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查看:78回复:5
舍得
注册时间2007-01-27
"香河肉身"取证调查的报告(图)
楼主发表于:2007-08-18 02:33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香河肉身"取证调查的报告(图)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2124.jpg (这是周老居士生前和即将参军的长子杨守德的合影。) 周凤臣老人于光绪31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 2日)出生在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 24日夜10时 45分在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中停止呼吸。老人的娘家周姓是香河县大户人家,祖上异人辈出。据传,老人的爷爷腿功极佳。旧时年月,京柬八县有个风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去平谷县丫髻山赶庙会,朝拜王二奶奶等诸位神仙。香河县距丫髻山百多华里,赶庙会的青壮小伙子往返一次需要三天。周老汉却待大家走后第二天早晨动身,当天赶到山上与来乡亲耍闹一番,即日晚上便可返回香河家中悠闲地品茶。如今,上年纪的人提起此事还啧啧称奇。周凤臣老人还有一位二爷爷,当时被人参为“神童”,早岁便中了贡生。却淡于名疆利锁,心系白云野鹤, 20岁上飘然遁世,不知所终。 周凤臣老人的父亲周德元生卒年不可考,擅长绘画,是晚清科举官吏。朝廷曾派遣去山西某县任县令,因路途迢遐,道路阻塞而未到职,后留任北京为官。老人曾对后人提起,她小时曾见过父亲与李鸿章的合影及留下的顶带花翎。 周凤臣老人有兄、弟各一人,均受过较高教育。其兄英年早逝;其弟现仍居北京。民国初年,周氏举家进京,周凤臣老人那时8岁,不愿赴京,便留在香河县,寄住于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宽裕,待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礼教今其缠足,又感其体弱多病,常常带往寺庙焚香礼怫,布施斋憎,以求荫佑。 周凤臣老人自幼天资灵慧心地善良。由于自己饱受病苦折磨,并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便从小立志学医,以拯救一方众生。无奈是个女儿家,姑姑囿于封建礼教,将其藏于深闰,竟不得读书识字,更难得接触医学。在姑姑家长到 20岁时,姑姑舍不得她远嫁,便作主将她嫁与本镇胡庄村杨景山之子杨士杰为妻。 杨士杰在杨氏兄弟中大排行第四,后人多称周凤臣老人为杨四奶奶。杨家世代祖居香河,务农为生,并以擅长做豆腐闻名四乡。杨氏宗族素来以厚道正直为家风,崇尚积德行善、布施僧道。周凤臣老人的公爹有一位长辈就因了机缘,削发出家,与青灯古佛终身相。 周凤臣老人的公爹识文达字,是县学堂的先生兼门斗。那时,若逢乡中有人科考得中,杨老先生便赶去该村报喜,先在村口放炮三声,昭示天地,再向中榜之人的亲眷递送喜报。杨老先生为人侠义,古道热肠,乡人多喜欢与之交往。遇有庙会,便被公众推举为会头。杨老先生还写得一手好字,邻村白庙的匾额系其亲笔所题,庙中的功德石碑上也刻有其芳名。 周凤臣老人嫁到杨家时,公爹已经仙逝。其时,由于世道动乱,杨家境况渐衰,兄弟们分家另过。迫于生计,丈夫杨士杰常年在外谋职。家中的各项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计,全都扔给周凤臣老人。可怜她身单力薄,一双小脚)受尽劳累。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提起,当年周凤臣老人刚到庄稼地,连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问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刚强,忍著磨难,历尽艰辛,抚养儿女,勤俭持家,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丈夫去闯天津卫,长期投有音讯。有乡人捎来口信,说他在天津生计无著,处境险恶。周凤臣老人听罢,拖儿带女,去天津暑 夫。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丈夫,将其解救回家。从天津归来,丈夫到窑地当了一名帐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可是,在“四清”时期划分家庭成份时,杨士杰因为当过帐房先生,家庭成份划得较高。周凤臣老人生怕为此误了儿孙的前程,日夜悬著一颗心。“文化大革命”期间,长孙杨学强在小学校加入了“红小兵”组织,老人方如释重负,消除心中多年隐忧。 周凤臣老人一生多灾多难,残酷的命运打击接连不断。她膝下二儿五女。1940年,大女儿13岁,到了刚刚能替她分担家务和忧愁的年龄,却突然被一场暴病夺去生命,老人痛失爱女,肝肠寸断。 1968年冬, 35岁的大儿媳温玉兰因脑溢血突然病故,遗下四个孩子。老人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四个孙儿孙女的重担。那时,最大的孙女12岁,最小的孙子才两岁,而文夫在村里务农,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工分,仅靠在北京工作的长子杨守德每月寄来一点钱,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大孙女杨淑玲不得不中途顿学,过早地帮老人分担些家务重担。由于生活实在艰难,被迫将小孙子杨学顺送给本县一家投儿没女的人家做养子,因哭闹不止才又抱回来。老人每提及此事就伤心落里泪。 1970年春,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一夜长睡不醒,撒手西去,家里又少了个主心骨。199O年冬,二女儿杨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于老人谢世。老人再次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周凤臣老人一生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自己却饱受病痛折磨。她38岁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达 40多天,全靠三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维持生命。后来老人的一位舅妈采用民间疗法为其切祛疾,并劝其从此素食斋戒。老人应允后,病体方渐渐痊愈。 从那以后,老人严格修持,坚持茹素,不沾荤腥,直至临终,达半个世纪之久,从未动摇。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拆庙毁像、乱批乱斗,老人痛心疾首,暗自垂汨。由于老人烧香敬佛、诊病治病,家中佛宠被毁,家里仅有 的长木柜和两只箱子被人指走,娘家陪嫁的金银首饰和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财产被人趁乱打劫一空,人也被村里“造反派”押到会上批斗,受尽屈辱、打骂。白天,村里派人在家里监视,老人就趁夜深人静时躲著外人烧香。大年三十有人监视到半夜零点,老人等他们走后,仔细关好门窗虔心拜佛。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老人没有向厄运低头,而是坚持修行不缀,从未间断过一天。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2246.jpg 1976年 9月,为抚养几个孙儿,老人离开放乡热土,随长子一家还人京城,继续操劳。直到80岁高龄,不倏滑倒扭伤左脚,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务重担。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溃烂,流脓流血,指甲全部脱落,疼得老人彻夜难眠,长达一个月之久,在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老人自己用草药敷治,又经一个月方好。但以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两年多,吃饭都无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丝不苟地坚持每日三餐前供奉怫菩萨。她行走不便,就扶著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实在动不了时,老人就在床上点燃三柱香,唤来三岁的小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怫前。逢到有人送来新鲜水果点心,哪怕几个小枣儿,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后再食用。秋冬时节,老人身体格外虚弱,儿女们从营养上考虑,屋劝老人吃些几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诚晚辈:“人要贪吃荤腥,吃一口还—口。” 1992年春节过后,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儿孙百般劝阻。直到 8月,实在拗不过老人,才将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严护的家教 周凤臣老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读不懂儒释道诸般学说大经大论,但她以一颗诚敬之心面对天地,以一颗慈悲之心面对人生,从而感悟到世间善恶因果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则。她不仅自己持戒精严身体力行,还以各种方式教化后人。她的后辈儿孙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五句话。这是她总结出的做人的五条标准:第一,走到天边口要对著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别人著想,不要光想著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四,钱财是身外之,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报应,老人经常讲述一些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教育儿孙,让他们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说:“你们看说书讲古的,好人最终都有好报,坏人最终都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早晚的事儿。” 老人对后辈儿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四个失去母亲,由她亲手拉扯大的孙儿孙女,管束尤其严格。她认为,一个人只有从小教化,树立正确善恶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长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儿孙很小的时候就告诫会他们:“学好别学,别学偷鸡拔烟袋。” 长孙杨学强和小孙杨学顺记得,上小学时老人每天都早早叫他们起来,到学校去打扫妻室、擦桌椅、生炉子。两人常年坚持,养成习惯班级的好人好事记事本上,小哥俩儿的名字总是排在第一名。班上的同学有病,老人知道后,就打发他们去家里看望,帮助补习功课,养成助人为乐的好风尚。村里有一个同学,家里十分贫困,中午经常吃不上饭。杨学强见了人心里不忍,中午回家吃完饭,再拿上一块玉米饼子偷偷送给他吃。天长日久,这事被老人察觉。有一天老人跟在孙子身后,跟到学校,看明白这件事,心中十分赞许。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2330.jpg (老人生前和长孙杨学强在一起) 老人对面子们说:“做好事不要图表扬,不要图回报。做人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好心惊动天和地。”遇到孙儿在外面和小伙伴打架,老人总是严厉批评自己的孙儿,并强今他们去人家里赔礼道歉,给他们幼小心灵灌输自我约束和遇事忍让的美德。他们长大以后,老人又谆谆教导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她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她的教育下,四个孙辈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杨学强、杨学顺不负老人重叟,双双考上大学。 长孙杨学强在老人身漫长大,老人对他格外疼爱,也深知他的弱点,对他倾注了很大心血。杨学强至今对老人的教导吉犹在耳。老人说,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行得端,走得正;在外面工作,要懂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千万别背个不好的名声。对谁都要把心眼儿放在正地方,做啥事来回想想,别自己好就好,不管别人。“针过去了,线也得过去,得让大家都过得去。” “遇到名利上的事,该你得的你就得,不该你得的,就不能得,不要斤斤计较。”针对杨学强性情耿直,脾气火爆,老人劝诫他平时多注意,讲话不要伤人,待人接物要礼让三分,明白“吃亏是福”的道理。这些话都印在杨学强的心里,对他的成 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周风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祟尚仁义礼智信的东方传统美德。她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严格训导后人,重视对他们孝道的培养。她自己也恪守孝道,被后人称颂。 她的婆母在堂时,对她和三嫂子不好,有时甚至失之刻薄。可她以宽容之心对待婆母。婆母晚年重病在床,她和三嫂子煎汤熬药,尽心尽力服侍在身边。婆母弥留之际拉著两个儿媳的手热汨横流,为自己错待她们愧侮不己。周凤臣老人对自己的儿媳孙媳们一概视同己出,待之慈祥和善,婆媳之间互敬互谅,从没红过脸。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2459.jpg (老人生前和家人在一起) 周凤臣老人和三嫂子非常投缘。三嫂子也最信服周凤臣老人的言行。三嫂子做了婆婆以后,曾想对自己儿媳使威风。周凤臣 老人知道后劝她说:“咱们那时昨过来的?将心比心,你得改改规矩!”三嫂子深受启发,从此改变对儿媳的态度。结果,这一家人婆媳和睦,儿女孝顺,日子过得很舒心。三嫂子也以 95岁高龄善终。 周凤臣老人的四女儿杨秀华,为和老人一起抚养嫂子遗下的四个孩子,到了 27岁还没出嫁。后经老人劝说才找了婆家,婚后婆媳关系不太好,四女儿回家来向老人倾诉。老人则批评自己的女儿要以忍让之心孝敬长辈,不许顶撞婆母。“她对你好 不好,那是她的事,你把好心服儿搁到正地方,终归有一天她会知道。”“你看,你奶奶待我不好,等到她动不了那一天,我尽心侍候她,她说我对不起你,她那时就知道我对她好了......” 四女儿从老人的言行中找到精神的慰藉,逐渐平衡了心理,开始注意处理好与长辈人的关系。老人经常在私下里殷殷嘱咐四女儿的孩子们:“你们得好好孝顺**,她太不容易,你们要不孝顺她,她还有时熬头儿?” [ 本帖最后由 舍得 于 2007-8-18 10:35 编辑 ]
TK29帖子1楼右侧xm竖版广告90-240
个性签名

若以一毫物 用布施诸佛 八十千劫中 巨富具财宝

广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舍得
注册时间2007-01-27
楼主发表于:2007-08-18 02:33只看该作者
2楼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5338.jpg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5400.jpg 社会著名人士在此留下的赠言。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5437.jpg 这是老人生前经常教育子女的五句话,当然这不仅是对她子女的教导,也是为我们后人留下的遗训。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5.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5.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6.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5518.jpg 专家评论 周凤臣老人身件不腐现象,引起了各界有关专家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发表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 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原理事长张震寰,生前对周凤臣老人的保护、研究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 1994年1月9日他在家中听取了杨学强等人的专题汇报,观看了有关录象资料,对如何搞好周风臣老人的保护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件要求。他还在百忙之中数次写信,了解事态发展情况,指导工作的开展,他在专门致杨学强所在单位领导的函中强调指出:“对周风臣老人身体变化过程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在21世纪人体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密切相关,此项研究也将在国际上引起震动和反响。”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原局长、毛主席遗体保护考家徐静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病理学考家刘彤华教授,1993年 6月考察老人后认为:老人临终前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上吐下泻”、“咳痰”、“体表液”等,导致身体大量脱水;老人辞世后被置于暖气边,室温高而空气干燥,躯体内水份蒸发,二者是造成躯体干枯的重要原因。快速失水,似木乃伊,暂不腐坏是可以解释的。 1994年4月,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陈守良和蔡益鹏作现场考察后认为,老人躯体在自然状况下不腐的现象值得研究,需要科学地进行解释,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保存至今,因为在躯体保存上甚感困难的就是大肠杆菌的繁殖问题。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院庄祥昌教授认为:考古学界比较熟悉的木乃伊是在特定的干燥环境下形成的,但在常温下就不行。至今末发现对老人身体进行过特殊的药物处理,这个现象需要解释。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病理学教授王德文考察后说: “老人的遗体确实与木乃伊不一样。老人道体保存的这么好,我觉得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我搞病理学研究,在考察后感到需要解释的就是老人的内脏如何能在常温下保存至今?如今是什么样?体内究竟还有多少含水量?”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宋孔智教授认为:“香河老人现象尽管人们不理解,但却否定不了这一事实,它的意义比社会上特异功能现象的意义还要重大。这一现象从传统医学、气功、宗教内核里都能解释,但现代科学解释不了。这也说明新科学的诞生己为期不远了,而且是必然的。” l 997年11月15日, 武警后勤部卫生部、武警总医院派出医学专家,对老人目前身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体表检查。专家们考察后认为:一、周风臣老人的死亡过程与常人不同。老人逝世五年遗体未加任何处理,在自然状态下,仍处于干燥状态,这个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二、感谢家人对老人的保护。希望继续保存好遗体,供长期研究之用;三、每年系统进行医学观察1—2次,建立记录档案。有条件时做进一步的仪器测定和做组织学、细胞学以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四、为拓展研究成果,组织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必要时成立一个非常设机构,不定期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科学院牛实为教授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对周凤臣老人生命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作为宇宙和地球极端苛刻选择出的“万灵之长”,原本具有许多包含自我调控在内的强大功能, 但由于后天“能量”的耗散,致使这些功能被大大削弱。香河老人以极小的“物质”消耗,聚集了极大的生命能量。她能如此有序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演变,实在需要认真研究。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1/235910.jpg 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李之柄秘书长认为:香河老人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奇迹和超自然现象,她是在旧世纪即将结束、新世纪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出现的, 有其必然性。 他认为:老人生前行善、信佛、茹素、吃苦及所在环境,都应该是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我们难解释的是:她的肉身死了,但仍具有一种能量,具有免疫能力。她的体能没有死亡,甚至智能也没有死亡,正如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 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冯理达教授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专程到香河对周风臣老人进行了考察。她在留言中写到:周凤臣老人生前生后留给世界科学的宝物是们急需大力研究的,也是需要抓住机遇,埋头苦干的。…… 衷心祝愿在咱们的香港回归之际能为祖国、中华民族开出更艳丽更香之花,留香千古!!!” 北京大学哲学系强昱博士在考察香河老后认为:香河老人的生命奇迹,是传统文化历史价值的现;香河老人又是一个道德典范,她平凡而又极不普通的人生告诫我们,只有做一个符合时代道德要求和价值规范的人,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自觉人生。…香河老人实实在在改变了世界,她改变了我们很深蒂固的概念。 对于周风臣老人特殊生命演化现象的奥秘和内涵,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和发掘。
个性签名

若以一毫物 用布施诸佛 八十千劫中 巨富具财宝

舍得
注册时间2007-01-27
楼主发表于:2007-08-18 02:34只看该作者
3楼
3 著名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太极专业委员会主任、道家太极门传人陆锦川先生认为: 肉身不腐, 自古分“圣” “凡”两类。圣,佛家称为“金刚琉璃体”、道家称“紫金琼玉身”,如广东韶关南华寺供奉的唐代高憎惠能的肉身;凡, 就是“木乃伊”。这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因为其成因完全不同: “凡”体不腐的致因是特殊的环境条件或人为的加工处理,而“圣”体不腐则是自然形成的。 “圣”“凡”两者间的鉴别,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颜色和润泽:圣体明亮而有光泽,凡体则晦暗而晦涩;二是气味:圣体有“异香”, 或称为“奇香”, 凡体则有“异味”,三是存放:圣体可以自然以处,不需要人为的处置,凡体则依赖特殊的环境,或靠人为的保护。我看到的周凤臣老人,身体如玉石玛淄,身上有“奇香”,没有人为的处置,与一般的“凡”体有本质的差别,很象佛家讲的“金刚琉璃体”、道家讲的“紫金琼玉身”。 陆锦川先生指出:香河老人这样一个很平常的农村妇女,能够成道,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她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她的成道一个自然无为的过程,没有归入宗教,她是一个普通女性,成道是很难能可贵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三,她成道于现代社会。鉴于这些,她的价值就不同凡响。她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入,在日常生活中, 同样可以成道, 可以留下“真身”。这也说明了平常就是道。我国历史上留下的“肉身”,如惠能大师, 都是以宗教形式出现的, 而且人们总认为, 他们是和尚、是修行人。但香河老人却不一样,她在平常之中得道了。 陆锦川先生说: 肉身不腐的内涵十分丰富, 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香河老人“肉身”的存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说明人类有许多奥秘,特别是关于生命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她属于全人类,相信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会来保护她、研究她! 我国佛教界著名人士对老人“肉身”存世,十分欣慰和推祟,充分肯定了老人修持所达到的境界, 纷纷前来老人故居拜望老人。 1993年4月,北京广化寺怡学法师考察老人后,在给老人家人的信中写道: “周临终的种种征兆甚为明显, 极言家入积德行善,孝亲尊老,可乃社会公德。在世风日下的今天,实为难得。若能立为榜样,成为生动活泼的真实楷模, 必能教育和感化有缘人,达到治理社会、净化人心的目的,是难得之素材”。 “周风臣信女的一生言行及临终遗言,意义深远,功德无量,令人钦佩和尊敬。我希望周氏家人应顺老人诣意,成全老人遗愿,圆满老人所做功德,必能不负功心,受龙天护法,得人间欢慈。” l996年5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青海省佛教协会会长、塔尔寺寺主阿嘉.洛桑图旦活佛,专程来老人故居了解情况,并为老人题字“功德圆满”。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2/000022.jpg 杨守德老人告诉我们,母亲生前每天烧香磕头,因为家中没有佛像,孙子就在外地请回一尊观音像给奶奶供奉,这尊观音像现在仍供在老人生前的屋子里,老人后来年岁大了,行动不便就让儿孙扶着到佛前上香。 小贺在采访中说‘老人留下这个肉身,实在不可思议,是你们全家人的骄傲’老人笑着说‘这是人类的骄傲和福报’。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2/000102.jpg 最后我们要求老人在我们的采访记录上签了字,证明这次活动的真实性。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2/000152.jpg 我们问杨守德老人,能不能让我们进屋去礼拜老人的真身,老人同意了我们的请求。 (常人是不能进屋里去的),进到屋里我们发现这是三个小间,左面的一间现已成了一个过道,在靠右的角上有全佛龛,供着佛像,中间的屋子现在还有家人住在里面,里屋就是存放老人真身的地方了。) 怀着无比恭敬的心,我们向老人三拜。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2/000306.jpg 这是近距离拍到的老人真身照片。(老人面部颜色自然脱水后已呈褐色,看上去很安祥,就如她的孙子所说的,‘老人一直在睡觉’。 http://www.heshang.com/images/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pload/2005/07/22/000357.jpg 我们临别前与老人合影留念。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5.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5.GIF 注:本文的编写,采用了杨传三撰文的《香河肉身》(由杨守德老人提供)。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5.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5.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13.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13.GIF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13.GIF 特别提示:因急于上传,文字有多处错误,如欲转载印刷,请和念珠联系,提供校正的文字和高象素的图片.(念珠 [email protected])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05.GIF欢迎大家转贴!功德无量!!! http://www.heshang.com/images/UBBicon/em11.GIF请勿转载本贴用于商业用途!!! 周风臣老人故居 地址: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 邮编:065400 电话: (0316)8315710 联系人:杨守德 采访人:贺莎莎 陈世川 摄 影:念珠 录 音:李北兰 报告整理:念珠 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立即成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garden
注册时间2007-01-11
发表于:2007-08-18 05:36只看该作者
4楼
老人很安祥,十分钦佩:hua: :hua: :hua:
airman888
注册时间2005-11-03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2007-08-22 09:31只看该作者
5楼
怕怕~~~~~~~~~~~~~~~~~~~~~~~~~~~~`
个性签名

哎,又浪费一个小时,我为什么什么事情都那么认真?以后尽量不上论坛了。

太阳风
注册时间2007-09-11
发表于:2007-12-06 14:10只看该作者
6楼
:o :o :lol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