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651回复:3
[房事]刘煜辉:地价推动房价上扬的悖论
地价推动房价上扬本身是不合经济学逻辑的。理论上讲,房地产价格跟土地交易方式是没关系的,用招标、拍卖、挂牌还是协议方式对房地产价格都不应该产生影响,最本质的是需求。将房价的持续上扬归咎于土地“招拍挂”是否是院外集团为转移成本而寻找的借口?
无论是马恩的政治经济学也好,还是西方经济学也好,只有地租的概念,所谓地价不过是地租除利率。由于土地是固定供给的要素,地租的本质是生产者剩余。均衡价格决定土地租金而不是租金决定均衡价格。通俗地说是,房价决定了地价,而不是地价拉动房价的上扬。一个地段的楼盘8000/平米,这是因为有人愿意出这个价钱来买,与开发商多少钱拿到这块地本身是不存在经济逻辑关系的。开放商绝不会因为是2000/平米拿到的地,而降价卖6000/平方米;也不会因为是10000/平米拿到的地,而卖12000/平米,因为不可能有人愿意出这个价格买啊!
故此,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扬,本质上还是需求问题,是个微观决策问题。所以,分析供求关系背后的因素,是政策研究的出发点。从目前购房需求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我们所讲的真实需求,经济条件有能力,当前的确需要了,如结婚生子,家庭人口的改变产生新的购买更大、更好住房的需求;二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但是房价持续不断上涨的预期,迫使许多人将未来的购房计划提前。现在不买将来就更贵了,更加买不起了,过去两年房价大涨,有多少人后悔没有早买房子;三是房价短期内快速上扬,导致投机需求大大上升,大量套购住房,以求赚取倒手价差。
为此,我们认为
一、目前通过“招拍挂”挤压地产商的超额利润空间,方向是值得肯定的。经济租金的减少,院外集团寻租维护自身利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就像取消烟草专卖权或者某某矿产开采垄断许可证,必然会招到烟草商和矿主的激烈反对的例子,是一样的道理。
二、抑制过旺需求,改变预期应该是重要的政策取向。就某种程度而言,当前上海房地产价格快速攀升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低端推动——大规模的旧区改造促使二手房和低价位商品房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二手房和低价位商品房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所谓“财富效应”又推动了对中高价位商品房有效需求,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拉升了中低价房的价位。提倡廉租房制度,一则降低中低收入人群过旺的需求,从而改变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预期,这对于抑制楼盘倒卖的投机需求是非常关键的治本之策。二则纠正每个人都要自己买房的误区,即使是美英发达国家,房产的自有率也不到70%,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经济有多发达,都不可能实现住房的完全私有,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租房,这是非常正常的。
三、平滑过旺需求,金融政策应该权衡利率和购房信贷政策(提高首付比例、提高居民购买二套房的门槛)的效率。提高利率一定程度能抑制房地产新需求,但也会对已经按揭的居民造成较大影响(因为中国市场旺盛需求决定了按揭目前是个买方市场,银行没有动力承担利率风险,绝大多数按揭实行的是浮息贷款,也就是说利率风险由购房者承担),增加还款压力,降低其消费能力,影响消费需求稳定。而通过信贷政策提高居民购房门槛,本质上讲并不会真正降低居民的购房能力,只不过是推迟了其具有购房能力的时间,是当前平滑房地产需求较有效的金融政策取向。
四、遏制房地产投机行为,主要应靠财税政策。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增加房地产税的税率,调整税率结构抑制高档住宅和别墅项目,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短期持有商品房不能享受税收优惠等等,都是强化税收征管,遏制房地产投机,确保房地产业正常、良性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5-10-23 14:48只看该作者
2楼
有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比较赞同,我尤其同意国家或地方政府建立比较完善的廉租房政策,就像香港、新加坡等地一样,只有这样才是釜底抽薪,当然现在是有点矫枉过正但也不无道理。只有真正解决了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才可能逐渐平抑楼价,而不是扬汤止沸。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发表于:2005-10-24 04:06只看该作者
3楼
地价推动房价上扬是悖论,但需求提升房价就是真实的吗?预期导致的投机才是真实的吧。
学会放弃。
发表于:2005-11-12 15:15只看该作者
4楼
如果熟悉房地产运作,不要说地价,就是市场价你也知道是否合理,但是你知道吗?:(
心中藏汇,汇财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