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 1
  • 2
  • 3
前往
共 44 条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讨论]HSBC付鹏上海演讲2024-11-24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1只看该作者
21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市场跟经济是一样的,创造增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分配,不配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事儿都是本质一样的,这就是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

2006 年供给侧改革,我提醒大家一句,有几个错误的观点特别强调一下。为啥说错误的?这观点用我的话说一定咱们要知道,不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股票市场创造财富效应,用此来改变国运,这是不是外面经常听到的声音?你想啥呢?房子如果没有收入和租金的回报率和住的功能,那换句话说房子不创造自身价值的情况下,纯换手,依旧答案是富着恒富、穷着恒穷,能创造短期财富效应吗?能,就像 2015、2016 年我跟你们举过的例子,满仓 all in 梭哈,融资杠杆伞形都上,然后你发现股票一个涨停一个涨停,账户里全是钱,出门给老婆买了个包,财富效应。

然后呢?跌停的时候你知道你后悔买啥吗?你后悔股票没卖掉,放心股票卖不掉的,因为开盘就跌停了。你真正后悔的是,我没给老婆买这包就对了。我经常劝他们,辛苦你给你老婆买了包,因为她至少还剩个包。你要当时没买这个包,你连这个包都不剩了。

这种换手的游戏只有结果是富着恒富、穷着恒穷,而且后果会越来越差,中国就是典型的这个逻辑。不要把泡沫当成家庭财富去忽悠老百姓,这是*的,背离收入的,背离企业增长和股息分红的,这种东西咱都心知肚明,就是为了来换手的,你把它当成家庭财富配置,会死人的,最后对经济会造成今年这种情况。

换手的时候你看着消费很爽,比如说我这儿给你举的房子,中国的房子上涨幅度最大的真的不是 2008—2015 年,恰恰是 2015、2016 年股灾之后房价是最猛的,那时候北京我记得最清楚,2009 年炒房的时候,亚运村是 17500,2015 年年终的时候亚运村房价是 25000,2019 年亚运村的房价是 10 万,黑色线是同比上涨,70 个大中型城市同比上涨,同比上涨 + 长时间累计就是房价涨幅最大的时候,所以我们就是 2015、2016 年那一波,房价带来了大家的消费预期和希望,但从这张图上你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消费背离了收入,这种消费就是大家讲的建立在财富效应上的,但此时的财富并不是收入支撑起来的。

个性签名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广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TK30+TK31帖子一樓廣告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2只看该作者
22楼

问题就来了,四年前五年前我拍过一些短视频,跟平台合作让我拍些短视频,我当时就讲得很清楚,房子如果纯换手,到底是什么东西?我 200 万买的房子,600 万卖给年轻人,我拿走的就是年轻人未来 40 年青春的当期现金折现。我可以为我的未来 40 年潇洒了,他背上这 40 年的债务,他要还的。如果没有收入的增长,他要硬硬地还 40 年,他就是失去的,我替他多活 40 年了,就这么简单。

股票价格也一样,咱们交换的叫时间价值,我是大股东,我现在拿走,我现在 Happy,把你套在里面套 10 年,10 年后能不能解套呢?也许解套了,你觉得你开心吗?你丢了 10 年。金融资产交换成本你们一定要注意时间函数,没有时间函数都是*。

问题就在于,如果收入不增长,纯换,短期内创造的财富效应毕竟等于另外一批人短期内累积的债务。换句话说,我们爽了,他的债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造成全面的坍塌,整个资产不可能持续的,他买的房子 800 万买的时候,指望 800 万买,1000 万卖给下一个年轻人,结果发现没年轻人了,下一个年轻人接不动 1000 万了,此时他的资产负债表就开始恶化了,消费开始出现断崖式的回归,这就是 2019 年后的结果。2019 年后开始逐层断崖往下走,向着真实的收入回归。

千万不敢跟老百姓讲把股票、房子当成家庭财富,过去有年轻人的时候,他才是我们的财富,不管通过股票还是通过房子,年轻人就是所有人财富的来源。说实话,中国的房地产涨了差不多 20 年的根本原因是啥?有一讲一,凭良心讲,任何的房子年轻人能买走,我们就拿走财富了,我的房子就是他们的负债,咱们所有人在吃的就一条东西,就是居民部门杠杆率,所有人吃的就是这根红色线。

有些研究员说,中国现在居民部门杠杆率比海外低,因为他单纯的对比数字。我可以告诉你不低了,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我们的杠杆背后没有高福利,高福利国家 70%,低福利国家 60%,你跟我说 60% 比 70% 低,你自己实际的杠杆压力到底是多少,你心里没点数吗?你的教育、医疗、养老,上有老下有小,你需要花多少钱你心里没点数吗?你是社会福利 70 年代 80 年代建立起来国家的居民部门杠杆率吗?不是的。从各种现象上去观察,这个杠杆率到头了。

个性签名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广告
论坛谏言--外汇交易不应是你投资的全部,交易外汇也不应是你生活的全部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3只看该作者
23楼

资本市场很聪明,从 2002 年一直到现在,长达 18、20 年左右的时间,交易中国的消费升级,不管上证综指是 3000 点还是 3500,不重要,消费板块大周期就是中国居民部门 80 后加杠杆这一带。

从 2019、2020 年开始,我对中国消费的所有教育逻辑就是:一是消费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代际的变化;二是消费开始降级。

那时候我演讲中讲的那句话,咖啡不再是喝完 20 喝 30,喝完 30 喝 40,喝完 40 喝 50,而是开始喝 9.9 买一赠一,年轻人开始周四攒个肯德基优惠券。

年轻人开始发生消费型变化,比如我们家孩子喝茶,我看他们喝茶马上告诉我老婆,把囤的普洱的茶饼全甩卖。为啥?我们家姑娘怎么喝茶知道吗?去她办公室,红茶绿茶普洱,你说红茶,东方树叶拿出来拧开,连水都不用,倒壶里,卡哇伊的小杯子往那儿一放,往那儿一倒,请。她不会给你拿个饼搓半天,然后再一泡,那是上一代人。

日本当年经济顶峰期的时候,做日本的清酒和威士忌,结果 1990 年之后真正火起来的是三得利、Jim Beam 嗨棒。年轻人说 1000 块钱的酒,啥酒?我要的就是 10 块钱,口味偏甜,RIO 喝起来微醺,能醉吗?能,行了。我的社交场景已经变了,我不会有请客吃饭坐在那儿了,我的消费场景已经变成俩孩子往那儿一坐,看电竞比赛直播。

这种年代已经到了,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没到,你囤的邮票、木头,你记住一点,没得传承的,还囤邮票,我家儿子都不知道邮票长啥样?他倒知道小马宝莉值钱,这就是时代的变化,消费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及总量上的变化。

中国的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反应是完全准确的,你们可以看看整个的板块指数,房地产结束了,居民部门的食品、饮料、消费、零售结束了。新能源汽车到底结没结束,我的答案是你们等着瞧。其实现在只有一个板块在扩张,半导体。

个性签名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广告
论坛谏言--外汇交易不应是你投资的全部,交易外汇也不应是你生活的全部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3只看该作者
24楼

你们看懂啥意思了吗?银行的对联叫 “只做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横批 “我家银行”。你要是经营不善,我们家第一个干的事儿是抽贷。“内债不是债,只要税还在”,还有一个秘诀是关于中国特色的经济,海外没有的,我们是非市场经济下的 “J、Q、K”。

“J” 是什么意思?大爷快来。“Q”,大爷,投点钱吧,把钱圈住。“K” 是出去,KO。中国能够高速经济发展实际上和这只手有密切关系,大家炒股票都知道,经济越差的时候,你炒的是这只手动不动,有人问中国的股市跟经济到底有没有关系,我可以告诉你,两头是反向关系,中间是正向关系。

两头反向关系就是经济越差,这只手会出动,你会有反向关系,中间一定重新回归到跟经济相关,然后再往那头,过于亢奋了,也是行政关系。举个例子,2015、2016 年当时非常典型,我发了个微博,最后一个月,我说你们谁爱玩谁玩,我们要撤了,拜拜了您。当然好处我没做空中国,我做空了香港,我要是做空中国我就回不来了。

那时候我跑到江浙沪调研当时的伞形信托场外融资配置,证监会一出政策,我说很简单,你们谁爱玩谁玩,老子撤了,根本原因这只手才是关键,你现在的市场什么 6000 点不是梦,10000 点刚起步,你哪一条支持了?债务杠杆再一撤,游戏就崩了,赶紧跑。你们不觉得这玩意要出事?那也是手,不是经济,中间这一段才是正常经济发展,而中国的指数编制将决定了大部分时间经济反映出来的是结构,不是增量。现在出来个 A500,是想试图让 A500 类似标普那样能反映总量加结构。

JQK 什么意思呢?中国非常奇特,在投资的过程中,只做 JQ 环节,绝不做 K。JQ 环节是什么呢?行业有没有崛起呢?没有。行业有没有国家主义的意义呢?有。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我们是右翼,右翼的产业政策全是偏向于国家主义的,所以说国家主义干任何事情不是要挣钱,要的是有,你们记住这句话。所以 JQ 的所有目的是为了政绩,是为了有。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4只看该作者
25楼

老股民都懂,看新闻联播炒股的逻辑是啥,你告诉我你看新闻联播是炒经济吗?你看新闻联播炒股就是炒的他哪儿没有他想要,你就投。这时候是没有证伪的,而他会倾注所有资源给你,倾注土地、税收、地方引导基金,倾注一切资源,股市也是资源,用来融资的,会把一切资源给你,你是最爽的。而你一旦做到了遥遥领先,他的政治目的达到以后,就会把你甩到市场上进行市场经济的 KO,此时你们就会发现 PPI 的秘密。你们就会发现 PPI 的周期性,PPI 的周期性很简单,你如果把 PPI 里的行业再分一下,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再细拆就会发现周期性和政策的关系。

啥东西呢?我没有,就会让 PPI 为正,我倾注一切资源和方式可以让你在里头挣到钱,而且不需要竞争。但我一旦达到目的,把你扔到市场经济的时候,你们会迅速发展,如果是正式的市场经济,竞争波动会比较温和的,也就是说稍微一有点钱挣,就有人进来了,就会烫平,周期拉的比较长,需要 30 年才能崛起一个大型企业。

但在中国不是,中国是 5 年,产业链就要做到全球遥遥领先,在 JQ 的保护期内,大家都可以活,但同样会造成很多 “大家”,一旦保护期一到,扔到市场经济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大家就变成了非自己人,开始 PK、竞争、内卷,PPI 开始转负,就这么简单。然后一轮产业过剩,开始淘汰,政府驱动再引导新的产业。用这种前浪推后浪的方式,推动整个产业各个环节的周期缩短到五年,但是代价就是很多行业会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到 PPI 为负,而所有能到 PPI 为负的产业,最后能活下来都得感谢有自己的负债端,居民部门能买单,一旦内需不够还这么搞,就会出危机,就是现在这种状态。

老百姓的投资是说你看新能源渗透率到了多少多少了,老百姓开的越来越多了,怎么股票一直跌呢?这就是他的错误,他没有理解政策到底什么时候投资,成熟的时候是不能投的,因为能放给市场的时候一定不那么挣钱了,不放给市场的时候一定是特别挣钱的。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5只看该作者
26楼

当然,这里面还牵扯到一点就是当年供给侧改革,你们可能都没有人会想到供给侧改革跟当年的股灾和楼市是有高度关系的。当年周兴涛(音)在市的时候,2015 年底 2016 年初在上海搞了个会议让我讲供给侧改革,我说供给侧改革很简单,1997 年朱镕基总理翻一下,供给侧改革这个词就来自于那儿。中国这一轮所有的起点是 2002 年,PPI 为正,核心 CPI 为正,有效需求为正,持续到了 2012 年,供给开始过剩,但有效需求可以继续加杠杆,在这儿就是供给矛盾,2009 年供需双落,这就是中国这一轮从 2012 年开始的大周期的末端。

上一次末端是什么时间呢?改革开放一直到 90 年代末,2000 年初。出门京东上 150 块钱买《朱镕基总理答记者问》,三卷本,里面所有的事儿都发生过,房地产泡沫、金融经济危机,鼓励老百姓要有信心。你知道当年怎么鼓励老百姓有信心吗?“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刘欢同志从此从那儿活起来的,那就是当年鼓励你们有信心。

把年轻人的失业率不能拉那么高,你们知道当年怎么做的吗?大学本科扩招,因为我们的年轻失业率统计上是不统计在校生的。把你都赶到大学里,失业率就能往后延三年。

今年清北附交本硕的比例是多少吗?1 比 3,5000 本科,15000 硕士,当然,当年那种政策最后直接结果造成的什么?曾经本科很值钱,然后本科不值钱。我大概率觉得以后硕士可能也不咋值钱了,如果三年后经济的问题还不基础,我估计开始鼓励你们读博了,读到 30 岁再开始就业吧。在座家里有孩子的,你孩子不是富二代的,就别卷了,富二代就更不用卷了。用我的话说,想清楚了,后面卷学历没什么太大价值了。

个性签名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广告
论坛谏言--外汇交易不应是你投资的全部,交易外汇也不应是你生活的全部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5只看该作者
27楼

当年还干过啥?银行风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供给侧改革,化债,股票和政府化债。如果你想知道股票市场到底用来干啥的,请品品当年。2002—2004 年,经济已经恢复了,A 股跌到 2004 年的原因是啥?都有,所以你们知道债务到底怎么化吗?答案非常简单,所有的债务记住上下联,“只要人还在,啥债都能化”。只要人不在,这债怎么化?税率。量收不上来,就抓率。以前有人说中国是高税率,是居民部门高税率,企业部门低税率,因为各种退税、补贴给你的是低税率的,大家要懂得,该抓税率的时候要抓税率,不然是不够的。这一段大周期到现在为止进入到末端,这就是当前最麻烦的点以及外围环境。

海外我就不分析了,因为你倒过去就 OK 了,你把过去的 40 年倒过来就是海外正在慢慢发生变化,产业在回归,贸易关系在重塑。我这两天刚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东南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开句玩笑话说,2016 年之后真的是受益于你俩人打架,因为他们在走正向反馈和循环,他的正向反馈循环就是我们转移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这张图是全球很重要的,当财政需要扩张,当利率在下降,你们可以想想财政花钱短期内挣不到,国内经济的有效需求不够,储蓄过剩,投资回报率下降,利率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汇率就代表着你的实际回报率以及本币购买力,是减弱的。所以新兴市场一般来讲,如果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利差会推着汇率贬值;二是政府的债务会推着汇率的贬值,会导致资本流出,会导致你需要加息去应对,但一加息,经济崩,资本进一步流出,这就是新兴市场危机。

注意,新兴市场危机不单纯是美国加息,这是很多人错误的认知。我可以告诉你,中国以前从来不会崩,因为不管老美加到几,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都远远高于老美的话,我不会有新兴市场危机的,本质上是对内投资回报率和债务。

大家老是讲一句,老美加息就会收割别人。我开句玩笑话说,你如果没有借那么多钱,且投资回报率很强,他加息对你没影响。有一讲一,老讲成阴谋论,不是左就是右了,是偏颇的,我们站在中立的角度看,左有左的问题,右有右的问题,两边都有。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6只看该作者
28楼

全世界在低利率和政府财政扩张情况下能保证汇率稳定的只有欧美、日本,他采用的模式很简单,自己家里不能挣钱,又要保证自己的信用和币值的稳定,答案就是我可以作为资本方到海外挣钱,这也是全球化必然在当年会发生的路径,拿海外的 carry trading 套利资产作为背书,支撑汇率。

我可不认为《广场协议》把日本打败了,你去日本访问,他们会告诉你日本当年的官员都是偏国家主义的右翼,因为从二战后过来的,他们在写自己所有回忆录的时候都说,我们日本发展的挺好,我们的政策没有错,都怪美帝国主义。你想想,哪个右翼会写本书说我错了,你们家老婆会说自己错了吗?想多了,怎么着都得说你错了。当年你们看日本官员书的时候,就会形成错误的右翼认知,原来是美帝国主义把日本打败的,而他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日本中立的这批人相反在做历史分析和回顾的时候,那个答案更准确。

在那个背景下,《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形成了低息日元,强势汇率,什么意思?到海外去,购买海外资产吧,日元 carry trading 套息,到海外去形成,这就是日本的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他们承载了日本海外所有财富。而更关键的是日本政府债务用于了对那一代居民的补偿,教育、医疗、养老对你们的支撑。当然,没有增长了,所以他的内心是痛苦的,肉体不痛苦,所以日本是内心痛苦,肉体不痛苦,答案就是抑郁症、焦虑症、自杀森林,如果肉体痛苦,那就不是自杀,那是杀别人。

在这种背景下,财政转向、利率下降,carry trading 套息,用海外资产兜住,形成汇率,这就是当年很著名的,日本只要国内有地震,全球资产就会马上出现抛售潮,日元套息交易会迅速支撑日本,重要的就是这部分资产会回流。

美国也是一样,1980 年后,美元套息交易,所以全球就形成了低利率美元、借贷美元,永远借贷,美国不能加息,永远降息,美元永远是借贷方,不是投资方。这种背景下,用他的财政扩张和低利率,支撑汇率的就是美元的跨国资产,也就是美股里的所有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6只看该作者
29楼

美国也是一样,1980 年后,美元套息交易,所以全球就形成了低利率美元、借贷美元,永远借贷,美国不能加息,永远降息,美元永远是借贷方,不是投资方。这种背景下,用他的财政扩张和低利率,支撑汇率的就是美元的跨国资产,也就是美股里的所有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

但是他造成的结果是,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富了,老百姓穷了,也不叫穷,就是不增长了。老美也是同样的道理,跨国企业高管富了,老百姓穷了,而老百姓最终会用选票红脖子投出特朗普进行逆转。逆转了游戏就颠倒了,低利率就会回归,套利会回归,产业会回归,债务会下降,汇率会走向,就这个逻辑。

中国也想这么干,但做不到,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利率低又不能低到那么低,财政想帮老百姓又不能真的帮到老百姓,汇率升值,我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你们咋想的升到 5 块 6 块,不是指 2016 年,是指这两年突然间有人说人民币将来升到 5 块 4 块,你靠啥升?你用什么升?现在说白了就是一种平衡,利率不能那么低,财政不能那么扩,汇率不能那么贬,三者之间找平衡点。比如说 2 的利率,对应的就是 7-7.3 的汇率,财政对应的就是能救救地方政府。如果明年打贸易战,变的更加严峻了,那利率可以更低点,比如破 2,汇率可以往上放一下,7.3-7.6,7.3-7.8,财政可以再扩一点,这是我们现在手上唯一剩下的牌,怎么可能一次给你打出去呢?咋打,打出去以后没有海外市场给你做背书,我们就是新兴市场了。这个游戏就是现在国内的逻辑,止和稳,没有刺激,靠啥刺激?你对国内所有资产理解透了,大概率也就是明年的一些东西了。

说句实在话,全球这两年战争风险不断加大,某些资产计入的可不是利率、汇率、货币,某些资产在计入的是战争和脱钩,此处请参考俄罗斯。

时间原因,留几分钟给大家提问。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7只看该作者
30楼

时间原因,留几分钟给大家提问。

现场提问:付总我问一个问题,您刚才也在报告里提到了,这么大的人口国家,也到了 1 万美金以上的人均收入,结构性机会会在哪些行业或者哪些领域里有?

付鹏:你就记住一点,你现在要么做富的,要么做穷的,放弃中产吧,这就是答案,做富的不受影响。比如说刚才的奢侈品,富的是啥?各位女士们,记住一点,只买爱马仕,香奈儿、LV、GUCCI、Prada 通通放弃,从新品到二手都会崩的,这叫富的。

穷的怎么做?杭州已经开始了,香奈儿一个包一天租金 25,二奢已经都玩不转了,现在玩的都是租一天 25,干吗呢?租给名媛们拍拍照打打卡,这就是极致的两头。优衣库,要么就往上走,要么就是升级到始祖鸟,要么就往下降级到优衣库,不过现在年轻人更猛,他们都觉得优衣库贵,这都没辙了,我发现优衣库在国内的销售数据在下降。为啥呢?年轻人一问,优衣库挺贵,这没法去理解了,优衣库。就是往两头,中间的部分不做。

第二,年轻人的生意做,老年人的生意做,40 多岁中年不做,因为他基本上是上有老下有小,还着债,苦哈哈的中年牛马,这部分放弃。年轻人做就是他的兴趣爱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不一样,不管有钱没钱,他们的兴趣爱好完全不一样。比如动漫、游戏、二次元,就像年轻人买包,我们家姑娘买啥包?什么 LV、GUCCI、爱马仕统统不买,人家买 “痛包”,知道啥是痛包吗?知道里面塞一堆吧唧是啥东西吗?这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消费。

老年人你们知道做什么吗?老年人记住一点,人生中最后一刻花钱,一定是最后一个房子,ICU 病房。中间 60、70 岁你也没啥好花的,我一直鼓励中国应该尽早退休,趁着这代人有财富的,能花的时候让他花,把岗位职务让出来给年轻人。你真学日本,老着站着,年轻的上不去,你会发现该花的没花还在工作,该挣的挣不着,时间就拖了,中国也一样,放弃中间。

剩下的是什么呢?国家让你干哪些产业你就干,而且一定干早期,早期干完,后期一定过剩,干早期,达到顶峰的时候就是市场热度极高,要名有名,要利有利的时候,撤。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8只看该作者
31楼

现场提问:半导体到了吗?

付鹏:没到,很简单,我们还没宣布我们 “遥遥领先”,着啥急。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 10 个公司中有 9 个是骗子,他都认,这没办法,你必须明白国家主义的特征。

现场提问:感谢付总,想问关于海外资产配置的问题,个人在海外资产美股、美债、新兴市场的债券和股票,有什么建议?

付鹏:新兴市场的债券就是中国,原则上你购买他。比如说你们配置型的会配新兴市场债券,我们投机倒把型的直接在新兴市场放高利贷,任何新兴市场早期第一件事情都进去放贷。2015 年去越南,我原来是做小米总代的,干着干着开始放贷,为什么?中国早些年也是放贷的,新兴市场有个特征,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央行和银行的利率并不能正确地反映经济周期的资本供应和需求,所以说银行的利率一定低于实际经济的投资回报率。

我们的 “搬运工” 直接搬到最高的利率上就可以了,放小贷违约率很低的,现在在中国敢放贷吗?

举个例子,在座各位 2 分有没有人借钱给我,你们大概第一反应是 2 分,你要我本金的吧?但把时间倒回 10 年前,2 分,开发商问你借,你借不借?那时候你们担心违约吗?不担心,原因跟你放多少息没关系,是对经济的判断,我可以告诉你,新兴市场在这个维度上就是当年的中国。

人家的员工 00 后就是 00 后,2015 年有一些产业转移跟我们去越南,我跟老板说的很清楚,你不要觉得越南劳动力成本低,不低的。他说这不是挺便宜的,我说加班是要给加班费的,4 点 59 是必须下班的,工会真会罢工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原因是啥?牛马可以随便压榨,这才是劳动力低的根因。

这两年又有些企业想往回迁的原因是啥?越南这两年年轻人动不动就罢工,罢工了人家工会就上,你不给加薪人家就不干的,老板拿着没辙的,中国老板很不适应,就想迁回来。我说你也别迁了,因为中国的 00 后们也很快崛起了,他们整顿职场已经开始了。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48只看该作者
32楼

这两天香港闹的很凶的是华为的 HR 招聘,一样的道理,这个时代到了。

新兴市场的债券,本质上确实是高息的,这很好,美股美债就不用说了,美元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你自然琢磨去,当然美股明年会有点特殊,因为今年创造奇迹了,今年是美股的奇迹年,你们可能都没注意过回报率、波动率、估值,高估值,低波动,高回报,这三种组合理论上不会同时出现的,但今年同时出现了,是绝对异常的。这就是前几年我跟你讲的,你们必须要明白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了。前几年我说美股会从人工智能的集中到慢慢扩散,很多人说不可能,他对股市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刻的。

当然今年最辉煌的一仗就是英伟达闪崩之前我们明确告诉国内所有的公募基金,你们要注意英伟达场外杠杆,那天晚上崩了,崩完了之后,第二天晚上马上做了将近 8000 人的直播,跟各家公募基金说,这就是波动率的高点,因为经济没有问题,市场没有问题,其实就是过低的波动率带来很多人加了杠杆,把这帮人干掉就完了。

当时新加坡有些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付总这怎么办?我说你今天晚上把保证金补上,明天就能活,补不上死的就是你。这跟英伟达、人工智能没任何关系,妥妥的就是爆杠杆,爆完了就完了,我们也爆完,去完杠杆,英伟达重新回到 3 万亿,现在是这种情况。但这种组合明年应该不会持续,高估值、低波动、高回报,不会。明年要么保持着高估值,保持着低波动,回报率就得下降,要么就是保持着高波动,回报率下降,高估值,要么就是直接杀估值,我目前看还看不到杀估值的路径,杀杠杆是有可能的,杀估值的可能性不大,产业的中期早期估值都是偏高的。到明年去看,美股确实不太一样。

但我还是那句话,大部分时间你要琢磨琢磨百年美股为啥都是上涨的,是有原因的。对于老百姓来讲,美股不是因为它高的所以高了,是防止高波动就行了,你只要防止高波动,大部分时间就是让你定投了,这没啥选的。

老贪
注册时间2002-11-06
楼主发表于:2024-12-01 14:50只看该作者
33楼

还有一点,记住,巴菲特是资产管理,不是大散户,老百姓一理解巴菲特持有那么多现金,是不是美股要崩了?现金是啥?是零波动率 4.5% 股息的股票,你去品品这句话就 OK 了,在资产组合中你就是评估资值、波动、回报率,当三者之间异常的时候,你的比重会调到 0 波动率的股息,4.5% 的股票上,这就是现金,千万别把巴菲特搞成大散户,说巴菲特买现金说因为美股要崩,做做短视频蒙蒙老百姓可以,咱们自己就别这么干了,这大概就是美股。

jonyOOOO
注册时间2015-09-22
发表于:2024-12-01 16:31来自移动端只看该作者
34楼

楼主发了这么多垃圾想要表达什么?它们都是经济学家,而不是交易者。它们都是靠骗投机者的钱来生存的

大格子
注册时间2015-09-24
紫气东来,福瑞之兆。韬客宝贝
折行前进123
注册时间2024-06-24
发表于:2024-12-02 01:10来自移动端只看该作者
38楼

优秀!感谢🙏

梅苏特
注册时间2018-08-04
fjm
注册时间2018-09-01
发表于:2024-12-02 08:04只看该作者
40楼
老贪 发表于 2024-12-01 22: 50

还有一点,记住,巴菲特是资产管理,不是大散户,老百姓一理解巴菲特持有那么多现金,是不是美股要崩了?现金是啥?是零波动率 4.5% 股息的股票,你去品品这句话就 OK 了,在资产组合中你就是评估资值、波动、回报率,当三者之间异常的时候,你的比重会调到 0 波动率的股息,4.5% 的股票上,这就是现金,千万别把巴菲特搞成大散户,说巴菲特买现金说因为美股要崩,做做短视频蒙蒙老百姓可以,咱们自己就别这么干了,这大概就是美股。

股票交易本来就是投资投机并存,买了股票就两者都可以做,也就是长期持股得到分红,同时在有好机会时卖出获得高差价,成熟股市中,很多小资金小散户也是以前者为主的,不仅是巴菲特这样的大资金,

股票论坛上的语言混乱,同一个名词,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定义含义,就像有人问路,你回答“在那里”,你自己很清楚所指的具体地点,听得人却莫名其妙,一篇文章里没有明确定义的语言越多,其信息量就越少,

总的说,文章不错,希望有多一些这样的转发,

  • 1
  • 2
  • 3
前往
共 44 条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