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鍾表店---阿圖爾·奧爾特
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align=center src=http://www.aswis.net/100000/clock/clock53.swf
《鍾表店》是德作曲家阿圖爾·奧爾特(1850-1893)寫的一首通俗管弦樂曲。自從這支曲子問世以來,由于它的曲調活潑、動聽,音樂形象逼真,深受人們的喜愛。它和《森林裏的鐵匠》、《森林水車》這兩支曲子一起,被人們稱爲“三首最通俗的寫實音樂”。在國外一些音樂課本裏,也常常選用這支曲子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鍾表店》這支曲子流傳較廣,出版的樂譜和唱片、錄音也有多種不同的版本。現在介紹的是其中的一種。樂曲用複三段體寫成。沒有前奏。雖然它有主題和幾個副題,但在節奏上,除了一段抒情的柔板和幾處漸慢處理外,基本上是平衡的。它模擬了鍾表“嘀嗒、嘀嗒”機械規律的走動聲。
開始,是寫修表師傅清晨來到他的鍾表店。
B段轉到B大調上,描寫修表師傅整理店鋪和擺好工具:
http://www.aswis.net/100000/clock/clock38.swf
然後,音樂回到A段,在一個表示一切准備妥當的漸慢的音以後,杜鵑報時鍾和其它時鍾開始報時打點了。接下去,是這首樂曲的第二部分。
八點,修表師傅准時打開了店門,開始了他的工作,經過一段小間奏,此時,另一主題出現。它先在A大調上演奏一遍,副題轉回到E大調上。從音樂情調來講,可以聽出他此時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
啊!一台鬧鍾修好了。……又一台八音鍾修好了。修表師傅上了幾下發條。它們都准確地走動起來。修表師傅的心情感到十分舒暢。這段音樂用的是抒情的柔板,由小提琴來演奏,非常形象地描繪了勞動後的愉快心情。
在一個小的停息後,修表師傅繼續他的工作。工作雖然忙碌,但是,他從中得到不少樂趣。這時,出現了樂曲的尾聲。
當大鍾打十一點時,修表師傅已經修好了許多鍾表。你聽!他們都“嘀嗒、嘀嗒”地走動了。修表師傅勞累了一天,他該回家了。樂曲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鍾表店》曾由不同人編曲和不同樂隊錄制過唱片和錄音帶。但其中的鍾表效果,還不能完全用樂器代替。自從有了電子樂器以後,利用電聲模擬鍾表的各種效果,使這支曲子在演奏上更方便,也更能引人入勝了。加有電子樂器的輕音樂隊演奏《鍾表店》這支曲子,它一開始就模擬上發條的聲音,接著是機件走動聲。然後才是修鍾表師傅出現的音樂主題。其它幾段與上面介紹的大同小異。結束時,仍用劍橋鍾聲,但報時變了,是下午四點。
[mp=0,0,1]http://www.sjsedu.net.cn/xiaoxuejiaoyan/xuekedaohang/music/file-5/text2/nusic/A-2.mp3[/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