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本币与美元挂钩国家面临通膨风险
最近数月美元急剧下跌,有可能推高那些将本币汇率与美元挂钩的国家的通膨,并可能促使这些国家的政府允许本币以更大幅度升值。
中国是将本币汇率钉住美元的最大经济体,国内通膨似乎仍在控制之下。但在过去一个月,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已经采用了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至少部分原因是为了对抗物价压力上升。分析师亦在讨论马来西亚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的前景。
随著美元兑自由浮动货币的汇率下滑,那些将本币严格钉住美元,或与美元建立松散联系的国家,面临著进口物价上升的压力,特别是在原油和商品价格暴涨的时候。
亚洲也感受到这种压力。亚洲国家持续的汇市干预提高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也会给通膨带来影响。
高盛驻伦敦分析师施托尔珀称,“通膨威胁是亚洲国家汇市干预政策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亚洲国家多数是石油净进口国,易于遭受原油价格大涨的冲击。
不过众所关注的固定汇率机制在中国,但分析师广泛一致地认为,中国人民币钉住美元对国内物价施加的上升压力,还不足以迫使当局重估人民币汇率。
摩根士丹利资深外汇分析师耶恩说,人为拉低的汇率水准向物价的传导作用在中国相当有限。“我不太确定汇率上升会否导致通膨下降。”
继欧元兑美元自9月以来劲升逾8%,让俄罗斯和罗马尼亚两国通膨目标显得越加难以实现後,两国在过去一个月均放松了对汇率的严格管制。
一些分析师认为,亚洲货币亦面临类似压力。
虽只有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实行固定汇率机制,不过多数亚洲国家在限制本币兑美元升值,从而维持出口竞争力方面,亦不遗余力。
高盛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如果我们看到通膨率显著上升,则亚洲各国央行很可能会减缓储备增加速度,并放手让本币汇率升值。” 高盛分析师斯托普尔表示,这一进程已在进行中——韩圜兑美元在逾一个月的时间大涨约8%,至七年高点。
**中国物价仍受控**
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长期以来始终招致美国方面的批评,他们认为中国由此获得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几乎毫无疑问这将助长投资热,并因而引发经济过热的风险。
上述忧虑促使中国人民银行10月决定九年来首次提高利率水平。
然而,中国的通膨指标暗示,物价压力仍处于受控状态,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幅为六个月来最低。
中国已经承诺将实施更具弹性的汇率体制,但几乎没有分析师认为通膨压力上升将加快中国汇率改革脚步。
渣打银行驻新加坡外汇分析主管汉德森称,“这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经济是否为此做好了准备。中国政府要确信其国内银行体系能够经受住汇率体制改革的冲击,且国内市场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因应汇率变化。”
他预计中国将于2005年第一季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上下放宽3%。
本周稍早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表示,马币钉住美元的汇率体制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没有联系。他指出,“若我们决定做出政策决定,我们将依照自身情况行事,不必要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相联系。”
然而,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周三称,经济成长如此强劲,现在马来西亚考虑重新评估马币汇率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世华财讯)
发表于:2004-11-26 06:56只看该作者
2楼
[em68]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4-11-26 07:09只看该作者
4楼
[em76]
发表于:2004-11-26 07:43只看该作者
3楼
[em40]
发表于:2004-11-26 08:20只看该作者
5楼
谢谢!!
市如人生,人生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