交品种如:Muller Thurgau,Scheurebe,等成熟更快更加稳定,更容易达到更高的糖度,可是趋于单调呆滞。对于酒厂来说,传统悠久,具有国际声望的酒厂,从葡萄种植开始就精心管理。这些好酒厂更加倾向于种植如Riesling这样的贵族品种,同时也会更加注重控制产量和管理。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知名酒厂的Auslese比其他一些酒厂的TBA还要昂贵的原因。选择优良品种和具有国际声望的酒厂的产品,虽然会让你多花点钱,但是绝对是值得的。只有在选择了名贵的品种和有信誉的厂家前提下,那前面所说的等级制度才更有参考价值。 品酒记录: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1412.jpg ☆ J. J. Prum, Riesling Kabinett "Wehlener Sonnenuhr", 1992 ☆ 葡萄品种:Riesling ☆ 产区:Mosel-Saar-Rewur ☆ 酒精度:7.5% ☆ 价格:RMB 45.00 (Bin end special) ☆ 颜色:清亮的柠檬黄色带有绿色。 ☆ 气味:较浓的汽油味,是长期藏酿的结果,带有柠檬和橙子的香气,一些岩石的气味。 ☆ 口感:入口虽然酸甜平衡但是略显轻淡单薄,中-轻酒体,回味中短而带有苦味。 ☆ 总评:细致,略嫌纤弱,可单饮,或配轻淡的火腿蔬菜沙拉。现饮。 ☆ Score:4 QPR Score:(由于打折的缘故,不评此项)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1453.jpg ☆ J. J. Prum, Riesling Spatlese "Wehlener Sonnenuhr", 1993 ☆ 葡萄品种:Riesling ☆ 产区:Mosel-Saar-Rewur ☆ 酒精度:7.5% ☆ 价格:RMB 45.00 (Bin end special) ☆ 颜色:清亮的柠檬黄色带有绿色。 ☆ 气味:Riesling陈酿后的汽油味道,与各种柑橘类水果香气平衡,比第一号酒更为平衡优雅,Mosel地区特有的板岩气味更为明显。 ☆ 口感:新鲜而脆,带有清爽的口感和平衡,细腻的架构,中等酒体,细致而富有果香的回味中长。 ☆ 总评:J. J. Prum在Spatlese等级以上一贯体现出其大家风范,这一款酒已经有10年,依然没有呈现老态。可配中等味道的瑞士软芝士,烤扇贝,也可以配微辣的菜。现饮。 ☆ Score:4 QPR Score:(由于打折的缘故,不评此项)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1525.jpg ☆ Schloss Schonborn, Riesling Spatlese "Erbacher Marcobrunn", 1993 ☆ 葡萄品种:Riesling ☆ 产区:Rheingau ☆ 酒精度:11% ☆ 价格:RMB 45.00 (Bin end special) ☆ 颜色:庄严的金黄色。 ☆ 气味:十分浓郁而复杂的香气,有橙子,橘子酱,苹果,汽油,和蜂蜜的香气,富有层次。 ☆ 口感:入口有浓郁的果味,依然能感到层叠的味道,中-重酒体,丰满而圆熟,回味长且复杂。此酒的浓郁口感可配得上鹅肝,蜜汁排骨也是不错。现饮。 ☆ 总评:是典型的Rheingau,其丰满和富于力度与Mosel的雅致形成对比。 ☆ Score:4 QPR Score:(由于打折的缘故,不评此项)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1557.jpg ☆ Alde Bott, Spatburgunder Rotwein Kabinett trocken, 1999 ☆ 葡萄品种:Spatburgunder (Pinot Noir) ☆ 产区:Baden ☆ 酒精度:12% ☆ 价格:130 ☆ 颜色:清透稀薄的砖红色 ☆ 气味:很高的挥发酸气味,煮熟的气味。 ☆ 口感:完全失衡的口感。 ☆ 总评:受热损伤。不评分 http://www.talkforex.com/old-attachments/2004106231642.jpg ☆ J. J. Prum, Riesling Auslese "Wehlener Sonnenuhr", 1994 ☆ 葡萄品种:Riesling ☆ 产区:Mosel-Saar-Rewur ☆ 酒精度:7.5% ☆ 价格:311 ☆ 颜色:清亮的柠檬黄色带有绿色。 ☆ 气味:十分清秀而优雅的果味,是柠檬,橙子,和一点苹果的香气,夹杂着Riesling的汽油味道与矿物味道,宜人。 ☆ 口感:入口呈现出颇为出色的平衡感与雅致感,以细腻的果味充满口腔,酸度恰到好处地平衡了较高的糖度。中等酒体。细腻的余味由酸度支撑,长。 ☆ 总评:高级的Mosel酒,超级的平衡度可以让他继续陈酿。与芝士蛋糕十分对味,也可以作甜点单独享用。现饮至2007年。 ☆ Score:8 QPR Score:3.5 (完) [em16] [em16] [em16]
[此帖子已被 cnc 在 2004-10-6 23:18:08 编辑过]
个性签名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雄鹰
注册时间2004-03-17
发表于:2004-10-06 15:23只看该作者
19楼
,,[em44] [此帖子已被 雄鹰 在 2004-10-7 11:39:25 编辑过]
发表于:2004-10-06 15:24只看该作者
20楼
原文由 [B]雄鹰[/B] 发表: 喜酒之人,饮干白好,,,,,,
干白是餐前酒.. 是开胃酒..呵呵..
  • 1
  • 2
前往
共 37 条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