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股一片狂欢、AI 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大空头”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这位曾准确预判 2008 年金融危机的传奇基金经理,又一次逆势出手了。
他选择押注人工智能板块的两家明星公司——**英伟达(Nvidia)与帕兰提尔(Palantir)**股价将下跌。
一、逆流而上的“大空头”
根据赛恩资本(Scion Asset Management)最新披露的 13F 持仓报告,伯里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末,建立了大额 AI 看跌期权头寸:
- 对英伟达的看跌期权(Put)规模约 1.865 亿美元;
- 对帕兰提尔的看跌期权规模约 9.12 亿美元。
这意味着,他在市场最热的板块上,选择站在了“人群的反方向”。
二、AI 狂热:涨势惊人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 49.6%,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稳居全球 AI 硬件的核心地位。
作为 GPU 芯片的绝对霸主,英伟达的产品几乎垄断了 AI 模型的训练与推理环节。
另一边,帕兰提尔股价年内飙升 175.5%,市值接近 4,913 亿美元。
其 AI 平台 AI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被各国政府与大型企业广泛采用,用于把生成式 AI 融入日常运营与决策系统。
市场对这两家企业的乐观情绪,几乎已经演变为一种信仰。
三、伯里的逻辑:永远怀疑繁荣
迈克尔·伯里并非第一次“反市场操作”。
他于 2000 年创立赛恩资本,并因精准预判次贷危机而声名鹊起——当所有人还在狂买房贷资产时,他默默购买了违约保险,最终赚得盆满钵满。
自那以后,伯里的投资哲学几乎成了一种信条:
“当所有人都在相信某件事时,我更愿意怀疑它。”
他的最新持仓显示,他仍偏好传统行业和稳健现金流公司,如辉瑞(PFE)、哈利伯顿(HAL)、露露乐蒙(LULU)、莫林纳医疗(MOH)等。
对高增长、高估值的科技股,他则选择用看跌期权进行布局——不是逃离,而是对冲风险。
四、市场的声音:泡沫?还是理性繁荣?
虽然伯里的做空引发热议,但华尔街主流机构的态度却并不悲观。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认为,目前科技股的估值上升“主要源自基本面增长,而非非理性投机”。AI 领域的投资大多由企业现金流支撑,而非债务杠杆,与上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泡沫时期完全不同。
花旗集团(Citi)也在报告中指出,“当前的 AI 市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泡沫。”
他们认为,只要 AI 行业的盈利兑现预期能够持续,市场的上涨就仍有支撑。
换句话说,泡沫并不在眼前,而在未来某个“信仰坍塌”的时刻。
五、警钟还是信号?
从历史来看,伯里的看空往往带着“前瞻性警告”的意味。
他并非简单地押注崩盘,而是在提醒投资者:
当市场情绪过于亢奋、估值远离现实时,风险已在暗处聚集。
AI 热潮也许还未到终章,但伯里的出手无疑提醒我们:
牛市不是没有尽头,只是尽头总在最热闹的那一刻。
结语
迈克尔·伯里此举,也许不是反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而是在质疑当前的疯狂。
这场技术革命最终会走多远?没有人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伯里依然是那个在繁荣中保持冷静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