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395回复:6
[8卦]村干部在玉树地震前唤醒村民 小村无一人伤亡
■零死亡 在玉树震灾中,一个叫“多拉”的村庄一夜成名。地震中,这条村庄零伤亡!
从玉树县出发,沿着214国道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50公里,很容易找到上拉秀乡多拉村。谈起震灾零伤亡,这个村的百姓都感谢一位村干部———才仁昂江。
才仁昂江本不住在多拉村。4月13日,他到多拉村办公事,顺便住下。4月14日凌晨5时许,正在睡梦中的才仁昂江突然听到房间玻璃哗啦一声破碎了。“完了,地震了。”才仁昂江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冲出屋子,对着满院子里的人大喊:“地震了!地震了!”
村上的干部被叫醒了,才仁昂江就与村干部一起,叫醒所有村民,把全村人转移到村子旁边的小山坡上。过了两个小时,7.1级大地震发生了。村民们在剧烈的晃动中,看着自家的房屋瞬间倒塌,变成一片废墟。
大家在痛惜家园破碎的同时,庆幸全村人都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
这时,才仁昂江才意识到,自己在70公里外的家可能有麻烦,才转头往家里赶。等他赶到的时候,他的家已遭受了灭顶之灾———两间房屋被夷为平地,没有倒的房子也已开裂变形。妻子的肩膀和腰部受了伤,庆幸的是,伤得不是很重。“财产就像水一样,流走了就没有了。家人没有出事,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他说。
羊城晚报记者 尹安学 张小磊 王普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04-19 22:50只看该作者
2楼
了不起的好人!!敬仰
保持一颗不因生活而蒙尘的纯真向善的心,以及不因困难而受挫的勇气!
发表于:2010-04-20 01:25只看该作者
3楼
起床拉,快点阿,再不起床就要出事拉,我也会招呼了
如果回帖是一种美德,那我早就成为圣人了。
发表于:2010-04-20 06:25只看该作者
4楼
庆幸 庆幸 庆幸
人生如梦 亦如幻
5楼
在青海玉树地震中,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学校830多名师生,无一人伤亡。昨日,这所“玉树最牛学校”在震后的废墟边复课。
废墟边的诗行
“假如我是一朵花,我会用纯香陶醉大地,我会用花瓣迎接春天。即使我枯萎了,我也会为这土地孕育新生……”4月18日,青海省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初三(9)班学生代青文毛写下这样的诗句。
这一天,她的语文老师在讲授完诗人艾青的那首著名诗歌《我爱这土地》后,给学生布置了一次特别的作业—要求仿照这首诗歌,写出一首带有自己真情实感的现代诗。
震后第五天,代青文毛和她的同学得以重返课堂。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地震带来的心灵创伤,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渐渐平息。
震后第一课。在次仁尼玛老师的藏文课上,18岁的德尕扎西新学了“撒加格言”。老师让他们背诵了这些警句——“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挫折都能战胜”。
不过,原本有5个班、200多名学生的初二年级现在仅有12名学生在上课,其余的学生大多在帮家人清理废墟。
新的教室,就建在废墟边上。绿色的大帐篷上用粉笔书写了年级后,便成为简易的校舍。
18日下午3点半,200多名学生齐聚在帐篷校舍前,举行了升旗仪式。这个简单的仪式令人动容,歪歪斜斜的旗杆绑在原先的斜杠上,国旗缓缓升空,师生们齐刷刷地低下头颅,向大地震中的逝者默哀3分钟。
复课仪式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玉树州副州长周洪源、玉树县教育局局长玛拉赶来参加了仪式。
“我们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的家离得很远。尽快复课,可以让学生从灾难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校长布周才仁说。
这座学校已经逐渐恢复了生气。下午5点半下课后,篮球场上活跃着学生的身影,大男孩们激烈地抢球,玩得不亦乐乎,仿佛前几天的地震不曾发生。
“我们真是幸运”
这所拥有830多名学生的学校,在这场7.1级的大地震中创造出一个不小的奇迹——全体师生无一人伤亡。这在满目疮痍的震后玉树,堪称“最牛学校”。
“最大的功劳在于副校长和4位值班老师。”校长布周才仁说,大地震的前兆——4月14日7点49分之前的一次较轻的地震,惊醒了当天的值班副校长严力多德。
他立即翻身起床。严力多德事后回忆:当时,一种不祥之感压得他“心里有点难受”,但又“不能确切地说出来”。
随后,这位副校长和4位值班老师跑到学生宿舍,挨个叫学生起床。生活老师多吉才仁不放心,又检查了第二遍,确认连最贪睡的孩子都起了床。
多吉才仁是一名*。这位50岁的藏族男人从1982年建校开始就在这所学校服务,在炊事员的岗位退休后,被返聘为生活老师。
老师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是“跟学生很熟,和学生很有感情”。
这天早晨,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的时刻表被提前拨动。所有寄宿在校的学生早早起了床,打水洗脸,吃早饭。老师们还告知学生不要到教学楼上自习,都到操场上去读书。
“我们真是幸运。”严力多德感慨地说。正是因为他的那个“不祥预感”和随后的临时决定,救了这所学校。
几个小时后,地动山摇,和这所学校一样久远的男生宿舍夷为平地,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的女生宿舍、教职工宿舍严重倾塌。
救援与转移
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幸运地躲过一劫,并非偶然。
校长布周才仁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校历来重视安全教育。汶川特大地震和湖南湘潭学校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曾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但在4月14日当天,还是有一名初三的学生从二楼跳下逃生,所幸安然无恙。
唯一的惊险出现在初三(5)班。
地震当天,35岁的回族老师拜永明比往常稍早点走出职工宿舍,去几百米外的新教学楼上班。距离教学楼还有十几米时,他的身体突然像失重一样,开始左右摇摆。他当时过于紧张,甚至没意识到发生了地震。
他一个箭步冲进教学楼。初三(5)班在教学楼一层,这是作为班主任的拜永明带的第一届学生,再过几个月学生就要毕业了。
“地震了,赶紧撤,不要急,慢慢下。”副校长严力多德边走边喊。
此时,当天的值日生陈云才和青梅然丁还在教学楼内打扫卫生。突然的楼梯晃动,伴随着砖块脱落,恰巧砸中了陈云才的右腿,他几经挣扎,却怎么也爬不起来。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青梅然丁则被吓得手足无措。千钧一发之际,他们抬头看见了班主任拜永明。他背起动弹不得的陈云才跑出了大楼。
事后,拜永明觉得很后怕。他冲进了摇摆的教学楼,却把妻子和刚刚过满月的女儿丢在了身后的家中。
校长布周才仁赶到学校后,立即组织学生先向开阔的操场转移。不久,关于水坝可能溃坝的消息传了过来,学校地处峡谷,距离禅古电厂的水电站仅几公里,万一水坝倾覆,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再次转移。老师带领着学生,一个跟着一个,向南跑去。在半山腰呆了几个小时,确认水坝安全后,才返回校园。
“终于让学生死里逃生了。”布周才仁长舒一口气说。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04-21 13:33只看该作者
6楼
赶上好时候啦,想想唐山青龙县的冉书记:)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7楼
在玉树灾难现场,两个场景最触动我。
一是在玉树第三完小,这是当地人数最多的学校,校园里二十多间平房全部倒塌,只剩下两栋五层楼高的楼房。老师将孩子们的尸体摆在楼房的教室里,等待家长前来认领。
在地震中,三完小失去了七十多名孩子。操场上,老师们将废墟中挖出来的孩子的书包、课本、文具摆成了两个圆圈。
一天中午,我采访路过三完小的操场,看到四名小学生蹲在圆圈旁边,捧着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在高声朗读。我上前询问,得知其中两个男孩从小就是孤儿,他们憋了半天,说不出什么,最后告诉我,没什么,我们早就没有家了。
第二个场景是在玉树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里,这也是一所受灾非常严重的学校,女生宿舍楼整体坍塌。许多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参与挖掘。当其中一名女生的遗体被挖出来时,我们看到了她身边的一个本子,在本子首页上,发现了一行新写上去的字——
我快要死了,请把日记本烧给我。
口述:《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 采访整理: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韬客社区www.talkfx.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