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 1
  • 2
前往
共 26 条
查看:1052回复:25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房事]高房价下的中国 通货膨胀正在来临
楼主发表于:2006-12-07 12:34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中国的大城市北京,又向地产泡沫走向破灭迈出了一大步。北京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开始涨价,这是在房价居高不下,水电油气轮番涨价后导致的“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   新华网报道说:自8月份开始,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进入11月份,米价、面价、菜价及副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报道认为,是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导致食用油价格上升。但是,米面跟风而涨,25公斤装的富强粉涨幅达12%以上,500克大米上涨了6分钱。   据了解,在上海、广州、深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涨升一遍,并持续一个多月,其中面粉、食用油的最高涨幅分别已达一成和二成。   中国的这四大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决外偶然。持续7个多月的宏观调控并没有稳定房价,相反,导致房价的节节攀升。早有经济学家警告说,地产泡沫将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将引发经济危机。然而,这种声音太微弱。   对比1996年的东京,1997年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房价居高不下的城市,地产泡沫破灭前的迹象已经显现。试图为了一已私利而继续哄抬房价的地方zf,将迎来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因为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出的,可能还不被官方承认,但它实实在在已经来临了。这种处在萌芽状态的通货膨胀选择了一个导致经济危机的最好时机——2007年的元旦和春节前。因此,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如果有一天方便面也开始涨价时,这场经济危机已无法遏制了。   作为中国房地产业的独立评论员,我们比经济学家更接近市场接近现实。柴米油盐、水电油汽的轮番涨价和全面涨价,对中国的富豪阶层的正常生活不构成任何影响,但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市民将要付出更多的财富以维持和原来一样的生活水准,也就是说,中国的高房价,间接地是由普通城市居民来买单,riben的国民是花了15年的时间,香港的市民就是花了14年。那么,中国的城市居民要花多少年呢?   应对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国家自然有金融的手段。可是,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受到美元的攻击,一年之内升值达5%,而且,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此爆发。这种危机也可能近在眼前。   人民币目前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遭遇是中国汇制改革以来没有过的事,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美元究竟要干什么?还由不得我们把国际市场的问题解决好,人民币在国内又是这样的尴尬。在不动产涨价的带动下,生活必需品全面涨价,形成了国际与国内两种迥然不同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市场将走向资本的过度投机。说白了,对内将加剧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对外给资本大鳄可乘之机。如果更深层次的分析,人民币似乎是遭遇来自不同方面的围攻,试图将中国10来年经济发展的成果逐步蚕食。接下来,生活必需品的涨幅将进一步加剧,市民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中国的产能将进一步过剩,最后,必然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经济危机说来就来。   真正要化解这场危机,对目前的经济局势来说,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理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体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把房价降下来,让城市居民在房价下降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经济的力量,从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也许,这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尽管已经做了一些表面工作。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高房价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中国社会的破坏更是史无前例。也许现在还不必过于悲观,一切都应该有转机。谁都知道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问题,就象一辆出现明显故障的高速列车,轰轰隆隆往前飞奔,不知何时将会出轨或者颠覆。有经济学家预言,2008年中国经济将会硬着陆,届时,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那么,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发改委专家马晓河指出:我国正在由某一方面的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由于产能过剩,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又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马晓河举例说:中国人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双鞋子,可见鞋的产能过剩多少。11月23日,央行副行长苏宁也表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比较起来差别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上面两位,一位是宏观经济的专家,一位是金融权威,但指出的是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因为内需不旺而导致产能过剩,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风险,中国将有成千上万工业企业面临生存的危险。   让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如果总揽中国经济全局就可以发现,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出口,可以说这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但是,在我国的实践中是“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这是问题的表象。为什么中国人会“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呢?明知消费是生产力,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力,这是一个浅显的经济学常识,但是在宏观经济发展的布局上,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都不顾及了?   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现象:一是地方zf重投资,前几年表现的是“开发区”热,后来是“基本建设”热,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房地产”热;二是大中型企业重工业产品出口,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企业,只要形成了生产规模,眼光都瞄准了国际市场,大到汽车,家电,小到鞋子,袜子,打火机,一古脑出口。就“投资”热而言,高房价圈走了老百姓甚至两代人的财富,还有一代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就“出口”热而言,贸易顺差继续加剧,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有经济学家分析,人民币自汇率改革以来升值了5%,现在的状况是有可能 2007年一年就要升值5%,相当于前10多年的升值总幅度。那么这个后果是什么呢?许多经济学家讳莫如深,我可以大胆的告诉大家,后果就是人民币大量从不同渠道流出境,国际洗黑钱的势力乘机介入,甚至可以把中国贪官的钱都洗白了。可以说,在2007年之前,只听说外国人到中国来洗钱,这个局面也将因此而改变,中国人终于到外国去洗钱了。再说得深入一点,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被别人悄悄地“盗走”了,而“盗匪”却披着合法的外衣。   再回到发改委专家马晓河先生的话头上,看看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产能过剩的解决之道是刺激消费,而刺激消费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房价。房价不降,中国人对未来的预期必将产生较大的压力而不敢消费,还有一部分成了房奴无钱消费。马晓河先生说,中国工业品利用率有半数低于50%,所以,为了减少风险,必须扩大内需。而内需如何才能扩大呢?   中国居民的消费率是38.2%,世界平均消费率是78%—79%;   中国居民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十,世界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五。   两相对照,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就暴露出来,是高得离谱的房价将中国居民的财富搜刮一空,还拿什么去消费呢?所以中国人的消费率创下了历史新低。有专家预测,中国房价每下降一个点,将为市场一年增加100亿以上的消费,而中国房价从 2006年前三季度的综合平均价位上,至少有30%以上的下降空间,也就是说,只要中国房价下降30%,中国市场一年将增加3000亿的消费总额,中国经济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中国民众也从此能过上好日子。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小溪流
注册时间2006-05-14
发表于:2006-12-07 14:55只看该作者
2楼
这里好冷清。 顶胖鱼
个性签名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cqlco
注册时间2004-10-12
发表于:2006-12-08 08:21只看该作者
3楼
顶,但房价很难下来.
个性签名

s38y
注册时间2004-08-25
发表于:2006-12-08 14:48只看该作者
4楼
买房子不就是最大的消费吗?买汽车不也是吗?
个性签名

自律耐心,乘势待时。

玛瑞
注册时间2005-03-29
发表于:2006-12-09 04:38只看该作者
5楼
原帖由 小胖鱼 于 2006-12-7 20:34 发表 中国的大城市北京,又向地产泡沫走向破灭迈出了一大步。北京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开始涨价,这是在房价居高不下,水电油气轮番涨价后导致的“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   新华网报道说:自8月份 ...
s38y好。呵呵, 我也觉得房价本身也是通胀表现,和物价上升不矛盾。。。
个性签名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yzcj
注册时间2004-09-17
发表于:2006-12-09 04:40只看该作者
6楼
好文章
个性签名

mjy
注册时间2004-04-16
发表于:2006-12-09 05:25只看该作者
7楼
房价升,那是因为人行过度发行货币 ,引起通货膨胀.只要人行还以现在速度发行货币,房价和商品价格还得升上去.
个性签名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丁丁之火
注册时间2006-10-22
发表于:2006-12-09 07:37只看该作者
8楼
风尖浪口。。。
个性签名

为钱而赚钱就如烟上天 财富于人也许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hongmanxu
注册时间2004-11-0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2006-12-09 17:49只看该作者
9楼
原帖由 cqlco 于 2006-12-8 16:21 发表 顶,但房价很难下来.
:D
个性签名

中流砥柱
注册时间2006-02-17
发表于:2006-12-12 03:08只看该作者
10楼
~中国的通货膨胀的统计是将房地产因素排除的~
个性签名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alext
注册时间2004-10-31
驿站美文奖天籁之音奖幽默灌水奖
发表于:2006-12-12 07:10只看该作者
11楼
是,原来8000准备卖的,有房客死活要住,现在一看,已经9000多乐,上1W我就卖:):):D
个性签名

有过去,无现在,有将来。
无回忆,有当前,无未来。

中流砥柱
注册时间2006-02-17
发表于:2006-12-12 07:58只看该作者
12楼
原帖由 alext 于 2006-12-12 15:10 发表 是,原来8000准备卖的,有房客死活要住,现在一看,已经9000多乐,上1W我就卖:):):D
~等你卖的时候你会发现卖的比买的多,而且是买方市场有价无市,你可以叫价一万一卖~
个性签名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楼主发表于:2006-12-12 16:32只看该作者
13楼
原帖由 小溪流 于 2006-12-7 22:55 发表 这里好冷清。 顶胖鱼
唉没办法,,,谁叫人钱刚从股市出来就给房套住,还剩下的给汇市又赚走了,,,:Q:( 自然车马稀了,,,emoji-image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多来米
注册时间2003-07-04
发表于:2006-12-13 12:49只看该作者
14楼
鱼版,怎么看RMB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个问题呀?
个性签名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楼主发表于:2006-12-14 12:20只看该作者
15楼
原帖由 多来米 于 2006-12-13 20:49 发表 鱼版,怎么看RMB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个问题呀?
这个问题还没时间细想,只是从事外贸行业,每天不断留意汇率,呵呵,,,, 想来也是通胀有关了,,,,国内物价还得涨,,,国际升只是应付那些大国,不过如果经常出国的倒是好事,,, 你有什么看法大家交流一下?:)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haoan
注册时间2006-05-04
幽默灌水奖
发表于:2006-12-15 03:48只看该作者
16楼
:L:L
个性签名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桉树速生林
注册时间2006-09-16
发表于:2006-12-15 04:23只看该作者
17楼
顶胖鱼, 个人认为房价还得涨
个性签名

心轉則境轉.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楼主发表于:2006-12-15 14:38只看该作者
18楼
原帖由 桉树速生林 于 2006-12-15 12:23 发表 顶胖鱼, 个人认为房价还得涨
:L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naiqinyu
注册时间2005-04-16
发表于:2006-12-16 02:15只看该作者
19楼
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房价就难下跌!加上政府调控地量政策的出台,地价想跌都难(个人浅见而已)
个性签名

naiqinyu

ELiw
注册时间2006-05-10
发表于:2006-12-16 06:40只看该作者
20楼
原帖由 中流砥柱 于 2006-12-12 15:58 发表 ~等你卖的时候你会发现卖的比买的多,而且是买方市场有价无市,你可以叫价一万一卖~
有道理。
个性签名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 1
  • 2
前往
共 26 条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