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如果美国再不印钞,世界将爆发一场大危机
如果美国再不印钞,世界将爆发一场大危机 原创:伟大的交易员
受美元流动性风暴影响的不仅仅是土耳其,这场风暴就在大家前面——做好准备。近日日本央行发布了一份《美元比你想象的更重要》的特别报告。我截取了报告中最重要的一些图表,呈现给大家。 假如全球美元流动性和全球金融状况未能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基本可以预期通货紧缩时代将会到来。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更倾向于维持防御性的投资组合,即优先持有现金,其次是债券,最后才是股票。
▲
再怎么强调95点对美元指数的重要意义也不为过,突破这一水平将标志着下一个风险规避(risk-off)阶段的开始。重要的不是美元指数本身的价值,而是它所代表的价值,即:资金池中的扩张/收缩。
▲
令人吃惊的是,有观察人士发现,每一个金融市场周期(波动率指数)与全球的“美元流动性”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这是美元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个例子。
下面这张照片或将是未来几十年里最具代表性的照片:
▲
虽然这张照片得到了广泛的报道,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张照片也反映出当今世界各国严重依赖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的重要性。
特朗普倡导的“把钱带回美国”政策将会从世界其他地方卷走所有的美元,而下一场危机将围绕着全球严重依赖的美元短缺而展开。
▲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在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柏林墙倒塌后,二者的共生经济关系不断加深。美国是全球商品的主要消费国,这导致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累计贸易赤字高达11万亿美元。在此期间,世界美元货币基础从全球GDP的4%增长到16%。
全球化的结果是通货紧缩,这使得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并推高资产价格。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破坏性通胀事件意味着,货币政策开始关注消费者通胀目标。
这也导致投资者开始沉迷于货币政策周期。市场似乎没有注意到美元货币基础的惊人增长,而是专注于衡量货币的价格(CPI),而非总量。时至今日依然如此。结果是,随着美元流动性的上升,所有资产类别的表现都超过了GDP增速。
既然美元货币基础或者说“流动性浪潮”已经开始消退,各国央行不仅通过政策利率控制货币基础价格,还开始通过量化宽松政策(QE)在控制总量方面发挥作用。
因此,随着美元货币基础不断收缩,了解流动性、全球现金流量以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所扮演的角色变得同样重要,以便确定正确的投资标的。
投资经理面临的挑战将是,在“流动性浪潮环境”的消退中为投资者确定最优资产类别(beta)。
▲
除了前面提到的货币基础不断膨胀外,债务创造过程还经历了一个自身的重大进化过程,杠杆率急剧上升。银行对于同一笔资金传统上可以放贷14次,然而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全球银行业对于同一笔资金放贷的次数已经超过40次!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原因在于除了受到监管的银行机构之外,还存在一些监管机构未能监控的隐形银行机构。此外,没有监管机构监控的欧洲美元体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洲美元体系是美国以外的美元银行体系。总而言之,金融体系中的资金和信贷比监管机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所意识到的更多,它们没有在消费通胀中体现出来。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超额的资金/债务在哪里。大家可以从资产价格膨胀,以及资产价格如何在30年的时间里超越了实体经济中找到答案。
▲现在,不仅是全球实体经济无法承受货币金字塔基础的收缩,全球负债累累的资产负债表无法承受与货币供应收缩相伴的资产通缩。
如今,过去30年来不断增长的美元货币基础正在发生变化,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资金来源。
问题是,美国以外的美元债务不仅规模庞大,并且还是系统性的。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贸易开始腾飞,美元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进程加速。如今,世界上60%的国家都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GDP份额却从27%降至18%。这里需要关注的是,美国是唯一的美元基础货币供应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贸易开始腾飞,美元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进程加速。如今,世界上60%的国家都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GDP份额却从27%降至18%。这里需要关注的是,美国是唯一的美元基础货币供应者。
如果全球经济增长变得不是很同步,美国的赤字将会缩减。这将导致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美元供应减少,从而引起美元短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及缩减资产负债表,都将进一步减缓美元的创造。 由于经济杠杆率很高,不断萎缩的美元货币基础将减缓信贷创造过程。美元资金池的缩水将导致美元升值,而美元走强则意味着离岸美元融资的增加,这将对美元负债的国家/企业产生损害。在全球金融环境收紧环境下,套息交易将面临压力,信贷的不合理分配将会暴露出来,而新兴市场将成为信贷分配不当的中心。
▲随着美国贸易逆差推动全球货币基础从占全球GDP的4%升至16%,金融化进程开始——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加速扩大。 本末倒置,因此,下一场危机将会发生在金融市场,而不是发生在实体经济,这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债务增速放缓对金融资产来说并非好兆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世界各国需要尽快注入全球美元流动性,以改善全球金融状况。如果QE4未能出现,而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实质性增长,基本可以预期全球金融状况将会收缩,而美元将会升值。在这种情况下,美元走强和离岸美元融资成本上升将导致(资本进入)风险规避阶段。美元负债国家、企业和套息交易将会受到最大冲击。 因为欧洲美元体系出现停滞,美元指数正在上升。 如上所述,货币基础占全球贸易的比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上升,在金融体系去杠杆化的推动下,美元总量开始收缩,美元开始反弹。 随着全球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货币的主要驱动因素抛补利率平价也开始崩溃。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技术分析信号,表明美元指数未能回到自1985年《广场协议》(Plaza Accord)签署以来一直保持的88点的熊市趋势。 ▲美元指数目前已达到95点的第一个目标水平,预计未来几周将进入巩固期。[b]新兴市场即将迎来另一个“1998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出现资金流入和流出主周期。分析人士认为,美元流动性在这些源自以美元交易的商品周期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2009年救市的不只是美联储。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大规模反弹的背后,是中国“救市”所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与石油美元余额的不断上涨,为金融体系注入很多美元。大宗商品价格在2011年见顶,直到2015年底才开始下跌,新兴市场的表现开始逊于预期。导致2016-2017年风险期的不断上升的流动性,来自油价上涨(28美元至78美元),欧洲央行大举涌入该体系。然而,这一结果在2018年2月结束。触发2016-2017年风险(risk-on)阶段的不断增加的流动性,来自油价(28美元至78美元)的持续上涨,以及欧洲央行(ECB)的大举注资。然而,这一切在2018年2月结束了。 尽管危机在1997/98年才出现,但从下图可以看出早在1994年已出现预警,新兴市场正在放缓。1998年,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货币是固定汇率,这些国家的货币无法缓冲资本外流。现在,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都采用浮动汇率,并拥有储备金。但是2008年之后,他们已经承担了大量的美元债务,导致这些国家又回到了1998年的境地。▲因此,如果全球流动性没有改善,新兴市场将很容易再次遭遇大规模资金外流。最后,如果美元的资金池缩小,那么美元的价格就必须上升。也就是说,离岸融资期限溢价的提高,对于那些会降低风险的杠杆融资套利交易者来说将是可怕的。正是这种融资货币,而非资金投资的基本面,将迫使这类交易者出局。 大家经常会面临“钱会流向哪里?”这个问题,然而答案却是无处可寻。因为大部分资金都不是真正的储蓄,而是建立在抵押基础上的贷款。当资金返回给贷款方时,贷款就会得到偿还。▲最后,随着美元资金池收缩,美元货币的价格也会上涨,从而推高资金成本。 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并收缩资产负债表,美国财政部发行了更多的债券来吸收美元现金流量,中国减缓(通过大宗商品周期创造美元),其他国家央行放缓量化宽松政策,再加上特朗普及其提出的“把我的美元、工作岗位带回家”, 世界各国和金融市场最好为美元短缺做好准备。
大.png小.pngooo.png123.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1836.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1342.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0955.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0449.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35929.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35524.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35050.png
受美元流动性风暴影响的不仅仅是土耳其,这场风暴就在大家前面——做好准备。近日日本央行发布了一份《美元比你想象的更重要》的特别报告。我截取了报告中最重要的一些图表,呈现给大家。 假如全球美元流动性和全球金融状况未能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基本可以预期通货紧缩时代将会到来。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更倾向于维持防御性的投资组合,即优先持有现金,其次是债券,最后才是股票。
▲
再怎么强调95点对美元指数的重要意义也不为过,突破这一水平将标志着下一个风险规避(risk-off)阶段的开始。重要的不是美元指数本身的价值,而是它所代表的价值,即:资金池中的扩张/收缩。
▲
令人吃惊的是,有观察人士发现,每一个金融市场周期(波动率指数)与全球的“美元流动性”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这是美元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个例子。
下面这张照片或将是未来几十年里最具代表性的照片:
▲
虽然这张照片得到了广泛的报道,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张照片也反映出当今世界各国严重依赖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的重要性。
特朗普倡导的“把钱带回美国”政策将会从世界其他地方卷走所有的美元,而下一场危机将围绕着全球严重依赖的美元短缺而展开。
▲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在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柏林墙倒塌后,二者的共生经济关系不断加深。美国是全球商品的主要消费国,这导致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累计贸易赤字高达11万亿美元。在此期间,世界美元货币基础从全球GDP的4%增长到16%。
全球化的结果是通货紧缩,这使得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并推高资产价格。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破坏性通胀事件意味着,货币政策开始关注消费者通胀目标。
这也导致投资者开始沉迷于货币政策周期。市场似乎没有注意到美元货币基础的惊人增长,而是专注于衡量货币的价格(CPI),而非总量。时至今日依然如此。结果是,随着美元流动性的上升,所有资产类别的表现都超过了GDP增速。
既然美元货币基础或者说“流动性浪潮”已经开始消退,各国央行不仅通过政策利率控制货币基础价格,还开始通过量化宽松政策(QE)在控制总量方面发挥作用。
因此,随着美元货币基础不断收缩,了解流动性、全球现金流量以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所扮演的角色变得同样重要,以便确定正确的投资标的。
投资经理面临的挑战将是,在“流动性浪潮环境”的消退中为投资者确定最优资产类别(beta)。
▲
除了前面提到的货币基础不断膨胀外,债务创造过程还经历了一个自身的重大进化过程,杠杆率急剧上升。银行对于同一笔资金传统上可以放贷14次,然而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全球银行业对于同一笔资金放贷的次数已经超过40次!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原因在于除了受到监管的银行机构之外,还存在一些监管机构未能监控的隐形银行机构。此外,没有监管机构监控的欧洲美元体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洲美元体系是美国以外的美元银行体系。总而言之,金融体系中的资金和信贷比监管机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所意识到的更多,它们没有在消费通胀中体现出来。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超额的资金/债务在哪里。大家可以从资产价格膨胀,以及资产价格如何在30年的时间里超越了实体经济中找到答案。
▲现在,不仅是全球实体经济无法承受货币金字塔基础的收缩,全球负债累累的资产负债表无法承受与货币供应收缩相伴的资产通缩。
如今,过去30年来不断增长的美元货币基础正在发生变化,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资金来源。
问题是,美国以外的美元债务不仅规模庞大,并且还是系统性的。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贸易开始腾飞,美元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进程加速。如今,世界上60%的国家都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GDP份额却从27%降至18%。这里需要关注的是,美国是唯一的美元基础货币供应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贸易开始腾飞,美元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进程加速。如今,世界上60%的国家都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GDP份额却从27%降至18%。这里需要关注的是,美国是唯一的美元基础货币供应者。
如果全球经济增长变得不是很同步,美国的赤字将会缩减。这将导致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美元供应减少,从而引起美元短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及缩减资产负债表,都将进一步减缓美元的创造。 由于经济杠杆率很高,不断萎缩的美元货币基础将减缓信贷创造过程。美元资金池的缩水将导致美元升值,而美元走强则意味着离岸美元融资的增加,这将对美元负债的国家/企业产生损害。在全球金融环境收紧环境下,套息交易将面临压力,信贷的不合理分配将会暴露出来,而新兴市场将成为信贷分配不当的中心。
▲随着美国贸易逆差推动全球货币基础从占全球GDP的4%升至16%,金融化进程开始——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加速扩大。 本末倒置,因此,下一场危机将会发生在金融市场,而不是发生在实体经济,这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债务增速放缓对金融资产来说并非好兆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世界各国需要尽快注入全球美元流动性,以改善全球金融状况。如果QE4未能出现,而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实质性增长,基本可以预期全球金融状况将会收缩,而美元将会升值。在这种情况下,美元走强和离岸美元融资成本上升将导致(资本进入)风险规避阶段。美元负债国家、企业和套息交易将会受到最大冲击。 因为欧洲美元体系出现停滞,美元指数正在上升。 如上所述,货币基础占全球贸易的比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上升,在金融体系去杠杆化的推动下,美元总量开始收缩,美元开始反弹。 随着全球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货币的主要驱动因素抛补利率平价也开始崩溃。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技术分析信号,表明美元指数未能回到自1985年《广场协议》(Plaza Accord)签署以来一直保持的88点的熊市趋势。 ▲美元指数目前已达到95点的第一个目标水平,预计未来几周将进入巩固期。[b]新兴市场即将迎来另一个“1998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出现资金流入和流出主周期。分析人士认为,美元流动性在这些源自以美元交易的商品周期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2009年救市的不只是美联储。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大规模反弹的背后,是中国“救市”所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与石油美元余额的不断上涨,为金融体系注入很多美元。大宗商品价格在2011年见顶,直到2015年底才开始下跌,新兴市场的表现开始逊于预期。导致2016-2017年风险期的不断上升的流动性,来自油价上涨(28美元至78美元),欧洲央行大举涌入该体系。然而,这一结果在2018年2月结束。触发2016-2017年风险(risk-on)阶段的不断增加的流动性,来自油价(28美元至78美元)的持续上涨,以及欧洲央行(ECB)的大举注资。然而,这一切在2018年2月结束了。 尽管危机在1997/98年才出现,但从下图可以看出早在1994年已出现预警,新兴市场正在放缓。1998年,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货币是固定汇率,这些国家的货币无法缓冲资本外流。现在,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都采用浮动汇率,并拥有储备金。但是2008年之后,他们已经承担了大量的美元债务,导致这些国家又回到了1998年的境地。▲因此,如果全球流动性没有改善,新兴市场将很容易再次遭遇大规模资金外流。最后,如果美元的资金池缩小,那么美元的价格就必须上升。也就是说,离岸融资期限溢价的提高,对于那些会降低风险的杠杆融资套利交易者来说将是可怕的。正是这种融资货币,而非资金投资的基本面,将迫使这类交易者出局。 大家经常会面临“钱会流向哪里?”这个问题,然而答案却是无处可寻。因为大部分资金都不是真正的储蓄,而是建立在抵押基础上的贷款。当资金返回给贷款方时,贷款就会得到偿还。▲最后,随着美元资金池收缩,美元货币的价格也会上涨,从而推高资金成本。 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并收缩资产负债表,美国财政部发行了更多的债券来吸收美元现金流量,中国减缓(通过大宗商品周期创造美元),其他国家央行放缓量化宽松政策,再加上特朗普及其提出的“把我的美元、工作岗位带回家”, 世界各国和金融市场最好为美元短缺做好准备。
大.png小.pngooo.png123.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1836.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1342.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0955.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40449.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35929.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35524.png微信图片_20180817135050.png
2楼
很不错的一篇文章,大家可以静下心来看看~
发表于:2018-08-17 06:53只看该作者
3楼
写的不错 就是静不下心去读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8-08-17 06:54只看该作者
4楼
楼主,不看文章 你的审美 排版 能不能走点心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8-08-17 06:58只看该作者
5楼
看了半个小时,分析的还是有一定道理 ,具体就不得而知了。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6楼
文章有点长,发的时候后面乱了,不好意思啊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8-08-17 07:53只看该作者
7楼
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很有料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8-08-17 08:17只看该作者
8楼
写得好,谢谢楼主转贴。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8-08-17 08:18只看该作者
9楼
感谢分享
汇市如潮人如水,只叹此间几人回。
11楼
谢谢楼主分享!
韬客社区www.talkfx.co