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查看:1236回复:0
顺手牵$
注册时间2003-05-29
[期货]期货市场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楼主发表于:2003-06-03 01:16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期货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远距离的商品交易,古已有之。象腓尼基、希腊、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等这些当时的经济强国,都有过大的交易网络。尽管当时主要是物物交换或一手交货一手交钱,但在希腊的市场上和罗马的交易中心,已经有了略具现代特征的定时间、定地点的交易,甚至有过定期在以后某个日子进行交割的契约。 据载,最早的有组织的期货交易出现在1600年代的日本。当时的日本帝国两种经济平行:一是原有的以耕地资源为主的农业经济,一是日益扩张的城市经济。富裕的地主和封建领主发觉他们自己被挤压在这两种经济之间。他们收得的地租,是他们的封建佃农以每年是收成的形式交给他们的。这种收入是不规则的,受到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干扰,如气候和其他季节性的特征的影响。因为货币经济要求贵族们手头上始终有现金,收入的不稳定促使他们把多余的粮食运到大城市大阪和江户(现东京),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仓库储存起来,到必要时出售。为了更快地得到现金,地主们很快就出售他们的库存票据,即他们储存在农村或城市仓库的产品的凭证。商人们买进这些票据,以期获得他们预想的需要,因为他们也同样时时受到收成不稳的影响。 最后,"粮食票据"成了交易中普遍接受的货币形式。不过,库存的粮食在数量上常常不能满足贵族们的需要,许多商人在贵族们实际出售粮食票据之前就给他们赊帐,当然是要收利息的。 到17世纪后期,日本的稻米市场发展为只允许进行期货交易了。1730年,日本帝国政府正式承认这一市场为"稻米预期交易"市场。市场上的许多规定与今天欧美国家的期货交易规定相似。 日本的稻米市场与今天的期货市场的主要不同在于。它实际上从来没允许过现货交割。这一只准"期货交易"的规定,导致期货现货价格功能混乱,起伏严重。1869年,由于现货市场的价格与期货市场的价格差别太大,日本政府断然禁止了期货交易。在关闭后的近两年的时期内,现货市场上的稻米价格大起大落,一派混乱,帝国政府不得不解除禁令。很有意思的是,商品的物质交割和获得了许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有效结合,消除了原先的不稳定。 日本在期货市场里引入现货市场,显然是受到西方交易的影响。早在19世纪早期,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从没有组织的俱乐部协会形式演进到了正式的交易所。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是第一个这样的交易所。它与1848年建立,有82个成员。在芝加哥的交易有标准规定、检察制度和过磅体系。 美国大的交易所主要在芝加哥和纽约。选择这些地方是由于他们都在交通要道上的缘故。纽约地处海运的重要港口,是理想的国际交易场所。芝加哥位于通向美国农业心腹地带的铁路和水路中心,是美国国内交易最理想的地点。 19世纪中叶,远期合约渐渐增多,被称为"到岸"契约,与中世纪的商业票据(lettre de faire)本质上相似,最早的契约只是口头上的协议,或者仅仅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一种简单的备忘而已。由于芝加哥期货交易量的增大,由于风险投资者的增多,使期货市场变得十分活跃,这样就有必要增加有关的规定以使交易保持秩序和公平: (1)选入交易的品种须是易于确定品级的; (2)商品的品级须由正常的政府检察维持; (3)支付须在交割时完成; (4)价格须公开,任何交易者均可平等加入交易; (5)买者和卖者均须有可靠的金融责任心; (6)买者和卖者须有相当规模的人数,以确保持续的交易机会。 正如前面提到的,芝加哥的规则与日本早期的稻米期货市场的规则颇有相似之处。 芝加哥交易委员会的期货交易很快就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并迅速为其他交易所采纳。1870年时,在纽约的期货交易有纽约产品交易所和纽约棉花交易所。同一年,在新奥尔良也出现了棉花交易所。1885年,纽约的咖啡交易所的期货交易已十分活跃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交易所相继成立。 在美国期货交易史上,有些商品,如小麦等,保持着广泛的交易;但也有些,如丝绸、白脱油和纸张等,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交易量不足,已逐渐淘汰了。另有些商品,如棉花、咖啡,交易萧条了一段时间后又兴旺起来。金融期货自引入期货市场后发展极为迅速,且始终十分活跃。美国期货市场已发展到有11个交易所的规模。 期货交易以物质商品为基础向非商品化发展的过程是促使期货兴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期货交易在历史上一直是以物质的商品为对象的,也是以这些物质的商品为基础的。期货合约则是一张票据,它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因而在合约交易的多次转手中,它已经是非商品化的商品交易了。当然这种非商品话也还是以物质商品为基础的,因而它也有着物质商品在范围和数量上的局限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使期货交易这种非商品化的过程发展到严重脱离甚至完全脱离物质商品基础了。因而,期货交易从物质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对自身物质商品基础的扬弃,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在期货领域中的运用,以及金融市场在数量、品种上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期货市场的蓬勃兴旺。 7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外汇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急剧地增加了外汇价格的波动。1971年美国国际货币市场(IMM)开拓了外汇期货,以协助投资者和公司把握交易中的不稳定性。在那个时候,商业界越来越明显地看到,通货膨胀为固定收入证券(fixed-income securities)价格变化增加了一个新的因素。70年代早期,政府利率在短期内急剧变化。此外美圆债务浩瀚,光是财政部债务就超过当时一年内在商品交易所的谷物价值,而当时谷物交易占了交易商品的大部分。利息率变动日甚和政府债务日高,为商界发展一系列的合约提供了机会,包括专业化的套期和风险投资。 1975年10月芝加哥交易委员会作了第一次尝试,让政府全国房屋抵押协会的合约投入交易市场。这是对房屋抵押相关的债务进行套期。自1960年以后,这一债务已超过除联邦政府债务之外的所有信贷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作了另一次尝试。那是对短期市场奉献进行套期的期货合约。在1975年,一个商业银行系统的分析指出,1570亿美圆的资产和880亿美圆的债务都对短期利率很敏感。如果利润变化几百个基本点,则2690亿美圆净值的资产可以对银行机构的收入带来极大的影响。1976年1月,90天的期的财政部国库债券开始投入交易,价值为100万美圆。"现在你也可以立即成为百万富翁了",这一主旋律在期货交易商中间迅速传播。运用国库债券合约的主要套期者是政府债券经纪人,他们承担着国库债券大量积压的风险。1983年初期,在商品交易所大厅里国库债券合约在最活跃的商品交易合约中已名列第二了。 1977年8月,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引进了美国政府公债合约。这一公债市场也与财政部国库债券一样,由政府经纪人控制。这些经纪人发觉期货市场作为套期手段是极有吸引力的。1979-1980年间,利率的起伏比1979年10月时更大了,联邦储备银行也没有在信贷市场上采取调节政策,因而交易量迅速膨胀。 金融期货接下来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在18982年春天。堪萨斯城市交易委员会引进了股票指数期货合约,那是以价值线股票指数(Value Line Stock Index)为基础的。紧跟着这一举动,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引进了S&P500指数(Standard & Poor’s,标准与普尔500指数,美国最著名的股价指数之一,由标准与普尔公司编制)期货合约,纽约期货市场引进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N.Y.Stock Exchange Composite Index)。所有这些合约都实行现金交割。现金价值是股票指数的倍数。 这些期货合约的引进,迅速引起了资产(equities)市场的大规模价格上涨的买空(多头)市场。股票价格在1982年8月至1983年4也涨了60%,股票价格指数合约一炮打响。1982年下半年,200多万个S&P500指数合约和100万个纽约证券交易所指数期货交易合约成交。这两者加起来超过其他金融期货。其交易量之大,可以说为美国期货市场交易史上的持续增长作出了贡献。1984年间,在所有规范化的商品交易所达成了149372225个合约,比1982年的112400879和1983年的139924940又增加了不少。其中非商品化的期货交易在短短的几年中已大大超过了以物质商品为基础的期货交易。
TK29帖子1楼右侧xm竖版广告90-240
个性签名

韬客外汇论坛TALKFOREX.COM

广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