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4指标][转贴]经济指标解释
[B]M0、M2货币供应[/B]
在宏观经济学里,衡量货币供应指标有三个: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M0指流通中的现金,新版人民币就是一种现金;狭义货币M1指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存款之和;广义货币M2则是M1与定期存款之和。我们从央行每季公布的金融运行情况报告中不难发现,央行是通过M0、M1、M2的增减来揭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的。
货币的狭义定义:M1 货币的广义定义:M2,M3
货币定义的探求不应以原理为基础,而应以组织我们的经济知识的实用性为基础。"货币"是我们通过特定的操作来选择指定的一个数字,它不是什么像美洲大陆那样需要发现的东西,它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试验性科学行为,就像物理学的"长度"、"温度"或者"力"。提倡广义货币度量的经济学家们倾向于强调定义和度量货币供给的最重要动机是为稳定经济活动,或者说至少为防止货币供给的突然变化对经济造成损害而控制货币供给。他们不愿把货币只定义为那些用于支付的项目,而是以经验准则为基础下定义,包括在货币供给度量中的那些项目都与总体经济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最好的货币度量是能够精确预测名义GDP、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度量。货币的交易媒介度量不一定是与经济活动联系得最紧密的度量。 此外,由于许多流动资产很容易转换成交易媒介,所以货币的度量不应该被看作是固定不变的,很大程度上需要对它们进行判断。密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安娜·舒瓦茨(Anna Schwartz)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雄辩地提出如下观点:
货币的这个概念提高了构成当今货币度量的资产在一段时期内发展演变的可能性。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创纪录的利率水平造成的创新金融实践和管制的放松促使美联储用新的货币度量来替代老的货币度量。只要新的金融发展继续减少传统货币度量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我们就必须定期修改我们的货币定义。虽然科学家们承认M1、M2和M3对总需求额定GDP和价格水平有特殊的含义,但哪一项措施最好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如果三种定义总是一起持续长时间地运作(相互混杂交织),美联储不会迫于压力在这之中做出选择。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总是这种情形。所有这三种定义的增长率在70年代比60年代快,有时它们明显存在差别。比如,90年代初,M1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M2和M3的增长率明显较慢。货币聚集体特性的这些区别向美联储提出了一个难题。
2楼
[B]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 PMI[/B]
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分界线,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的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经济的萎缩。
该指数反映了美国制造业业务量,向来深受美国各界关注。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3楼
[B]失业率 Unemployment[/B]
每一个月,劳工部统计局对全美四万七千个抽样家庭作实地的访问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中有多少人工作、有多少没工作者、是否具有积极寻找工作的意图。以如此的方法来统计出:有工作意愿,而仍没有就业工作的人口比率,即是所谓的失业率。
失业率与其相关的统计资料,是极具重要性的经济指针,此为每个月中第一个较具体的整体经济好坏的指南,经济学家利用失业率、就业概况、平均工时、每小时平均工资等数据资料,可以合理的预测工业生产、个人收入中的薪资结构、甚至新屋兴建等等后续发表的经济指针。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4楼
[B]生产者物价指数(PPI)[/B]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一、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二、 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
三、 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资料的搜集,是由美国商务部统计局负责,基准日为每个月包含13号在内该周的星期二,取3200种商品的共计四万三千种报价,再加以加权计算成百进位的型态,以方便比较。比较的机骑士以1967年的指数为100起算 。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5楼
[B]国内生产总值 GDP[/B]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地区)全部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包括本国居民、外国居民在内的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所产和提供最众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从生产角度,等于各部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从收入角度,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从使用角度,等于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之和。以上三种情况,从计算角度来看,分别可以称为生产法(亦称部门法)、收入法(亦称成本法)和使用法(亦称最终产品法)。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地区)外净要素收入之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本国(地区)居民在国(地区)外创造的价值但不包括外国(地区)居民在本国(地区)创造的价值,它不同于国内生产总值强调地地域概念,强调的是国民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即国内生产净值包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劳动者报酬,上述三者基本上能反映最终的成果和服务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范围包括地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部门,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国民经济部门的一种划分。按照国际上的—般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1993年年报和往年相比,浙江省统计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与划分作了些新的变动,主要有:
1.视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再划分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2.规范了第二产业的内涵;把原先归入农业的农村无证经营工业归人工业部门,以完整工业行业的概念
3.根据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部门的作用,重新进行排序分类
这样,国内生产总值行业构成的情况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农作物裁培)、林、牧、渔业,以往所称的副业,系指农户所从事的野生植物采集、捕猎,家庭兼营手工业不再单独列出,统一并入农、林、牧、渔业及工业各业中。农业包括农户、农村集体和国营农场的全部农业生产活动。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我国工业活动统计范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但不包括属于农业的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二是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三是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四是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这四个部分又细分为二十五个行业。
建筑业核算的对象是房屋、构筑物和设备安装活动。具体包括: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私人建房投资工作量,与施工工程有关的地质勘探、勘察设计工作量和房屋、构筑物大修理工作量四个部分。
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所有经济活动部门。有:
1.农林牧渔服务业
2.质勘探、水利管理业
3.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业
4.批发和零售贸易、警饮业
5.金融保险业
6.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管理业、房地产开发业、城乡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折旧、虚损房租
7.社会服务业
8.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
9.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事业
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1.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
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可分别采用生产法、分配法和使用法。由于目前统计制度的规定性,县城一般采用分配法计算。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产业划分,利用现有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统计、财务资料,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测算出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永嘉县国内生产总值如表-1。
如上所说,由于1993年年报始,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和以往有所不同,我们对1900-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据1993年制度重新作了调整,具体情况如表-2。
四、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换算
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是按生产者价值表示的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为消除各年份现行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要编制“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表”。编制价格指数:有一些基本方法可供选择,在纵向历史对比时,有不变价格法,价格指数法和价格变动差额法;在横向国际对比时,有换算美元法和购买力平均法。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换算,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则:1.动态可比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2.适合经济分级管理的国情,3.便于国内对比和国际比较。
98年以前的年份,我们进行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换算基本上来用如下方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工业,利用总产值指数来计算,其他行业采用省统计局统一编制的价格指数换算,并把每一行业分项的换算结果相加,得到不变价或可比价的国内生产总值。
目前,我国统计农业、工业不变价是采用国家统计局统一编制的基年不变价由基层直接计算汇总,而不是以有关价格指数缩减现价总产值求得。由于不变价格编制时间较长,且1990年的不变价与实际情况相距较大,这样用现价和不变价产值之间的系数就不能反映当年现价和实物量之间的真正价差。同时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支出法核算的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是通过有关价格指数对现价计算的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进行缩减求得,这样就使得按生产法计算的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与支出法计算的可比价目内生产总值难以平衡。为此,浙江省统汁局规定,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农业和工业可比价产值与增加值统—按指数缩减法进行换算,方法如下:
1.确定1990的为基期。以1990年当年价总产值、增加值值作为可比价总产值、增加值的基期数。
2.计算报告期缩减指数
3.报告期当年价总产值、当年价增加值分别除以报告期缩减指数求得报告期可比价总产值、可比价增加值。
这样,报告期可比价总产值就是基期可比价总产值(也即基期当年价总产值)乘上不变价总产值发展速度;报告期可比价增加值就是报告期可比价总产值乘以报告期当年价增加值率。(推导略)
省统计局要求各地对1990年以来的工、农业可比价总产值、增加值及可比价目内生产总值都进行调整换算,1990年以后年份与1990年以前年份资科比较可利用环比速度连乘积求得定基发展速度进行比较,以避免绝对数比较产生误差。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6楼
[B]零售销售指数 Retail Sales Index[/B]
零售指数一般能提供有关消费支出的资料,但由于此项资料的范围太广,采样后的内容,日后常有修正的举动,因而专家们对此一数据的公布采取较审慎的态度 基本上,凡以现金或信用卡付账的零售商品行为,均为零售的业务范围。于耐久性商品方面,包括:汽车、家具、电器、建材的零售;于非耐久性商品方面,包括:百货、超级市场、药品和酒类的零售。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发表于:2004-08-12 09:14只看该作者
7楼
[em72] [em33] [em43] [em35]
9楼
[B]消费者物价指数(CPI)[/B]
消费者物价指数追踪每个月的生活成本以计算通货膨胀。假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看看我们的例子,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的货品及服务。
每个月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涵括生活必需品如食物、新旧汽车、汽油、房屋、大学学费、公用设备、衣服以及医疗的价格。此外,消费者物价指数亦混合一些生活享受的成本,例如体育活动的门票以及高级餐厅的晚餐。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8楼
[B]工业生产指数[/B]
工业生产指数只代表全美国各工厂、矿场、公用电力的总生产(OUT PUT),通常加权换算为百进位以便于比较。比较基准为1967年。
本数值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ED)搜集资料。其引用的数据中,由于资料搜集不易,只有小部分是确实的生产数据,绝大部分是预估的数据。此数据是利用工业的工人时数、平均工作时间、工业用电量推算而出的结果。因此由劳工部所统计公布的工业工人人数与平均工时的数据资料就显得有相当重要的份量。 在各种经济指针中,工业生产指针可以说是最容易预测的一个指针。许多经济学家在计算GNP,或预估未来的经济走向时,工业生产指数是最常引用的数据数据(服务业的生产指数多为预估数据) 。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10楼
[B]美国联邦储备局(FED) [/B]
美国联邦准备局(FED)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
FED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其下是12 个联邦准备银行和各准备银行的会员银行。 美国联邦准备局以「独立」和「制衡」为基本原则。在制衡方面,该局的七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悉由总统提名,经由参议院行使同意权,对于货币政 策的决议,如调高或调低重贴现率,系采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为「记名投票」,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给原本已居多数的一方。总统固然可以掌握理事与主席、副主席的提名,然而一经参院通过,任期长 达十四年,最多可能历任五任总统。
至于独立性方面,FED以人事独立与预算独立最为人称道,除理事会之外,另外还设有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负责较长期的货币决策并依据外汇指导原 则、外汇操作之授权作业与外汇操作程序进行外汇操作。
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强势地位,美国联邦准备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动尤受汇市瞩目。日圆因贸易顺差而大涨时,日本央行多次干预多属无效,幸赖美国联邦准备局出手干预才对投机客产生赫阻作用。
联邦准备局也是制定美国货币政策的首脑机关,1993年10月起,美国经济景气快速攀升,有引发通膨之虞,多亏当时也是现任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葛林斯班(Green Spain)在不顾民意及政治压力下,连续七次调高重贴现率,使美国经济软性着陆术功,免于通货膨胀的威胁。
[B]利率交换[/B]
利率交换系指债信评等不同的募款人,立约交换相同期限、相同金额债务之利息费用,以共同节省债息的规避利率风险行为。
典型的利率交换合约,一般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交换,例如:甲公司想以6%的固定利率发行一笔2000万美元的3年期公司债,但以该公司的信用等级,只能以6.5%的利率发行,惟若向银行借款,则因该公司与银行往来关系良好,可以6个月LIBOR(London Inter Bank Offered Rate)加码0.5个百分点的浮动利率借到资金。此时,恰好乙公司也需要一笔2000万美元3年期的资金,该公司虽偏好以浮动利率的方式借入,惟却必须负担6个月期LIBOR加码1个百分点;至若发行公司债,因为乙公司在国际债券市场上有良好的知名度,故可以6%的固定利率发行。从而,甲公司与乙公司可各自发挥在浮动利率市场及固定利率市场的价格优势,进行利率交换合约。透过利率交换,双方皆可节省利息成本。
[B]国际收支平衡理论[/B]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主张国际收支有顺差, 则货币升值;出现逆差,则货币走软。 国际收支的平衡是由「财货与劳务的交易」与「国际间的资本移动」来决定。从国际收支帐中「财货与劳务的交易」部分来看,当外国人向我们国家购买商品时,必须将外国的货币换成我们国家的货币,这就形成了外国货币的供给来源,也提供货币需求的来源。相反地,当我们向外国买进商品时,要先兑换成外国的货币,于是形成对外国货币的需求,以及对我们国家货币的供给。
而影响双方购买量多寡的因素包括:
(1)我们国家的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物价低廉或昂贵;
(2)两国人民实质所得的水准。当然消费习惯的改变、科技的发展、资源的累积、农作物的收成情况,甚至罢工、市场结构或商业政策的改变等也会影响这部分的外汇供需。
其次,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短期利率的不同,会造成国际间的资本移动,影响外汇的供需状况。如果一个国家降低利率,则资金会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对外汇便有了需求,该国货币就会出现贬值的压力。反之,如果一国调高利率,则会吸引资金流入该国,产生对外汇的供给,造成该国货币升值。 不过在实务上,事情并非如此单纯,调高利率不见得会产生资金净流入。
正确一点来说,央行所能调整的利率是单纯的名目利率,而实质利率较高的国家才能吸引资金流入,使货币升值(所谓实质利率就是名目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换句话说,就算一国将利率调整到高于其它国家的水准,但如果存款人赚到的利息,还抵不过因为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资产缩水,资金仍旧不会流入该国。
[B]物价平均指数[/B]
GNP平减指数有两种表达方式:隐含物价平减指数和固定物价平减指数。 一般比较重视隐含物价平减指数,因为它不仅代表物价的变动,也能反映国民生产毛额(GNP)组成份子比例的变动。
而固定物价平减指数的表达方式,是以1972年为基数(100)直接加价比较,假若上下两季的物价末波动,则固定物价平减指数就不会产生变动。
美国商务部公布GNP资料的同时,也会附带发布GNP平减指数资料。 每一季GNP平减指数的增加,足以代表当季的实质通货膨胀,其对美元的影响与生产者物价指数及消费者物价指数相似。
一般来说,只要市场认为主管当局对于物价的上涨仍可藉由调高利率而获得掌控,对美元来说大多偏向利多。但如果物价的涨幅超出控制,在连续调高利率之后仍无法遏止的话,对美元则是利空。 专家研究过去GNP平减指数的变动,要比生产者物价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得小。当通货膨胀高涨时,以上两种物价指数的增加要比GNP平减指数的增加幅度小。 名目GNP的成长代表实质GNP的成长加上隐含物价平减指数(即通货膨胀)的增加。一般来说,市场对名目GNP大幅度的成长,并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应。
[B]趸售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 WPI)[/B]
定 义:趸售物价指数是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 包括在内的产品有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进出口品,但不包括各类劳务。
数据解读 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三种物价指数之一。
[B]通货紧缩(Deflation)[/B]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B]企业存货(Inventories)[/B]
包括:工厂存货、趸售业存货、零售业存货 存货资料的主要用途是评估生产循环的状况。存货如果低于适当水准,生产将增加,反之,存货如果高于适当水准,生产将减少。
[B]折价因子(deflator)[/B]
利用物价指数将当期价格换算(折价)为固定价格的单位时,经常被称之为折价因子。
[B]LIBOR[/B]
LIBOR系London Inter Bank Offered Rate)的简称,它是伦敦国际银行同业间从事欧洲美元资金拆放的利率,拆放期限可从短期仅隔夜至长达5年,较常见的为3个月期或6个月期。
大多数主要金融中心都有类似LIBOR的利率,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AIBOR、德国法兰克福的FIBOR、以及法国巴黎的PIBOR。
美国并无直接对应LIBOR的利率。美国的银行间市场是联邦基金市场,而贷款契约的基础是基本利率(Prime Rate),此利率适用于信用等级最佳的借款者。LIBOR直接由市场供需决定,因此不断变化;Prime Rate由银行订定,较不经常变动。
[B]扩张的财政政策[/B]
当一国的政府决定采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时,有两种作法:一为增加政府支出,一为减少税收。财政政策对外汇市场的短期影响并不明显,但如果累积过多的财政赤字,长期将对该国货币造成利空消息。
财政政策,对外汇市场的短期影响并不明显,我们不妨从理论上来分别讨论在经常帐及资本帐的长期影响:
1.在经常帐方面:国民所得增加,消费能力提高, 对进口货品的消费也会相对地增加,净出口因此减少,对本国的货币偏向利空的影响。
2.在资本帐方面:如果当时的市场资金已经十分紧俏,则政府大幅的增加支出将带动市场利率略为走高,不过对吸引资金转存本国货币帐户的作用不大, 倒是政府增加支出的幅度如果够大,对经济景气可能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使国际资金对该国股市产生利多预期,那么可能吸引外资投资该国股市,如此一来, 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可能成为一项利多消息而升值。
另一种情况是当政府以减税行动来进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时,从经常帐的角度来看,此时民间因减税,可以支配的所得提升,因此消费能力增加,对进口货物的消费金额也会增加。
理论上来说,净出口金额的减少将会使该国货币趋向贬值,从资本帐的角度来看, 减税幅度若够大,对股市足以产生刺激作用,也会吸引国际资金流入。不过在实务上,绝少因为单纯的减税行动而对汇价产生刺激,倒是像日本在1990年代推出的一连串大型刺激景气方案,对股市产生较大的推动力道,也吸引不少外资介入。
事实上减税行动也往往合并在景气刺激方案中实施。 政府不论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都将使得财政负担加重,如果该国政府的财政原本就处于赤字状态,则该国货币因为政府增加支出,景气上扬所带来的利多剌激而升值之后,长期汇市将会焦点转回到该国的财政赤字,如果财政赤字累积过大,恐成为汇市打压该国货币的借口。
[B]缩减的财政措施[/B]
政府推动缩减的财政措施通常有两种作法:一为减少政府支出,一为增加税收。即以开源(增加税收)或节流(减少支出)来减轻财政赤字。多半会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抵销或减轻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一个国家采行缩减的财政政策时,所持的理由大多是因为国库已经不堪负荷,因此政府藉开源(增加税收)或节流(减少支出)来减轻财政赤字。而当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时,就理论上来说,经由经常帐或资本帐对外汇市场所造成的冲击恰与扩张的财政政策相反。
但从实务面来看,单独地进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对外汇的影响并不明确,就算有,也往往不是着眼于国际收支的改善或恶化,而是对内部的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 缩减预算支出,减少政府赤字,有助一国改善其经济体质,对该货币应是利多。
1995年第四季末,美元便因为外汇预期美国预算赤字问题可望获得解决而上扬。但像削减社会福利、提高税收都很容易引起一般民众的反感,造成社会不安,对币值反而容易形成不利的影响。
像法国1996年1月为抗议削减社会福利所进行的全国大罢工,便使当时法国法朗兑马克下跌;所以说单独进行紧缩的预算政策,还要视其影响的层面及其经济背景而定。
事实上,因为缩减的预算赤字将会导致景气紧缩, 所以一般多会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抵销或减轻紧缩财政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此一来,利率的走低对该国货币才会出现较明显的偏空反应。
[B]宽松的货币政策[/B]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取像降低重贴现率与法定存款准备,或者在公开市场操作赎回债券释出资金等方式,藉以提高货币供给成长率,增加市场的可借贷资金,应付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刺激景气。
当中央银行决定采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 对于外汇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国际收支帐中的经常帐及资本帐来加以探讨:
站在资本帐的角度:降低利率减少了外资存放于本国银行生息的意愿,而可能将资金转存到其它币别的帐户,对本国的货币来说偏向利空;但降低利率可能会使股票、债券价格大幅上扬,吸引外资投入本国的股市、债市,此时对本国货币需求的增加,可以抵销一部分降息对汇价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站在经常帐的角度:利率的降低可以刺激本国的景气成长,提高国民所得,增加消费支出,因此对进口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使净出口金额减少,对本国货币来说是趋向贬值。
在国际汇市的实务上,主要工业国家调低利率时, 对该国的货币多偏向利空。不过并不是没有例外,1995 年起德国一连串调降利率的动作在当时并末使马克走贬,反而因美国股市下跌,资金转注欧洲股市而受惠走强。一直到1995年10月以后,德银连续降息,才成为投机客放空马克的借口。
然而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股市正开始长波段的涨势,使资金回流(由1995 年10月份至1996年2月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1千多点)所致。故降息对汇市的作用,有时还要合并考虑股、债市的资本移动所产生的效果。当然,影响的程度多大,也要视该国的股市规模,及对外的开放程度而定。
[B]紧缩的货币政策[/B]
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诸如提高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以及在公开市场操作释出债券等作法,以求降低货币供给成长率,减少市场可贷资金,冷却过热的资金需求,使景气降温,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
当中央银行决定采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 我们同样可以从国际收支帐中的经常帐及资本帐来加以探讨对于外汇市场的影响:
就资本帐而言:调高利率增加了外资存放在本国银行生息的意愿,而可能将资金自其它币别的帐户转存到本国货币的帐户,对本国的货币来说,是偏向利多。但如果央行调升利率的行动造成股票、债券价格大幅下挫,可能会造成本国的股市、债市失血,当这笔资金开始向外国寻求投资管道时,对外国货币需求的增加,对本国的货币来说,反而是利空。
就经常帐而言:利率升高将会紧缩本国的经济, 国民所得提高,消费支出减少,因此对进口品的需求也会减少,从而使净出口金额增加,促使贸易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对本国货币来说是偏向升值。
在国际汇市的实务上,主要工业国家调高利率时, 对该国的货币多偏向利多。不过和降息一样,也有例外的时候。
1995年起美国联邦准备局为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一连串调高利率的动作并未使美元上扬,反而因美国股市及债市的下跌,资金转往欧洲股市而走贬,所以升息对汇市的作用,也要合并考虑股、债市的资本移动所产生的效果。影响的程度,也同样要视其对投资外国股市或债市等有价证券的开放程度而定。 另外,一国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时,通常是因为该国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通货膨胀的程度超过政策的掌控能力,使「实质利率」降低,则调高利率对该国货币未必能产生利多作用。
[B]资本帐[/B]
资本帐主要在描述一国的长、短期资本流动情形,内容包括长期资本、非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特别提款权、误差与遗漏,以及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等项目。
在金融市场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国际间的资本移动对于外汇价格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在经常帐中因为贸易往来产生的外汇供需波动, 尤其当一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愈高,外国资金的汇进与汇出,对两国间汇率的影响力就愈大。
长短资本移动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一国常住居民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国长期债券及公司股票等证券的投资。这一类的长期资本移动对外汇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日本对美国债券的购买数量一向很大,但这种购买行为有季节性。在每年3月底及9月底半年度会计结算日前, 日本对美国债券的净买入部位通常会降到最低,俟会计年度结算日后,再逐步增加购买的数量。当日本向美国增加债券的购买时,对美元的需求增加:当购买量减少时,对美元的需求也减少。
又如欧英国家对日本股市的介入程度也颇深,当美国看好未来日本股市而欲增加对日本股市的投资时, 会将美元转成日圆,日圆的需求也会因而增加。短期私人资本移动又分非流动型及流动型两种,前者指一年以下较不具流动性的证券、外汇或资金移动、特别提款权,当国际收支项目繁杂,以及统计时遭遇到评价、归类等问题,导致借贷不平衡时,则用「误差与遗漏」这一项调整之。
至于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移动是指一年以下证券的交易及外汇或短期资金(包括存款、商业票据、应收帐款)的移动。经常帐与资本帐合称「官方准备交易余额」或「官方清算余额」。
[B]货币理论[/B]
货币理论为国际货币收支理论的简称,主张汇率是由货币的总供给和货币的总需求来决定,货币总供给增加或货币需求减少时,该国货币将会贬值:供给减少或货币需求增加时,该国货币将会升值。
有些学者对国际货币收支理论不甚赞成, 认为汇率是一种以货币换取货币的价格, 民众对货币的需求由他们的实质所得水准(赚来的钱除以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准和利率来决定。赞成者则认为,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就会使本国的利率降低,其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本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会使利率降低,人们比较愿意向银行借钱,消费的意愿增加,使得进口增加,同时也增加对外国货币的需求。
第二、利率降低将会刺激本国的投资人想要到外国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投资工具, 对外国货币的需求相对增加,外国货币在超额需求的情况下升值,相对地本国的货币就会贬值。 汇率变化的结果,对本国的消费者来说,外国的货物会变得比较贵,加上本国货品出口需求增加,本国的物价也升高了,本国人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消除了原先的超额货币供给。
总之,当一个国家增加货币供给时,该国货币会贬值,反之当一个国家减少货币供给时该国货币会升值。 1970年代美元兑西德马克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超额的货币供给,而西德的货币供给成长又比世界其它国家小得多。相同的理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当一个国家货币需求增多时,该国货币将会升值,如果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将会贬值。当然这样的理论也招致其它学者的批评,认为太过极端,汇率的决定不能以货币供给一言蔽之。
[B]货币政策[/B]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透过一些工具来增加或减少民众所持有的现金及存款总数,包括调整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 以达到刺激景气发展,或者是降低物价上涨压力的目的。
当一个国家面临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必须想办法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来刺激景气; 相反地,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快、过热,有引发通货膨胀危险时,政府也要设法加以抑制,减缓经济成长的速度。大抵可以分为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两种。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 进而对经济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的政策,包括调整重贴现率、存款准备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
调低重贴现率、降低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或在公开市场买回债券、释出资金等动作,都是为了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成长,以降低市场利率,刺激民间的投资及消费意愿,也就是刺激经济景气的成长,这种政策称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政策的方向是调高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或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吸回资金,则是为了减缓货币供给的成长, 提高市场的利率,冷却过热的投资消费,以降低因为社会总需求大过总供给所可能造成的通货膨胀危机, 这种政策称为「紧缩的货币政策」。
对外汇市场来说,一般人会较注意中央银行对主要利率(如重贴现率、证券质押利率、主要借款利率等, 因国而异)的调整行动,较少注意存款准备率的变动。至于公开市场操作,一般较常注意是德国央行的操作行动,德国央行每周三会进行例行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其中附买回协议利率(repo)的动向是市场判断德国央行是否会在双周例会中调整利率的主要依据之一。
[B]购买力平价理论[/B]
购买力平价理论主张两国之间的汇率必须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比率来决定。 虽然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四种前提假设条件偏离现实太远,但在汇市实务中,如果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相当严重,每一单位该国货币的购买力逐日下降时,持有该弱势货币者将会转换成其它较强势的货币,如此一来确实会使该国货币走贬。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乃指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力之强弱,会影响对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高低。
例如原本甲乙两国的10元, 同样可以在甲乙两国国内买到五支铅笔,但后来乙国国内物价上涨,甲国货币10元仍然可以在甲国买五支铅笔,但乙国货币10元却只能在乙国买到三支铅笔。此时甲国货币的「购买力」要比乙国货币的「购买力」来得强,甲国货币挺升,乙国货币则走贬。 不过这种理论要成立,必须有四种假设前提:
第一、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
第二、所有的商品价格均呈同幅度的变动:
第三、物价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第四、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数量而已。
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四种假设条件偏离现实太远,因此在实证上常发生不适用的情况,不过这并不表示此一理论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实务上,如果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当严重,物价飞涨时,持有该货币者会转换成其它较强势的货币,以免资产的实质价值缩水,甚至在实际通货膨胀现象尚未出现,若市场预期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会升高时,也会进行上述转换币别的行为。
[B]货币供给[/B]
货币供给从定义上来说,可以分为狭义及广义两种。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民间所持有的现金加上可以开支票的存款,通常这类定义范围的货币供给称为M1;广义的货币供给是指M1加上定期储蓄存款,即常见的M2。
由于国情不同,对货币供给定义的范围也不一致,如德国定义有M3货币供给,英国则从M0到M4都有。就台湾而言,M1又可以分为M1a与 M1b,其内容如下: M1a = 公众持有的现金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M1b = M1a + 活期储蓄存款 基本上「M」字母旁边所附加的阿拉伯数字愈大, 英文字母顺序愈后面,表示所涵盖的范围愈广。
货币供给成长率如果增加太快,表示民间持有的货币太多。假设社会上所生产的商品并没有增加,则「过多的金钱追逐过少的货物」便会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各国为了监控货币供给的成长,都会选择与通货膨胀相关性最高的货币供给加以监控。
例如德国央行每年都会对M3货币供给成长率订下目标区,当货币供给超过目标区时,表示货币供给过高,也就是说民间持有的货币太多,为防范物价上涨的压力,当局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 相反地,如果货币供给成长率低于目标区,则因为资金供给不足,想要借钱来消费或投资的人(货币需求者)必须付出较高的利息作为代价,因而减少消费及投资的意愿,阻碍了经济的成长。此时当局便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
我国系以M2年增率目标区为评鉴支撑经济成长所需的货币供给数量之标准。
[B]国际收支表[/B]
国际收支表,可以分狭义及广义的定义两种:狭义的定义是指一国在特定期间的对外收支情况,至于广义的定义则可根据1977年国际货币基金会对国际收支的如下定义:某一国居民与其它国家的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有系统的纪录,称为国际收支表或国际交易帐。
如会计的资产负债表上有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等分项情况一样,国际收支表的内容也有分类,主要为三大项目:第一为经常帐,第二为资本帐,第三为官方准备帐。余额项目包括贸易余额(Trade Balance)、经常帐余额(Balance on Currency)、基本余额(Basic Balance)、净流动性余额(Net Liquidity)、总余额(Overall Bal- ance)。 国际收支的经济失衡是指经常帐与资本帐的总和不等于零,当总和大于零时;称为顺差;当总和小于零时,称为逆差。从经济观点来看国际收支平衡,当经常帐与资本帐的总和大于零时,表示一国外汇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其国内的外汇供给增加,因此外汇兑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贬值,也就是说该国货币将升值。
假设世界只有甲、乙两国,两国货币的汇兑比例为一比一,一个的经常帐只有「货品」一项,资本帐只有「债券投资」一项。如果说,甲国人民自乙国购买的货品以及甲国国民投资乙国债券总金额,大于乙国国民自甲国购买的货品以及乙国国民投资甲国债券的总金额,这时甲国的总支出大于总收入其国际收支便了逆差(乙国的国际收支则为顺差)而处在「平衡」的状态。在外汇市场上,因为对乙国货币需求较大,所以乙国货币的价格将高于甲国的货币。也就是说,乙国的货币升值,甲国的货币贬值:一单位的乙国货币能兑换更多的甲国货币。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了解,一个的国际收支如果出现逆差,则该国货币将会贬值:相反地,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该国货币将会升值。
[B]财政政策[/B]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透过增加或减少公共支出及税收的方法﹙非货币性的政策﹚来对景气产生刺激或抑制的作用。
当景气低迷的时候,政府有两种财政工具可以运用: 增加政府支出:包括推动各项公共建设从而带动民间参与投资。例如日本在1990年推出一连串的景气刺激方案,其中也少不了增加公共建设;而在欧美国家,除了公共建设外,社会福利也占了政府支出相当大的比重,像失业救济金等,可以在景气萧条时,使一般民众仍保有了起码的消费能力,社会的总需求不致太低,同样是刺激景气的方法。
减少税收;税收减少,民众可以实际支配动用的所得增加,也会增加消费的意愿,可以刺激景气成长。 至于如果景气过热,则可以采紧缩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减少政府支出或是增加税收。
理论上来说,紧缩的财政政策如同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样可以对景气产生冷却的效果,但一般当景气果真有过热现象的时候, 较常见的作法却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第。因为要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往往牵涉较多的社会或政治考量。
例如减少失业津贴或增加税收,都非常容易招致民众的反感,对当时执政者或执政党的政治声望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一般很少以紧缩的财政政策作为冷却景气的工具,多是因为其它理由才会削减预算,如赤字比例太高、政府收支捉襟见肘这类财政本质因素, 或是像欧洲共同体国家为了符合「单一货币」所要求的赤字占国民生产毛额比例而必须削减赤字等政治因素。
[B]利率平价理论[/B]
利率平价理论主张,两国之间,相同期间的利率只要有差距存在,投资者即可利用套汇或套利等方式赚取价差,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将因为此种套利行为而产生波动,直到套利的空间消失为止。
依据利率平价理论,两国间利率的差距会影响两国币值水准及资金的移动,进步而影响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价。二者维持均衡时, 远期汇率的贴水或升水应与两国利率的差距相等,否则将会有无风险套汇行为存在,使其恢复到均衡的状态。
例如甲国的利率高于乙国的利率,乙国的人民会想要把钱转存到甲国或甲国货币存款帐户。但汇市的变量很多,末来当乙国人民想在存款到期时,将利息及本金汇回乙国时,甲国货币可能因为一些不可预期的原因贬值,于是乙国人民可以在将钱存入甲国户头的同时,在远期市场预先卖出甲国货币,以规避可能发生的汇率风险。
由上例可知当两国的利率出现差距时便会引起外汇市场的波动,为杜绝套利行为,利率平价理论主张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差距应等于两国之间的利率差距。 利率平价理论较适用于说明货币市场及外汇市场之间相互关系,而不能当作预测未来汇率的公式,当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均衡时,即期汇率及达期汇率的差距就等于两种货币间的利率差距。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11楼
[B]美国的主要经济指标[/B]
世界各国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是大同小异的,一般只有统计部门和发布机构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学习美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入手,并以此为线索,然后再衍生到其它国家。
下面向大家提供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资料(重要性最高为★★★★)。
[B]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B]
定 义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内所有常住单位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以及财产收入的总和。
发布时间 GDP数据每年第一季度的先期报告(advance)公布于四月底,其余各季分别公布于七月、十月与隔年的一月。对于任何一季的报告,第一次修正报告称为「初步」(preliminary),第二次修正报告称为「修正后」(revised)或「最终」(final)
数据解读 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全面衡量整体经济状况。从本质上讲,其它所有经济指标都是GDP的一部分,每一个经济指标反映出(GDP一部分的波动情况。
重要性 ★★★★
[B]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B]
定 义 GNP是一个国家国民赚取的收入的总和,不论资产的位置。例如:美国的GNP包括美国人在海外经营事业的利润。
公布时间 每月的第三个星期。
种 类 每季结束后的一个月公布该季的数值,并于其后的两个月公布修正值。通常每一季GNP数字有四种不同的统计数字,分别为:
1、预先估测数字(The Flash,每一季的第三个月公布)
2、正式预估数宇(The preliminary,下一季的第一个月公布)
3、第一次修正数字(The First Revising,下一季的第二 个月公布)
4、最后修正数字(The Final Revision,下一季的第三个月公布)
数据解读 如同GDP一样重要。
重要性 ★★★★
[B]就业报告(Employment Report)[/B]
定 义 就业报告包括「失业率(Unemployment )」及「非农业就业人口(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 )」。
公布时间 美国于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前一个月的统计结果。
制作方式 就业报告的内容来自家庭调查(Household Survey)与机构调查(Establishment Survey)两份独立的调查资料。其中家庭调查资料是由美国普查局(Census Bureau)先做当期人口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然后劳工部统计局(BLS)再统计出失业率。而机构调查资料又称薪资调查(Payroll Survey),是由劳工部统计局与州政府的就业安全机构合作汇编,采用的样本包括约38万个非农业机构。
数据解读 由于公布时间是月初,一般用来预测当月的经济发展趋势。其中非农业就业人口数据是用来估计工业生产与个人收入的重要数据。 失业率降低或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表示经济情况良好,利率可能会被调升,对美元是有利的。反之则对美元不利。
重要性 ★★★★
[B]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B]
定 义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代表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合。个人收入报告中还包括:个人支出与储蓄(Personal Expense and Savings)的资料。
公布时间 每月的第四个星期。
统计方法 由美国商务部经济研究分析局负责搜集,资料来源包括:工资或薪水资料(来自劳工局或各行业工会)、社会福利资料(来自社会福利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和股利收入资料(来自随机抽样的公司股利分配调查)。
数据解读 个人收入提高,代表经济好转,而个人消费支出也可能会相应增加。当其它经济数据开始出现连续性增长时,如果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大于原先的预估值的话,那么市场可能会预测美联储将提高利率,美元则有可能会升值。
重要性 ★★★
[B]经济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B]
定 义 经济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是由11个一系列的相关经济指标群所构成,主要特点就是反映整体经济何时出现转折,并预测未来的经济可能走向。
公布时间 大部分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由美国商务部公布前一个月的统计结果。
数据解读 假如先行指标连续三个月下降,则可预知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若连续三个月上升,则表示经济即将繁荣或持续繁荣。一般经济领先指标有6至9个月的领先时间,根据美国商业部发行的Economic Bulletin Board指出,该指标可以在经济衰退前11个月预测经济将走下坡路,而在经济扩张前 3个月可预测经济的复苏。
经济先行指标的内容可分为11项:
1.制造业雇用工人每周平均雇用时数。
2.每周平均向州政府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
3.消费品新增订单。
4.卖方状况。
5.工厂和设备订单。
6.营建许可。
7.未完成的耐用消费品订单的变化。
8.敏感性商品的价格变动。
9.标准普尔500的股票价格指数。
10.真实的货币供应M2。
11.消费者预期指数。
重要性 ★★★
[B]汽车销售数据(Motor Sales)[/B]
定 义 单位汽车销售数据告诉我们在特定的10天内汽车的销售数据
公布时间 由美国汽车制造业协会在每10天结束后的三个工作日公布(每月修订一次)
数据解读 是每月第一个公布的经济数据,是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当经济进入衰退时,第一个下降的经济指标;当经济反弹时,第一个上升的经济指标。
重要性 ★★
[B]采购经理人指数(PMI)[/B]
定 义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衡量美国制造业的"体检表",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 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范围状况的指数。
公布时间 当月的第一个星期。
制作方式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由非官方的采购经理人协会(NAPM),针对上述八大制造业的成本项目设计一份问卷,再将50州21种产业的300多家公司的采购经理的回答进行统计而得出的。每一个产业的比重是按照该产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来计算。
数据解读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当指数高于50%时,则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经济先行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标,在全美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公布前一天,还会公布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这是全美采购经理人指数的一部分,市场往往会就芝加哥采购经理人的表现来对全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做出预期。
重要性 ★★
[B]生产者物价指数(PPI)[/B]
定 义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主要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
公布时间 每月9日至16日
制作方式 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资料搜集是由美国劳工局数据局负责,以问卷的方式向各大生产厂商搜集资料,数据为每个月包含十三号在内该星期的3450种商品的报价,再加权换算成百进位的形式以方便比较,基期为1982年。
数据解读 讨论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之一。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扬对美元来说是利好消息,下跌则为利空。
重要性 ★★★
[B]消费者物价指数(CPI)[/B]
定 义 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公布时间 每月第三个星期。
制作方式 目前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以1982年至1984年的平均物价水准为基期,涵盖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医疗、成衣、娱乐、其它等七大类,364种项目的物价来决定各种支出的权数。
数据解读 我们在讨论通货膨胀时,该指标是最常提及的物价指数之一。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太多,通货膨胀的压力就增大,此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采用调高利率的方法来加以控制。不过,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大多数为最终产品,长期来看其价格一般都是只涨不跌的,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际情况。
重要性 ★★★
[B]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 WPI)[/B]
定 义 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 包括在内的产品有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进出口品,但不包括各类劳务。
数据解读 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三种物价指数之一。
重要性 ★★★
[B]工业生产和开工率(Industrial Produce and Start Working)[/B]
定 义 工业生产报告提供有关货物生产的信息,而开工率显示出有多少资本正在投入使用。
公布时间 美国每月14日~17日公布上个月的统计结果。
统计方法 由美国联邦准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oard)搜集资料,其引用数据是实际的生产数据,但绝大部分是估计数据(因资料搜集不易)。样本为250家个别企业,代表了27种不同的工业,以1987年为基期。内容有三种不同类别(1)所有工业,(2)市场分类:包括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和原料市场,(3)工业类别:包括括制造业(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矿业以及公用事业。
数据解读 一般会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工业生产指数(Industrial Produce Index),指数上扬则代表经济好转,利率可能会调高,对美元应该是偏向利多,反之则为利空。
重要性 ★★★
[B]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Housing Start and Building Permits)[/B]
定 义 一般新屋兴建分为两种:独立房屋和公寓。独立房屋开始兴建时,一户的基数是1,一栋百户的公寓开始兴建时,其基数为100,依此计算出新屋开工的数据(Housing Start). 专家们一般较重视独立房屋的兴建,因为公寓内的单位可以随时修改,资料通常无法掌握。
发布时间 每月由商务部统计局16号~20号之间公布。
数据解读 是经济先行指标,有时波动性比较高,尤其是在冬季。新屋开工数据与营建许可的增加,理论上对于美元来说都是好消息。
重要性 ★★★
[B]耐用消费品订单(Durable Good Orders)[/B]
定 义 所谓耐用消费品是指不易耗损商品,如汽车、飞机等重工业产品,其它诸如电器用品等也是。耐用消费品订单(Durable Good Orders)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制造商生产情况的好坏。就定义而言,订单泛指有意购买、而预期马上交货或在未来交货的商品交易。
公布时间 美国一般在每月的22号至25号公布。
统计方法 耐用消费品订单由美国商务部统计局负责,每个月向全美5千家大公司,全球7万个生产场所搜集必要资料,再予以公布。因为耐用消费品订单中包括国防军事设备,扣除其中的非国防用的资本类商品订单,就可以用来表示未来的厂商投资支出。
数据解读 波动最大的经济指标,具有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大量信息的潜在能力。
一般来说,耐用消费品订单基本上有以下两个缺点:
1、数据在公布后,事后修正幅度很大。
2、数据的代表性问题,常有某一个月订单金额大幅提升而下两个月却大幅下降的事情发生,主要的关键是美国国防部有时会有大金额的订单。另外市场也注意扣除运输部门后的数据,因为运输部门如汽车、船、飞机等,都趋于高单价的产品,该部门数据的变化对整体数据有很大的影响,而使得耐用消费品订单的数据失真。
重要性 ★★★
[B]新屋销售数据(New Home Sales)[/B]
定 义 新屋销售是测度房地产业强劲、疲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公布时间 每月28日~下一个月的4日
制作方式 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收集全国4大地理区域(东北部、中西部、南部和西部)的新屋销售数据,从各地建筑商已经签订的合同中收集而来,其中一些合同可能最后没有执行。
数据解读 当经济转入衰退时,第一个开始下降的指标;当经济复苏时,第一个上升的指标。有时波动性较高,尤其实在冬季。 重要性 ★★
[B]建筑支出指标(Construction Payout)[/B]
定 义 是指报告期内建筑业投入的总值。
公布时间 两个月后第一个工作日
制作方式 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从他们自己每月的房屋动工报告和新屋销售报告中收集居住建筑支出数据。
数据解读 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有时的修订幅度也较大。
重要性 ★★
[B]工厂订单与制造业存货(Factory Orders and Manufacturing Inventories)[/B]
定 义 工厂订单报告与一周前公布的耐用消费品订单报告有许多重复之处,但它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制造业存货是存货的一部分,它是与商业存货相对应的。 公布时间 一个月后第30日至两个月后的第6日
制作方式 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从全国70000家企业中挑选5000家企业的每个月调查中收集而来。
数据解读 数据没有新的信息。一般存货上升表示销售疲软,经济衰退。
重要性 ★★
[B]零售数据(Retails)[/B]
定 义 凡以现金或信用卡方式支付的商品交易均是零售业的业务范围,但服务业并不包括在内。
公布时间 每个月11日至14日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统计方法 美国商务部统计局每个月进行一次全国性零售业抽样调查,其调查对象为各种型态和规模的零售业(均为商务部登记在案的公司)。因为零售业范围太广,因而采取随机抽样方式,以求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资料。
数据解读 零售额的上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美元是利空消息。一般来说,下个月的修正值比较重要。
重要性 ★
[B]商业库存和销售(Inventories and sales)[/B]
公布时间 两个月后的13日~17日
制作方式 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从每个月关于制造业装船、库存、订单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的调查报告中整理而来的。
数据解读 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明的。存货资料的主要用途是评估生产循环的状况。存货如果低于适当水准,生产将增加,反之,存货如果高于适当水准,生产将减少。
重要性 ★
[B]经常账(Current Account)[/B]
定 义 经常账为一国国际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个国家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和劳务进出口、投资收入、其它商品与劳务收入以及单方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
数据解读 如果其余额是正数,则为顺差。如果是负数,则为逆差。一国经常账的逆差扩大,则该国货币将可能走贬。
内 容 经常帐的内容大致包括五大项:
1、商品:为一国货物的进口及出口。
2、劳务:包括商品进出口有关的运输及保险费、旅客运费及港口费用及本国居民在国外旅行、观光及外国人到本国旅行、观光等的收支。
3、投资收入:指国民购买外国的股票、债券及其它资产所赚取的股利或利息,加上本国对外借款或外国人来本国投资,所产生的利息支出与红利支出等。
4、其它商品、劳务收入:指前面没有被列入的各项居民与非居民有关的交易,大使馆、或领事馆的支出,以及居民在外国工作获得的报酬,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设在本国各种机构的费用等。一般所谓的贸易余额是指前面所提四项的总和。而美国商务部经济研究分析局在公布数据时,也会特别公布(1)项的单独数据及(1)与(2)的总和数据。
5、单方面转移:指现金或实物的捐赠、救济、一国的对外援助及对国际机构经费的分摊。又分为用于消费支出的经常性转移及长期费用的资本性转移。
重要性 ★★
[B]贸易赤字(Trade Deficit)[/B]
公布时间 每月下旬公布二个月前的资料。
数据解读 重点在于赤字是扩大或是缩小。贸易赤字扩大,一般预测美国决策者将可能采取行动使美元眨值,改善贸易赤字,对美元是利空。相反,贸易赤字下降有利于美元。
重要性 ★★
[B]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B]
定 义 政府的总收入低于总支出。
公布时间 美国财政部一般在每个月的第17个政府工作日会公布上个月联邦政府预算执行情形。
数据解读 一国之所以会出现预算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岁出,有的则是政府管理不当引超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当一个国家累积过高的预算赤字,就好象一间公司积欠了过多的债务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体质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预算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预算赤字若加大,美元会跌。反之,若预算赤字缩小,表示美国经济相好,美元会上扬。 重要性 ★★
[B]资本账(Capital Account)[/B]
资本帐主要在描述一国的长、短期资本流动情形,内容包括长期资本、非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特别提款权、误差与遗漏,以及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等项目。
在金融市场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国际间的资本移动对于外汇价格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在经常帐中因为贸易往来产生的外汇供需波动, 尤其当一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愈高,外国资金的汇进与汇出,对两国间汇率的影响力就愈大。
长短资本移动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一国常住居民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国长期债券及公司股票等证券的投资。这一类的长期资本移动对外汇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日本对美国债券的购买数量一向很大,但这种购买行为有季节性。在每年3月底及9月底半年度会计结算日前, 日本对美国债券的净买入部位通常会降到最低,俟会计年度结算日后,再逐步增加购买的数量。当日本向美国增加债券的购买时,对美元的需求增加:当购买量减少时,对美元的需求也减少。
又如欧英国家对日本股市的介入程度也颇深,当美国看好未来日本股市而欲增加对日本股市的投资时, 会将美元转成日圆,日圆的需求也会因而增加。短期私人资本移动又分非流动型及流动型两种,前者指一年以下较不具流动性的证券、外汇或资金移动、特别提款权,当国际收支项目繁杂,以及统计时遭遇到评价、归类等问题,导致借贷不平衡时,则用「误差与遗漏」这一项调整之。至于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移动是指一年以下证券的交易及外汇或短期资金(包括存款、商业票据、应收帐款)的移动。经常帐与资本帐合称「官方准备交易余额」或「官方清算余额」。
重要性 ★★
[此帖子已被 seiko 在 2004-8-13 9:45:0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seiko 在 2004-8-13 9:46:43 编辑过]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发表于:2015-08-02 07:30只看该作者
12楼
谢谢楼主!先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