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5-02-21 12:28只看该作者
2楼
上海财大的啊 呵呵
国外开户 一般杠杆100倍 10 20 50 100 200 400 都有的
上海汇市?
国内只能做实盘 所以 杠杆比率 1:1
3楼
现在还是学生,所以本金不多,
在国内有没有办法做50倍的杠杠呢?
在国内可以开国外户吗?
发表于:2005-02-21 12:36只看该作者
4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星宇X at 2005-2-21 20:35 现在还是学生,所以本金不多, 在国内有没有办法做50倍的杠杠呢? 在国内可以开国外户吗?
汇市小学---蹲点!!!
5楼
模拟盘已经做了一个月,
想做做真盘积累点经验!
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以前一直做股票的,很想试试有杠杠的外汇
发表于:2005-02-21 12:41只看该作者
6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星宇X at 2005-2-21 20:39 模拟盘已经做了一个月, 想做做真盘积累点经验! 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以前一直做股票的,很想试试有杠杠的外汇
汇市小学---蹲点!!!
7楼
已经考虑清楚,考上财就是因为兴趣证券市场, 想在外汇和期货市场施展才华
好像可以汇到国外开户的是吗?
前面看他们说的国际信用卡好像是这么回事
8楼
请问上海有哪些信誉比较好的外汇经济商吗?(不懂这个词用得对不对,就是可以做保证金杠杠交易的, 其实这和我家乡常见的六合彩差不多)
或者有什么比较便捷又安全的汇到国外开户的方法??
谢谢赐教!
发表于:2005-02-21 12:57只看该作者
9楼
http://www.ieforex.com/margin/你先去这里看看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 就问:)
发表于:2005-02-22 04:18只看该作者
10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星宇X at 2005-2-21 20:26 小弟上财大三, 新近对外汇倍感兴趣, 但不知国内外汇开户一般杠杠如何? 另, 上海汇市的杠杠一般为多少? (前面在其他帖子里看到居然有高达200的杠杠,实在令人惊讶)
证券价格走势是随机的,还是确定的?
中国证券投资网 孙旭东 2004-8-2 在20世纪初,一个法国的数学家Louis Bachelier在研究了法国政府债券期货市场的一些统计数据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从证券价格的历史变动中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在证券市场上,不能够根据过去的行为来预测未来价格波动的方向,后来,人们又发现没有一种价格模式也没有人能够根据过去的资料预测未来的市场。再后来,人们又根据大量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依据证券品种的财务资料以及其他基本面信息,也不可能找到击败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的投资模型。在证券市场上,我们无法根据过去的市场行为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方向,市场的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证券价格波动的随机性。 长期以来,投资者发明了很多方法来预测市场,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分析法和基本分析法。当学院派的教授们宣布证券价格波动是随机的以来,那些长期依靠基本资料和技术图表来进行基金管理和投资分析的专家就等于被宣告了自己工作的无意义和毫无价值,仿佛转眼间,他们就成了市场上披着专家外衣的江湖术士,依靠市场招摇撞骗混饭吃的骗子。当然,他们对学术界的观点展开了猛烈反击,但遗憾的是,他们也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证据和事实来反驳学术界提出的这个观点。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学专家尤金-法玛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设,以此来解释证券市场广泛存在的随机性波动的特征。他认为,在市场完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信息充分迅速的流动,证券价格会迅即充分地消化所有可能影响价格波动的信息,因而当投资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操作时,不会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非正常报酬。这样的市场就称为有效市场。正是由于有效市场的存在,而使得那些想通过选时或选股操作来击败市场的投资方法成为不可能。到90年代,这个理论在西方广泛地被人接受,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承认无法击败市场,只能在预期收益和风险进行选择)也把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挤出了投资学的教科书,开创了投资领域的新时代。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也为了更好地批判先前已经存在的投资方法,学术界将有效市场分为三种类型: (1)弱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反映了过去的所有内部资料。由于市场已经消化了所有的市场内部的信息,所以,依据市场历史资料进行研究的技术分析不可能发现对未来有用的信息。 (2)半强式有效市场:各类公开信息都已反映到价格中。由于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经迅速消化于市场中,基本分析法依据公布的基本面资料进行分析,不可能获得对将来有用的信息。 (3)强式有效市场: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未公开的内幕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证券价格中,即使根据内幕消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上述三种形式的市场除了第三种由于各国证券监管部门明令不得根据内幕消息进行交易外,其他两种形式都被学院派的教授们证明。 一、经济学家如何证明证券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被大规模用来分析股票市场指数和单个证券品种的价格数据,Sidney S.Alexander在《投机市场的价格波动:趋势还是随机》中作了两段相邻时间的价格数据相关度检验证明发现,价格序列每相邻两段时间的价格相关度在-0.1—0.1之间,不存在相关程度,这就是著名的独立性检验。另外,芝加哥大学的Holbrook Working、Harry Roberts 和IBM研究所的Neil Osborne 通过各自的独立工作得到了相同的发现:证券价格变化的时间序列不存在连续关系。这意味着根据一个价格无法预测下一个价格,不论图表专家手中持的是日线、周线、月线,还是分钟、小时图,从这些图中无法找出一种模式可以准确地(超过随机水平)预测未来的价格。 学院派的教授们对依据历史价格资料预测未来价格变化的技术分析方法所作的第二个检验是对各类交易规则的检验,包括移动平均线、价格上涨或下跌一定幅度时跟进或抛出的趋势交易方法、随机(kd线)指标、相对强弱指标(rsv指数)等各类技术指标,只要市场上有过的交易规则几乎都可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依据交易规则进行投资交易,除了多支付一些交易费用外,并不可能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的报酬。通过独立性检验和交易规则检验,证券价格由于已经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所以依据历史信息无法预测未来价格走向,弱式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等于宣布了技术分析的无意义。 半强式随机市场假设认为,由于所有关于证券市场的公开信息都已完全反映在证券价格上,投资者再根据这些公开信息进行操作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个假设否定了基本分析的科学性,使基本派一贯强调的财务分析、行业分析、宏观分析成了“伪科学”。研究人员通过让投资者根据刚刚发布的新消息进行投资来检验半强式随机市场假设,如果市场有效,那么,投资者根据刚刚公布的消息进行投资,就会得到超出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回报,通过根据公开消息进行投资所得到投资回报与一般市场收益率进行比较,剔除风险系数ß的影响,二者没有什么差别。法玛、菲舍、詹森等人通过分析发现股票价格往往在消息公布以前即已发生波动,消息发布后再入市几无利润可得。 由于股票价格已经完全消化了所有的相关信息,那么投资者再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则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好处了。因为,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下,如果一种股票目前的价格为20元,那么这个价格是每一次相关信息公布后所有的投资者对该只股票进行重新估价的平衡价格。如果你还通过各类财经媒体去寻找、搜集这只股票的基本资料的信息,而这些资料信息已被广大投资者分析了无数遍并已反映在该只股票的目前20元的价格上了,这时,如果根据自己对公司基本面资料的分析判断认为由于产品远景看好,或由于公司的管理层效率改善,该股价格应定价为22元,从而决定买进,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就劝你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你根据这些资料所做出的决策并不见得就比市场目前做的20元价格的决策高明,并且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告诉你,你对股票所进行的分析基本是徒劳无益的。 在投资组合出现以前,很多人依靠基本分析方法进行投资。在传统观念中,仿佛投资专业人士可以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从市场中发现那些价格偏离价值的股票来进行投资,从而他们的投资业绩会高于市场的一般收益水平。詹森(Michael Jensen)率先对此观念进行研究,他以美国投资基金为例,回顾了从1945-1964年间基金组合的业绩表现:在所考察的115家共同基金中只有约26家能够战胜市场。John J. Bowen和Daniel C. Goldie在《击败华尔街》中统计了截止1997年12月31日前15年一直存在的181家美国股票基金中,只有14家的业绩超过了同期SP500股票指数的业绩,成功率仅为7.7%,这还不包括那些在这些年竞争中失败解散的基金。如果这些投资基金经理都不能战胜市场,谁又能做到呢?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马尔基尔(Burton Malkiel)在他的畅销书《漫游华尔街》中认为“一只蒙着眼睛的大猩猩”在报纸股票版投飞镖选出的股票组合的业绩丝毫也不比专家们精心选择的股票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产生的历史还比较短,但自98年组建第一家投资基金以来,基金总体操作业绩从未超越大盘,虽然有人借此指责基金经理的不负责任,但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既然根据技术图表,依据基本面资料,都不可能正确预测市场,那些整天在显示屏前端坐的投资专家也不能击败市场,那么,依据一般人的思维,我们只能对市场下一个结论:证券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法玛有效市场假设也是为了解释证券市场的随机波动而提出的,但是,有效市场假设能够解释股价随机波动的真正原因吗? 二、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缺陷及价格随机波动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的每个理论创新都会伴随假设的提出,例如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和自私人性的假设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人群三大心理偏好的假设,这些假设的提出,简化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出发点,可以更深入地揭示现象的本质。亚当-斯密提出完全理性和自私人的假设是构筑整个古典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凯恩斯心理偏好假设则引发了宏观经济学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诞生。但这些假设必须符合实际,并能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一旦假设不能准确反映现实时,则在假设基础之上建立的整个理论体系就缺乏有效的支撑而变得岌岌可危。法玛所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设存在很多缺陷: (1)信息和价格变动的对应关系并不绝对。假设中把信息作为证券价格波动的唯一原因来分析。其实,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并不仅仅是信息,有一些是由于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的变化而引起的。如1987年10月的股市暴跌,那一次市场波动几乎没有任何消息与之相伴,有人认为三分之一的原因是由于投资群体的心理变化而致。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肯定的是信息绝非是影响价格波动的唯一因素,因此有效市场假设把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市场的立即消化作为价格随机波动的原因显然有失偏颇。 (2)效率市场假设对信息传播原理和过程的认识不符合实际。众所周知,信息的传播是有成本的,得到信息是需要付费的,并且,信息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投资者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得到信息从而一致行动,使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完全消化于价格波动中。在论证半强式有效市场时,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信息能使某只股票的价格从目前的18元上升到20元,在知道信息后,投资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买进股票,从而使股票的价格达到20元。这也是有效市场假设的逻辑基础。事实上,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很难量化,不同的投资者对相同的信息会作出不同的理解,有时彼此之间甚至会截然相反。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人们对同一信息理解的差异,采取行动的快慢及信息理解的过程使得信息完全消化入市场几无可能。 (3)大量反证的存在。根据有效市场假设的理论,在一个透明度高、运作规范的市场可以更有效率,这样,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要比发展中的证券市场更有效率,由于现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今天的市场要比过去的市场更有效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今天的美国市场和一百年前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和中国的发展初期的市场从统计结果上看,都一样地表现出随机性的特点。汤光华在《证券投资的不确定性》 中检验证明,即使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还不规范的1992年-1999年,市场的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另外,强式有效市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有一个故事说某坚信有效市场的经济学教授跟他的学生一起走路,他们发现地上有一张好象是10美圆的纸币,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如果这是一张美钞,大家早就把它拾起来了;现在没有人捡它,显然它是一张假钞。”所幸的是,一贯相信并崇拜自己教授的学生这一次并没有听老师的,他弯腰捡起了纸币,并且这确实是一张真的美钞。可见,有效市场并不绝对有效。 由上分析可见,即使价格的波动真是经济学家所统计证明的是随机的,由于法玛效率市场假设本身先天所存在的缺陷,它也并不是价格随机波动的原因所在。简言之,有效市场假设并不能解释证券价格波动的随机性原因,市场有效和价格随机不是一回事,证券价格波动的随机性特征应有其本质上的原因,本文试从其他角度分析和认识这种随机性。 1、人的行为的复杂性。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对信息刺激的传递是不确定的,因此,人的心理具有不确定性。心理的不确定往往导致了人的行为的不确定。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不同的投资行为引起的,因此价格波动所表现的不确定性就是投资行为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当然也包括其他的社会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美学等,研究者往往把人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简单化处理,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把人作为完全理性的自私人来研究,而事实上,即使是亚当-斯密本人也并不完全相信人就是完全理性的,在他的另一本研究人性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就详细阐述了的人作为感情动物的特性,并依此倡导人类美好的伦理道德。中国古人也有人性本善或本恶的争论。而现实中的人性是永远是复杂的,很难用所谓的人性本善或本恶来严格确定。 不论在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还是文学等艺术门类,关于人性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经济学经济人模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的理性不仅受时代环境先天局限的影响,更受个体知识水平、能力差异的限制。人性的复杂决定了人的社会行为的复杂,投资者作为一个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的复杂性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效市场假设就可以解释清楚的。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格尼曼因研究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的决策就突破了传统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束缚,而把心理学应用到人的行为的研究中,反映了行为受心理满足程度驱动的特点,开创了心理经济学的新学派,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也越来越受到金融领域的重视。其实,正是由于人的复杂性,包括人性、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价格走势的随机性特征。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写的另一本书《论概率》中表达了他对人类行为更多地表现为随机性的关注,凯恩斯之所以能在其有生之年在证券市场上获得更大财富,也许正在于他关注了人类行为和心理的随机性特征,从而更深地理解了市场。 2、自然和社会领域存在大量的随机现象。20世纪以来,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人们普遍认为整个世界的事物就象宇宙机器的齿轮一样有条不紊地按特定的秩序运转,但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人们的传统观念被打破了,质量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光可以同时表现为波和粒子的两种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关于事物的确定性观念。在自然现象中,确定的秩序和规律只是一小部分,不确定性和随机状态才是事物的主流。证券市场作为社会现象的一个侧面,它也更多地表现为随机波动的特征。 在公元前400年,哲人柏拉图说:“上帝永远是几何学家”,几千年来,人类的知识都是建立在规则、秩序上的。当近代物理发展起来后,量子力学的创立者玻尔却说:“上帝是一个掷晒子的赌徒”,天体物理学家S.霍金又说:“上帝不仅在掷 子,有时还把 子扔到一个看不见的地方。”可见,上帝并没有按规定的秩序来创造万物,宇宙万物的产生是随机的。达尔文的物种进化中随机的基因变异产生新物种学说,也证明了人类的进化历程并非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随机的和不确定的因素。到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混沌学研究,更是把自然和社会中出现的各类不确定现象分为两类系统:纯粹随机系统(概率可以测定)和混沌系统(貌似随机但又不完全随机)。而证券价格的波动更趋于混沌系统,一种复杂的不能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 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图表就是投资者群体投资行为的历史记录。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观认为,在人类的演进、变化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机色彩。年鉴学派的这个理论也给我们研究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提供了另外一种角度。 综合上述,证券价格波动的随机性特征不是如有效市场假设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信息迅速传播消化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人本身心理行为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而且,这种事物运动的随机性特征广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现象中,只是因为以前人们的思维局限而没有注意到,但随着人们对这种运动方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会发现随机现象才是自然界、社会领域中更普遍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价格波动性特征的认识才会更深入、更完善。 三、证券价格的随机性波动和确定性走势的统一和融合 如前文所述,学院派的教授们通过对大量市场数据的整理分析证明了证券价格的波动具有随机性特征,但这种波动现象绝非完全随机。虽然证券价格的波动呈现随机特征,但证券的内在价值最终一定会在市场上表现出来,这就是证券价格走势的确定性。由于在所有的价格随机的统计和检验都是在宏观的层面上做出的,而不是对投资者主体、具体品种或具体时间的跟踪研究,而证券市场基本上近似于一种零和游戏,长时间的历史数据反映了市场的整体表现,从而使统计结果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特征。在对弱式有效市场的假设检验中,通过对各种已公开的交易模式的检测发现,不存在任何一种可以击败市场的交易方法。事实上,在检验中所使用的交易方法都是公开的或广泛为人所知的,如果一个市场上很多人都用同一种交易方法,那么这种交易方法将失去效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永恒的、普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所有的真理性知识都有局限性,而对于复杂的证券市场来说,每一种交易方法和交易理论肯定也有其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恐怕发明这种交易方法的本人也没有完全地界定好。市场是千变万化的,笼统的交易方法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一个好的交易方法必须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投资群体的心理预期和知识信仰体系的变化而变化。然而,这是人的理性很难做到的。 在说明半强式有效市场时,学院派的教授们列举了几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十几年的统计数据来分析,证明了他们的整体业绩不如大盘指数表现,其实,无论在西方,还是今天我国的证券市场,基金已经成为市场的主体,他们几乎就可以代表市场,让他们击败市场,就等于让市场击败市场本身,这从逻辑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基本分析通过研究公司的各类经营资料来确定投资价值,由于它是以历史资料为出发点,因而从静止的角度来分析市场,忽略了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固然有其缺陷。但是,作为一种投资分析方法,证券分析从未退出过市场,并且依其的体系和方法产生了一大群投资高手,巴菲特和坦普尔顿就是几十年击败市场的成功范例,他们的成功亦绝非偶然,反映了证券分析在确定证券价值时所表现的强大力量。前文中那个坚信效率市场的教授也应该弯下腰来捡那张钞票,一则可以锻炼身体,二则可能增加收入。 在效率市场理论中相信强式有效市场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完全随机,没有任何确定性可言。其实,交易所的管理层和上市公司的高管完全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而获得高额利润。最近,美国的安然公司爆出的丑闻和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类欺诈和操纵案,都是利用内幕交易和操纵手段获得厚利,这些都可以证明市场并非完全随机,证券价格的走势有其确定性的一面。 既然证券价格的波动在宏观数据的检验中证明是随机的,而在具体的走势中又具有确定性,那么,怎样理解随机性波动与确定性走势的关系呢? 我们知道,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如分子运动、原子核结构)中发现,有许多事物运动可以用随机性理论来描述,如布朗运动,量子力学;而人类对宏观现象的描述,如天体运行,我们可以用牛顿力学确定性的语言来描述,这是因为,对于微观系统而言,人类所处的时空概念是宏观的,而对于天体等宏观系统而言,人类所处的时空环境又是微不足道 的,相对于宇宙150亿年的宇宙历史和星系之间无限的距离,人类的时空观念肯定有很强的局限性。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人所处的角度和与被观察对象的距离和位置的差异,而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产生不同。对于证券价格波动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我们自己是站在宏观层面整体地观察它的律动,因此整体统计上具有随机性特征,而在局部具体和短期内又具有确定性走势。这初看起来好像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但想一下物理学中光的波粒二象性,而我们自己又作为既具理性又富感性的复合体存在于大千世界当中,作为人的投资行为的表象特征——证券价格的波动----既有随机性又有确定性,就不难以理解了。 人们把世界中那种不规则、不连续和不稳定的介于有序和无序之间----复杂的不能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称为混沌系统。混沌学是刚刚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就是对大量的既有随机性又有确定因素,或既有确定因果关系,但又不能准确预测结果的自然和社会系统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中的秩序。股市就是这样一个确定性和随机性相统一的混沌系统,确定性和随机性是价格波动特征的不同侧面,彼此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混沌学最初来源于天气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气象情况虽然不能准确预测,但在一两天之内可以尽可能地作出好的预报结果,而相比来说,长期的天气预报几乎不可能。在股市中,长期准确的股市预测也是不可能的,相对于气象工作,股市是一个更复杂的混沌系统,即使是短期预报,由于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不同环境下投资群体的不同的心理预期等涉及到人本身的影响因素,要做出一个准确具体的预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证券市场发展百年之后的今天也无法找到一个好的交易方法的原因。 股市涨跌,潮起潮落,证券价格随机性的波动让我们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而证券价格的确定性走势更是激起我们理论探索的雄心和勇气,寻找隐藏在价格走势背后的规律性因素。证券价格走势是随机性和确定性的统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仅对金融投资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也提供了一个好的佐证。 [ Last edited by 管理员No.2 on 2005-2-22 at 12:57 ]
11楼
谢谢指教,
只想积累经验,并无奢侈要求
kob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