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白银的逼仓动作越发变得明显。
9月中旬,我曾在《白银,绝对被盯上了!》的文章中提过这个问题,认为白银还会继续逼空。
没想到的是,白银逼空来的如此迅速,如此剧烈。
截止目前,白银年内涨幅为80%,黄金为60%,而且白银最近连续三个月的涨幅均盖过了风头十足的黄金。
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白银流动性紧缺。
目前有多缺呢?
报价的盘口:伦敦白银的买卖价差从每盎司约 3 美分的水平飙升至每盎司超过 20 美分,说明连做市商都怕,不敢把买卖价差报的太少,自己填不了坑。
做空的成本:10月10号,白银租赁利率(代表在伦敦市场借入白银的年化成本)飙升至单月30%以上,隔夜的甚至超过了100%以上,以至于一些交易商争相预订跨大西洋航班货舱中的舱位来运输大块银条(一般用于运输黄金)。
很显然,目前那些“做空”白银的交易者,他们除了面临平仓成本的增加,如果想要提前避免白银继续大涨而借白银现货防风险,他们还不得不掏出年利率30%的利息。
这个成本远远高于4月份白银租赁利率百分之7、8的不正常水平,更远远高于正常的1%以下的水平。
可以说,现在的白银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逼空市场。
有白银的预感白银还要大涨,不愿意借出去;没白银现货已经做空的,挤破头去找白银现货,以防无力交割。
白银市场为何会如此紧缺呢?
笔者以为背后有两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一,相比于黄金市场,白银市场本身就偏小,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发生流动性问题。
目前,白银市场中,接近60%基本由交易所交易基金持有不动,剩下可供流通的又基本被大型银行持有。
今年4月,美村以安全为由开始对黄金白银和稀土有色等金属展开“232条款”调查,一度导致白银往美国流入。
现如今,随着白银价格继续上涨,伦敦白银就缺的更厉害了。
据彭博社计算,伦敦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剩余白银“自由流通量”已降至仅2亿盎司,较2019年年中超过8.5亿盎司的高点下降了75%。
这也导致最近几个月伦敦银比纽约银最高贵出来1—2美元的重要原因。
其二、还有一个不被大家意识到的现象:金融交易风格的大切换——贬值交易盛行!
贬值交易这个话题最近外村投行都在集中地讨论。他们认为现在的投资者因担心货币因政府债务膨胀、央行政策干预而长期贬值,从而转向贵金属、加密货币等另类资产。
我比较认可这个说法。
不知道读者发现没有,今年除了科技就是以黄金为龙头的贵金属的大涨,其他都半死不活。而且许多国家都开始以“安全”之名开始应对脱钩,导致很多国家的财政出现问题。
美国:对内减税对外发动贸易战,预计财政赤字接近2万亿美元,美国政府问责局(GAO)甚至警告到2050年,美国债务可能达到GDP的两倍。
英国:预算案引发国债市场不安,到现在还未摆脱2022年特拉斯下台时期的抛售阴影。
法国:预算僵局导致总理频繁更迭,引发市场对欧元稳定性的质疑。
日本:高市早苗可能出任首相,其支持刺激计划引发对日元贬值和国债抛售的担忧。
还有咱们......
这自然会逐渐地让投资者加深对未来各国财政无序扩张的担忧,随之而来的就是会预期利率“被迫”降低、吸收政府债务、引发通胀甚至危机。
这几年,央行增持黄金、达利欧巡讲一直在讨论这个话题,贝莱德前高管米勒甚至称这种情况为“四十年来未见的大规模资金转移”......无疑是对这种情况的最好回应。
或许,财政无序扩张导致传统货币贬值预期盛行才是这一轮黄金、白银和加密货币牛逼哄哄的最根本原因,而贸易冲突也仅仅是金融市场风格大切换的表象解释!
至于白银接下来会怎么样,以我的经验我只能说逼空还未结束!
在我看来,一个被逼仓的市场从来不会以涨多高而结束,只会以你想象不到的疯狂涨速而泡沫化破裂。
况且,现在它还被纳入到“安全”范畴,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只会被多头死死地拿捏,直到空头大面积爆仓。接下来白银市场肯定还有一出好戏。
要么市场自发调节,白银最多拥有者ETF投资者主动见好就收,交易商能够将足够多数量的白银从世界各地空运到伦敦,以缓解多头情绪。
要么官方出面,依靠“有形之手”强力干预,只能平仓不能开新仓。
可至少以现在的形势来看,笔者仍然更倾向于前者,而且很难摆平!
最近都是白银逼仓的消息
韬客社区www.talkfx.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