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图)




据介绍,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列车之一。
相对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动力更加充沛,列车的气密性、运行的平稳性、空气动力学性能等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为复杂。列车突出体现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特点。
这种列车采用轻量化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高速受电弓以及交流传动、集成一体化的光纤网络控制等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列车采用的大断面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每辆车体的重量约为7吨,动车组整体轻量化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优越的节能、环保性能。
新下线的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全部为座车,宽型车体结构,外形采用流线型气动外形,具有优异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为进一步适应国人的旅行习惯,列车设有新型通风换气系统、多媒体影视系统、真空集便卫生系统、个性化服务餐饮区、残疾人卫生间等,凸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设计特征。为进一步提升动车组在高速状态下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列车还设有半主动悬挂系统、应急通风系统、车间减震器等装置。
据了解,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竣工下线后,南车四方股份将迅速转入批量生产,预计2008年3月份交付用户首批动车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将于
奥运
会召开前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size=2][color=blue]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color][/size]
发表于:2007-12-22 07:13只看该作者
2楼
既然是周末,我也水一下好了:lol
:D :D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7-12-22 07:15只看该作者
3楼
CRH耻辱号,知道日本报纸怎么报道的吗?--中国的新干线!! 牺牲了中国的铁路产业,养肥了狗日本的野狼!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7-12-22 07:44只看该作者
4楼
不是自主研发的吗,楼上很激动啊,,,,现在都全球采购了,如果一些部件从国外进口也没什么哦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发表于:2008-01-21 03:12只看该作者
5楼
30分钟就能到,多好呀!!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8-01-21 12:26只看该作者
6楼
这小样单从外表看还挺不错。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8-01-21 12:46只看该作者
7楼
希望08年国家的火车运输能力提高得快一点,否则一到过年就麻烦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8楼
已经不是运输能力的问题
解决人口以及素质,任重而道远
[size=2][color=blue]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color][/size]
发表于:2008-01-21 14:06只看该作者
9楼
C R H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8-01-21 14:24只看该作者
10楼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发表于:2008-01-21 14:33只看该作者
11楼
转摘自:网易论坛实事专栏)
一、探究高速列车“CRH”的来龙去脉
我这人一向孤陋寡闻,特别对高速列车,了解的情况更是不多,只是前两天从报纸上得知,胶济铁路铁路春节后要提速,要上子弹头机车,当时很是激动,家乡也要有子弹头了,我儿子也能看到实物了,不再只是看画画,想着我儿子看着中国造的子弹头列车的高兴样,我竟禁不住笑出声来。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不我两天没上网看报,就落后了不少。今晚打开微机,一上网,就看到一个消息,“人民网上海1月28日电 记者沈文敏、屠知力摄影报道:今天上午7点15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列高速列车CRH2从杭州开出驶往上海南站,8点45分抵达上海。上海南站发往杭州的CRH2也于8点30 分发车。国产动车组今天正式上线运营,这意味着中国铁路以此为起点,将进入全新的高速列车时代。”我当时激动的一阵眩晕,我和我儿子盼望已久的子弹头火车终于在中国大陆上实际运营了,而且是响当当的中国造,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将来我向儿子进行实物介绍时,自然会底气十足,声音洪亮。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强国论坛深水区,在中国自主开发的高速列车正式运营的好消息的鼓舞下,我也要深入强国一番。忽然看到愚蠢小猪一文《热烈祝贺“国产”CRH2子弹头高速列车正式营运》,不禁笑到,这个整天喊着中国制造快完了,中国人整天忙着刷盘子的愚蠢小猪这会算失算了,我们中国人不禁会刷盘子,还会造高速列车,而且是响当当的“自主研发”。你愚蠢小猪还算识相,主动从日本大老远的跑来贺喜了。可是细看小猪文章,却越看越不对劲,头也逐渐大起来。 “2006年初,日本的新干线E2-1000列车从神户运往青岛。按照常规,日本方面会举行装船庆祝仪式,这次因为中国方面的“善意”要求被“善意”取消了,进行了低调处理。在青岛的合资公司里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克服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喷涂上了CRH2品牌。”这个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竟是东洋货,不可思议,这怎么称做自主研发呢,怎么称做国产呢,我到底是相信人民网等国内权威媒体的报道,还是相信远在日本愚蠢小猪的贺言呢?我快晕了。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我来到人民铁道报社网站,查到铁道报一篇名为《国产动车组CRH即将投入铁路春运》的报道。报道中说: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通讯员张才春 梁成谷)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今日透露,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将安排15组国产动车组CRH上线运营,其中CRH1 型动车组5组,由青岛BSP公司制造,编组8辆,定员668人;CRH2型动车组10组,由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编组8辆,定员610人。
传统的旅客列车是由机车和若干辆没有动力的客车组成的。动车组是自带动力、可以两端驾驶、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我国铁路所采用的动力分散型式电动车组,具有安全、高速、高效、便捷、环保等显著特点,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重点发展的运输装备。 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统一采用“CRH”的简称,这是“中国铁路高速”(China Railway High-speed)英文字母的缩写,意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CRH”的简称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标志着中国铁路已经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核心技术,展现了中国铁路装备现代化的重大成就;二是创立了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的自有品牌,同时也与国际惯例接轨;三是表明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具有中国铁路的自主知识产权,归铁道部所有;四是标志着中国铁路以此为鸬悖??肴?碌母咚倭谐凳贝?!?lt;/p>
看到权威部门权威人士对高速列车的介绍,我的心稍微安了一些。通过这篇报道,我知道我们的高速列车是动力分散型式电动车组,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重点发展的运输装备,具有中国铁路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铁道部所有。我还知道了“CRH”的含义,不是汉字“耻辱号”拼音的缩写,而是英文 “China Railway High-speed”的缩写,并且具有那么多含义。我真是佩服铁道部的领导们水平就是高,英文那么好,估计早已是博士后了吧,人家就能想到中国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用英文的缩写,而不是汉语缩写,和美国NBA什么的接鬼接得就是那么好,而不象我,一见那洋文就头疼。可我心里又嘀咕,那为什么日本的许多重要媒体说“CRH”是小日本的新干线,我们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列车怎么会成了日本货呢,难道日本人又在意淫?所谓无风不起浪,爱国心又促使我搜索起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网站我找到了一篇《我国铁路引进时速200公里客车动车组技术》的文章: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日前从国内有关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和专家了解到,我国铁路通过国内公开招标方式,引进时速200公里铁路客车动车组制造技术。这对于铁路实现既有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扩大铁路运输能力,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以及提高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制开发能力,打造中国品牌的客车动车组,加快铁路装备现代化和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加快铁路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从客运方面看,全国铁路开行的旅客列车每天提供座席241万,而日均实际运送旅客达到305万,许多列车常年拥挤,特别是春运、暑运和“五一”“十一”期间,“一票难求”问题十分突出;从货运方面看,一个时期以来,全社会需要铁路装运的物资日均始终保持在28万-30万车左右,而每天实际只能装运10万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大量货物不能及时承运。扩大铁路运输能力,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一方面要加快新线建设,不断增加运营线路;另一方面要采用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的机车车辆装备,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已经成功实施了5次大面积提速,不仅在优化运输产品结构、改进铁路服务质量、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快节奏、多样化的运输需求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缩短,增加了列车开行对数,从而达到了挖掘既有线运输潜力、扩大运输能力的目的。今年实施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铁路客运能力增加了18.5%,货运能力增加了15%,对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铁路既有线大面积提速,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肯定,广大人民群众也给予了较高评价。下一步,铁路部门将继续实施既有线提速,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最大限度地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状况。
据有关专家介绍,经过今年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已经跨上了列车运行时速160公里的重要台阶,下一步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将向时速 200公里这一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目标值挺进。目前我国铁路部分线路的基础条件,已经可以满足开行时速200公里列车的需要。然而,实现时速200公里既有线提速目标,仅有线路的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装备满足时速200公里提速需要的、安全可靠的、高质量的机车车辆。否则,这一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机车车辆装备工业的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工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机车车辆的安全可靠性不够高,设备功能难以满足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我国企业研制的“中华之星”“先锋号”等客车动车组还处于研发阶段,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等核心技术还不够成熟,材料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运行试验和改进,难以适应列车大范围提速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为此,铁路部门一方面加大对国内客车动车组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组织有关研发单位抓紧“中华之星”“先锋号”等客车动车组的试验改进和鉴定,支持技术成熟的产品上线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向国内企业招标的方式,以国内企业为主,引进时速200公里客车动车组技术,尽快提升机车车辆装备水平,以保证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按期实施和客运专线的运行需要。
铁路这次引进时速200公里客车动车组,坚持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走技贸结合、自主创新的路子。从招标、投标到开标、评标和授标,整个过程始终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通行规则进行,做到了公开、公正和公平。招标采购主体是国内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外方作为国内企业的合作伙伴,转让先进技术并提供相关支持。在招标引进工作中,坚持先进、成熟、实用、可靠的原则,对多国技术进行比选引进;对国外企业技术转让的内容、进度和有效性作了严格规定,要求外方全面转让先进技术,特别是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等核心技术;要求国外合作方为国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培训,提高国内企业设计、制造和质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坚持国内生产制造,一律使用中国品牌。投标前国外厂商必须先与国内制造企业签定完善的技术转让协议,以使我国有关机车车辆制造企业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外先进技术。
这次授标共140列、分为7包,每包20列。通过竞争和由采购方代表、采购代理代表以及来自科研机构的经济、技术、法律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依据评标办法综合评审,由中外双方自主选择的中国北方铁路机车车辆集团所属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中国南方铁路机车车辆集团公司所属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合作、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数量分别为3包、3包和1包。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招标的140列客车动车组仅是我国铁路时速200公里客车动车组需求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将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由我国企业制造。这次引进的客车动车技术不涉及京沪客运专线技术方案。通过这次引进客车动车组技术,不仅为我国铁路顺利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提供了装备保证,也为加快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机车车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打造中国品牌的时速200公里客车动车组,加快我国铁路现代化的步伐。”
看了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领导的苦心,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我国企业真正自主研发的的高速列车是“中华之星”,而不是“CRH”,那个中国企业研制的“‘中华之星’’等客车动车组还处于研发阶段,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等核心技术还不够成熟,材料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运行试验和改进,难以适应列车大范围提速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我们的铁道部领导拍板引进我国企业与日本企业合资生产的新干线高速列车,是为了“尽快提升机车车辆装备水平,以保证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按期实施和客运专线的运行需要”,是为了“扩大铁路运输能力,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其爱国爱民之心,苍天可鉴。不过,我这人比较老土,就是喜欢地道的国货。一以听说有自己的“中华之星”,就禁不住又搜索起来,在强国上看到剑fmprc的帖子《CRH2列车=“耻辱号啊”列车 我们的“中华之星”哪里去了?》,才知道我们的中华之星已在沈大线上安全运行一段时间了,这次提速之所以不被采用,是因为这个列车被设计得太实在,偏偏在铁道部的领导们乘坐试车达到每小时285公里高速时报告说,某个进口的轴承温度过高,这怎么行呢,虽然查出了原因,是外国产的轴承质量有问题,可也说明你们这些中华之星的设计制造者有错误啊,谁叫你们国产不到底呢?人都说,孩子都是看着自己的好,老婆是看着别人的好,我们的铁道部的领导就不一样,突破了人性的这个弱点,对于铁道部领导来说,老婆到底是不是别人的好我不知道,孩子却肯定是别人的好,自己的中华之星就是看不上眼,可恨哪个洋人生产的轴承怎么那么不长眼睛,也不看看是谁在坐你的列车,是铁道部的主要领导,是一句话决定你生死的父母精英啊,可又一想,人家那些轴承是洋人造的,你这些中华朝廷的大员算老几啊,人家才不摆你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虽然包括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内的52名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以中国工程院红头文件的方式,呈送了一份《关于报送院士反映“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有关情况的签名信》。认为铁道部最近引进“日、法、加”三国共计140列 200km/h等级电动车组的实践说明,包括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交直交变流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都难以获得技术转让,中国企业仅分工承担组装制造任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使国内企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机会,使已经培育起来的科研队伍面临人员流失。他们建议,对于自主研发的“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鉴定,并实现产业化,千万不能让国家立项自主研制的成果不了了之。可这些迂腐的臭老九的建议对于总是抱着别人的孩子就是好的英明领导们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几个蚊子在哼哼吧.
去年底科技部政体司司长梅永红在接受《科技日报》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确立了自主创新战略,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家知道,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创新才有未来。但是,有些人总是不愿意放弃现在坐收地租、唾手可得的赢利方式,不愿意下苦工夫去创新。”
“于是出现了一些悖论:组装=生产,规模=产业,外国品牌=中国品牌。”
“——通过合资引进外方生产线、技术和关键部件,按图索骥组装汽车就称为生产,大规模的组装就称为产业大国。”
“——很多人说‘国产奔驰’、‘国产丰田、国产宝马、把这些洋品牌当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我看了,这有点像是《红楼梦》中贾府的丫头,明明地位卑微,出来进去还以贾府人自居。”
“一个国家拥有完整的汽车工业,其主要标志有三点:自主研发能力,完整的领部件配套体系,自主品牌。按图索骥的组装,产品再多、规模再大也是别人的辉煌。放弃有组织的学习和消化吸收,放弃自主开发的实践,一味地依附在别人身上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只需打开国门就能分享别人积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成果,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梅司长说的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可我越看越象是在说中国的高速列车,不过火车加速了,铁道部与时俱进了,把日本的新干线改成了中国的“CRH”。
我一向最头疼写文章,看到论坛上那么多美文,羡慕得要死,可今天写到这里我忽然有了灵感,我终于找到了写文章的秘诀,我可以把自己找到的众多好文章简单罗列起来,再简单起个“NBA”、“CRH”之类的好名字,我就可以成为高产作家了,而且对自己的文章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哈哈,妙哉!可一想到怎么向儿子介绍那个“CRH”,我的头就又大了。
当年,邓小平同志在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时曾幽默得对记者说:“就感觉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过了近三十年,老人家如果还在,再乘坐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H”,他又会说什么呢?
二、关于铁路大量进口国外机车的市场换技术问题
我们强调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并不是反对引进设备和技术。实际上,我国一直在引进机车装备和技术,过去引进法国、日本,瑞士等国的电力机车和电力机车设备一直都是小批量的,一边引进一边自己设计、制造,因此能够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从引进法国8K电力机车后,我们熟练掌握了固定重联机车和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技术。引进瑞士的机车设备后,我们又学会了分布式微机控制与网络系统和交流传动系统的主要设计原理和思路等等,但是国内并不是一味抄袭,而是掌握原理后的自主开发。这些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力机车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先后推出了“奥星”、“中华之星”、“中原之星”、“西部之光”、“天梭”等科技含量很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高速机车和动车组。引进设备技术能否促进自己技术的发展,其前提有三:
1.必须坚持自主的研发和设计制造,才能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2.引进设备的批量不可过大,如铁路现在一下引进几百台高速机车,造成市场短期内的饱和,使民族产业的市场急剧萎缩,这就扼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
3.对外合作我方必须坚持外方关键技术转让,既然要市场换技术,我花钱提供了市场,你就必须提供核心技术,否则合作毫无意义。
现在铁道部一下引进几百台机车,不仅扼杀民族产业,而且根本改变不了技术落后的面貌。几百台机车交货要持续四、五年,进口之后铁道部检测试验差不多还需一年,因此最后履行完合同最快要五、六年。即使现在最先进的技术五、六年后也落后了,而自己的技术由于被限制而得不到发展,因此到时还是落后,还要再引进 “先进”技术。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合算,花大价钱五、六年后买的就是落后的技术。如同花买好肉的钱,刚开始买的是好肉,以后就是腐肉臭肉。
大量引进技术设备不仅挤掉了民族产业的市场,而且与外商的这种合作方式从根本上扼杀了我自主创新的能力,现在我机车制造企业都变成了合资企业,与汽车一样,都成了外国零部件的组装车间。自己的技术力量无事可做,许多技术人员空有一腔热情却无用武之地。所以说生产式的合作不会对国内技术有任何促进,只会停滞不前,最终沦为外商的制造加工基地。必须是开发式的合作才能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我们自己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中华之星”已经是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还未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华之星在秦沈线运行多年,状况良好,其最高时速可超过320公里/小时,安全运行里程早已超过百万公里。但铁道部2005年对中华之星却做了对其不利的鉴定,以“稳定性、可靠性不够,”等模糊概念等于是枪毙了“中华之星”。“中华之星”悲壮地成了“运十”第二。
我国的电力机车工业从无到有,过去一直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也没有出过重大行车安全事故。铁道部过去一直是支持发展民族产业和技术的,原部长傅志寰曾雄心勃勃地说过“现在天上的飞机,地上的汽车都是外国货,唯独我们铁路使用的是“中华品牌”!”大长中国人的志气!但自傅志寰部长卸任后,铁道部就完全改变了对国产机车的态度。
由于铁道部以中国电力机车落后为名将国内市场全部给了外商,中国的电力机车工业在国内已失去了大量市场。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多家机车厂的产品却大量出口国外,得到了国外用户的好评。比如:戚墅堰机车厂的电传动内燃机车去年成功地向土库曼斯坦出口几十台机车。株洲电力机车厂向哈萨克斯坦出口多台交流传动高速电力机车,在哈萨克斯坦运行近两年时间,运行状况良好得到了哈方的高度评价,株洲电力机车厂现已得到哈方的第二批订单。工人们诙谐地说:“不让咱们挣人民币,咱就打出去挣美元。”这种幽默既自豪又悲愤,是壮志未酬的无奈,也是士气犹存的不服!
不是我们中国人无能,而是我们自己煮豆燃箕!相煎太急
三、热烈祝贺“国产”CRH2子弹头高速列车正式营运
2007年1月28日,中国自主创新国产品牌的第一列子弹头高速列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从杭州开往上海。日本记者随车进行采访,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在当天傍晚以《中国新干线》为题播出了这专题节目,庆祝这伟大的时刻,中日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6年初,日本的新干线E2-1000列车从神户运往青岛。按照常规,日本方面会举行装船庆祝仪式,这次因为中国方面的“善意”要求被“善意”取消了,进行了低调处理。在青岛的合资公司里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克服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喷涂上了CRH2品牌。
日本记者采访一位乘客,那位乘客对这辆国产品牌列车赞叹不已,骄傲的神情溢于言表:中国能够生产这么好的列车,说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强。电影《第二个春天》里,讴歌了中国高速战舰《海鹰》的诞生。CRH2高速子弹头列车的诞生也值得拍成电影,让没有机会乘坐中国新干线的广大国民也能分享快乐和骄傲,振奋民族精神。
在日本市场上,我们能看到无数MADE IN CHINA的商品,但上面往往被贴着SONY、PANASONIC、SHARP等牌子。每看到此,对中国刷盘子的地位心痛不已。现在历史颠倒了,历史应该永远记着2007年1月28日。中国的品牌,MADE IN JAPAN。中国的国力空前增强,日本都需要给中国贴牌生产了!
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将乘坐到自主品牌的MADE IN USA的国产大型喷气客机,使用自主品牌的MADE IN USA的国产大型核电站。中国很快就要超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
四、CRH(耻辱号)中国铁路高速,2007年里的第一场忽悠?[
春节将至,一则高速动车组分别在沪宁和沪杭线开始正式运营的新闻给广大国人一个振奋。据说最高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00-250公里,我可是清清楚楚记得,200公里提速的单子是分成了3份,即法国阿尔斯通(Alstom)拿下了49.2亿美元,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34.6亿美元,日本38.3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华之星”出局(注4)。怎么现在变成中国自主产权自主设计的了?难道“中华之星”回来了?一看照片就让人火大,这不是讨人嫌的日本新干线是什么?这怎么回事,难道是假新闻?但是随之铺天盖地的各主媒体新闻都证明了这不是假新闻。特别是CCTV《经济信息联播》标明的 “今天上午,由我国自主设计和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分别在沪宁和沪杭线开始正式运营。……这两组型号为CRH2型的动车组是国内正式上线运行的首列高速动车组。”(注1)。这不是糊弄人吗?难道ZF和媒体一起,来一个人2007年的第一把忽悠?是不是忽悠,现在无法下结论,不过真相是以下可能之一。
一,的确是中国自主设计。但是通过查到的列车性能,和“中华之星”大大不同,在短时间不可能有新的自主方案产生,因此可能性不大。
二,果然是忽悠,拿老百姓当傻瓜,迄今为止,官方没有任何关于机车合同的详细信息,机车的开发也没有任何详细信息。而有过的公开信息都表明,列车是外国技术,中外合资生产,这个可能性不小。
三,是文字游戏,大部分新闻都只提到国产两字,大家知道日本汽车也可以在中国生产,但那还是日本汽车,大头都是日本赚的去了。媒体使用国产两字,就是想打个马虎眼,把老百姓蒙过去,尽管严格说他们也没有说错,但是大家都清楚的很,国产和拥有产权的区别大了去了。问题是也有很多官方媒体明文写着“动车组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列车”(注2),这就有问题了,这个自主知识产权哪里来的?归根到底,还是忽悠,而且铁道部连媒体一起忽悠。
根据铁道部的消息,“CRH2型动车组10组,由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编组8辆,定员610人。”(注5),而青岛四方是南车和日本川崎重工的合资企业。(注3)从来没报道说南车自己开发了高铁技术,那么这些机车CRH2型根本就是日本新干线的E2-1000系电动车组为基础制造的。如果你到GOOGLE日本新闻搜一下"新幹線",就会发现日本明文报道,这是日本新干线,比如日本共同社中文版就报道说,日本“新干线” 列车首次在中国投入运行(注6),请问我们铁道部如何解释,我等国人脸往哪搁,情何以堪?
韬客社区www.talkfx.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